成角旋转式多功能牵引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7034阅读:4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成角旋转式多功能牵引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牵引床,尤其是一种具有成角旋转牵引等功能的牵引医疗床。
目前世界上已有多种牵引床,有的是持续牵引,有的是间歇牵引,也有瞬间牵引的,但都是直线牵引,这种直线牵引方式的牵引力均匀地分布在被牵引的所有椎体间,定位不明确,效果较差。根据人体脊柱诸椎体结构与排列的特点以及发病原理和病理表现,我们发现只用直线牵引的方法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特别是腰椎间盘突出并伴有小关节紊乱时,往往用了很大的牵引力,甚至引起软组织的明显损伤也没有解决问题。根据推拿手法中旋转复位的原理,若采用成角牵引,旋转复位的方法,就会使定位定向准确,在牵引力不大的情况下就可达到复位或解除神经根受压的目的,对软组织损伤也极少。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作用力定向、定位明确,牵引功能多样化的成角旋转式多功能牵引床。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该牵引床的床腿2起支撑床框5和头胸板3的作用,床头1与床框5之间有滑轮升降装置6与牵引装置7相配合,该滑轮升降装置6可使滑轮固定于选定位置,以便控制牵引颈椎的用力角度,头胸板3可沿床框5滑动,并有固定装置,其头端可成角升起,以便适应牵引不同颈椎的需要。旋转装置10与头胸板3的一端以成角轴承9呈活动连接,臀腿板4位于旋转装置10上方,该旋转装置10可上下位于需要角度,旋转装置10由旋转中轴11、旋转轴承15、旋转器12、旋转器拉绳(链)13、旋转器固定架14组成,旋转中轴11两端有旋转轴承15,下方有旋转器12,旋转器固定架14分别与旋转器12、旋转中轴11相连,旋转器拉绳(链)13通过旋转器12与臀腿板4相连。成角控制器16的两端分别与旋转装置10、床框5相连。当旋转器12一侧的旋转器拉绳(链)13缩短,另一侧的旋转器拉绳(链)13便增长,臀腿板4随之旋转。往复运动,即实现了臀腿板4摇摆功能。当臀腿板4呈一定角度,在旋转或摇摆的同时,通过牵引装置7牵引头胸板3,即可使固定在头胸板3和臀腿板4上的患者得到成角旋转牵引,这样即可使牵引力主要作用于成角处,旋转力也主要作用于成角处,加之医生手法的力,即可使腰椎后关节紊乱得到纠正,使突出之椎间盘还纳或位移,使腰肌纤维等软组织得到松解,解除对神经等的压迫。当头胸板3和臀腿板4在一个平面时,就可进行直线牵引,可持续牵引,也可间歇牵引,还可突然用力实现瞬间大力牵引,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控制装置8位于床头1外侧,可采用微机或其他方式控制。牵引力可用机械,也可用液压或磁力。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作用力定向、定位明确,可进行旋转、摇摆、直线、持续、间歇、瞬间大力等多样化牵引,治疗效果显著等优点。


图1是成角旋转式多功能牵引床的示意图。
图2是成角旋转式多功能牵引床的成角机构示意图。
图3是成角旋转式多功能牵引床的旋转装置示意图。
图中1-床头,2-床腿,3-头胸板,4-臀腿板,5-床框,6-滑轮升降装置,7-牵引装置,8-控制装置,9-成角轴承,10-旋转装置,11-旋转中轴,12-旋转器,13-旋转器拉绳(链),14-旋转器固定架,15-旋转器轴承,16-成角控制器。
权利要求1.一种成角旋转式多功能牵引床,由床头1、床腿2、床框5组成。其特征在于头胸板3位于床框5上方,并与床框5呈滑动连接,头胸板3一端与旋转装置10以成角轴承9呈活动连接,臀腿板4下与旋转装置10相连,成角控制器16的两端分别与旋转装置10、床框5相连,滑轮升降装置6位于床头1与床框5之间,并与牵引装置7相配合。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角旋转式多功能牵引床,其特征在于旋转装置10由旋转中轴11、旋转轴承15、旋转器12、旋转拉绳(链)13、旋转器固定架14、组成,旋转中轴11两端有旋转轴承15,下方有旋转器12,旋转器固定架14分别与旋转器12、旋转中轴11相连,旋转器拉绳(链)13通过旋转器12与臀腿板4相连。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成角旋转式多功能牵引床,该牵引床的头胸板位于床框上方,并与床框呈滑动连接,头胸板的一端与旋转装置以成角轴承相连,旋转装置上有臀腿板,成角控制器一端连于床框5,另一端连于旋转装置,滑轮升降装置位于床头与床框之间,并与牵引装置相配合。该牵引床具有作用力定向、定位明确、牵引方式多样化、治疗效果显著等优点。
文档编号A61F5/01GK2064643SQ9021064
公开日1990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1990年2月22日 优先权日1990年2月22日
发明者张吉林 申请人:山东电力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