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托及使用其的可牵引功能锻炼颈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10735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一种上托及使用其的可牵引功能锻炼颈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颈椎非手术辅助治疗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上托及使用其的可牵引功能锻炼颈托。
【背景技术】
[0002]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0003]在颈椎病的康复治疗中,解除骨赘对神经和血管的压迫,纠正椎体错位,消除颈部肌肉痉挛,恢复椎体内外平衡,是取得疗效的关键;对各型颈椎病、骨折脱位及颈椎不稳术后的患者,其原则是既要维持颈椎稳定又要进行功能锻炼。中医导引和现代康复医学就是通过对姿势的矫正和相关的医疗体操,来改善颈椎局部的肌肉系统,进而缓解颈椎病的发生发展。
[0004]现有技术中的颈椎牵引器在使用时,将下托箍靠在肩膀上,上托前部紧贴使用者的下颚以及下颚两侧,上托后部贴附于使用者的脑部后侧;牵引装置的本体部分固定在下托,所述牵引装置的上端通过旋钮可调节松紧地铰接于所述上托:上托与使用者贴合好后,牵引装置的顶杆向上伸出以顶托上托,使上托往上对下颚及下颚两侧施加压力,达到牵引治疗的目的。
[0005]由于上托是托着使用者的下颚及下颚两侧整体地被向上顶托,则上托前部与使用者下颚及下颚两侧的贴合度,上托后部的连接稳定性和与使用者脑部后侧的贴合度,都直接影响了使用者整个头部在被牵引时的舒适度,如果整个上托上存在与使用者头部未贴合的位置,则意味着上托给使用者下颚或下颚两侧或脑部后侧传递的牵引力的接触点减少了,无法完全利用牵引装置提供的牵引力,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另外,上托上与使用者头部未贴合的位置在受到很大的牵引力时,同样会向上运动,而由于设计的缺陷,这样运动的后果依旧无法与使用者完全贴合,只会出现该位置的一个点或几个点顶住使用者,或者类似的不和谐的情况,上托通过这些单独的点给使用者传递牵引力,则会产生严重的不舒适度。
【实用新型内容】
[0006]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上托及使用其的可牵引功能锻炼颈托,以实现上托与使用者上颚、上颚两侧及脑后部的贴合,提高使用时的舒适度及使上托受力更均衡结构更稳定。
[0007]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8]—种上托,包括下颚托和侧托;所述侧托向后延伸形成后托,两所述后托通过连接件直接固定后形成完全贴附于使用者头部的漏斗状结构。
[0009]优选的,所述上托是包括所述下颚托、两所述侧托和两所述后托的一体式结构,两所述侧托由所述下颚托的两端向后延伸形成。
[0010]优选的,所述侧托和所述后托的内侧壁向所述上托的内侧倾斜。
[0011]优选的,从所述侧托的前部到所述后托的后部,两者的内侧壁组成了该方向上的所述上托的内侧壁,且该段上托的内侧壁的倾斜角度逐渐增大;所述侧托沿上下走向的宽度小于所述后托。
[0012]优选的,从所述下颚托到所述侧托再到所述后托的方向上,三者上边沿的高度逐渐减小。
[0013]优选的,所述下颚托和侧托的上边缘向所述上托的外侧翻折形成檐边。
[0014]优选的,所述下颚托和侧托的内侧壁间隔设置有若干用于固定海绵的卡扣。
[0015]优选的,还包括下托和牵引装置,所述牵引装置设置在所述下托,且所述牵引装置的上端通过旋钮可调节松紧地铰接于所述上托;
[0016]设有至少一个连接部依次穿过所述下托和上托后将两者可调节松紧地固定,所述连接部与所述上托的连接点异于所述牵引装置与所述上托的铰接点。
[0017]优选的,所述牵引装置的牵引主体通过角度调节结构设置在所述下托;
[0018]所述角度调节结构包括锁紧部、移动部和调节路径部,所述锁紧部穿过所述牵引主体和所述下托后将两者可调节松紧地固定;所述调节路径部设置在所述下托,所述移动部与所述牵引主体连接,且所述移动部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调节路径部;
[0019]所述调节路径部为圆弧状,以适应所述移动部带着所述牵引主体在所述调节路径部上滑动时,所述旋钮的旋转中心同为所述牵引主体的旋转中心。
[0020]使用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上托的可牵引功能锻炼颈托。
[002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使用时,下颚托在中间;托住使用者的下颚,两侧托分别在下颚托的两侧托住使用者下颚的两侧;两所述侧托分别向后延伸形成两后托,两所述后托通过连接件直接固定后形成完全贴附于使用者头部的漏斗状结构,提高了使用者穿戴时的舒适度。牵引力从漏斗状结构的小端往上施加,通过其弧形的侧壁向侧壁的曲率中心方向聚拢,而该曲率中心位于被包裹的头部内侧,则漏斗状结构持续受到向内的牵引力,将牵引装置提供的牵引力最大化利用,保证了最佳的牵引效果。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上托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可牵引功能锻炼颈托的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
[0024]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可牵引功能锻炼颈托的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图;
[0025]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可牵引功能锻炼颈托的一个实施例的爆炸图;
[0026]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可牵引功能锻炼颈托的一个实施例的左侧结构示意图;
[0027]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前固定板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摩擦垫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9]其中:上托1、滑槽11,垂直部12,下颚托101,侧托102,后托103,檐边104
[0030]下托2,支承槽21;牵引装置3,牵引主体31;连接部4,旋钮5;前固定板6,卡块61;螺帽7;摩擦垫8,垫圈81,两垫脚82;[0031 ] 锁紧部91,移动部92,调节路径部93,副调节路径部94,副移动部95;
[0032]牵引滑槽13,卡槽131;卡扣14。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0034]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侧托102向后延伸形成后托103,两所述后托103通过连接件直接固定后形成完全贴附于使用者头部的漏斗状结构。
[0035]使用时,下颚托101在中间;托住使用者的下颚,两侧托102分别在下颚托101的两侧托住使用者下颚的两侧;两所述侧托102分别向后延伸形成两后托103,两所述后托103通过连接件直接固定后形成完全贴附于使用者头部的漏斗状结构,提高了使用者穿戴时的舒适度。牵引力从漏斗状结构的小端往上施加,通过其弧形的侧壁向侧壁的曲率中心方向聚拢,而该曲率中心位于被包裹的头部内侧,则漏斗状结构持续受到向上的牵引力,将牵引装置提供的牵引力最大化利用,保证了最佳的牵引效果。这样的设计一方面可以增加贴合度,另一方面是,这个漏斗状的结构,可以使上托I中间受到牵引杆向上的牵引力的时候,上托I的前部和后部由于汇聚的结构故而所形成的向上的分力更大,从而实现更强的牵引,具有更佳的治疗效果。
[0036]连接件的设置以能实现两后托103的直接连接固定为准,且均落入本方案的保护范围内;而优选的方案是,将魔术贴分别设置在两后托103的内外侧壁,直接将两后托103通过魔术贴搭接固定即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0037]所述上托是包括所述下颚托101、两所述侧托102和两所述后托103的一体式结构,两所述侧托102由所述下颚托101的两端向后延伸形成。
[0038]—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