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热恒温中药治疗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9754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热恒温中药治疗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药治疗器具。
目前,现代医学对于慢性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肩关节周围炎等多种慢性非脓性关节炎和慢性腰劳损、腰椎骨质增生等多种慢性外伤性与脊椎性腰痛尚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中药外治法--中药局部外敷对于上述疾病具有一定疗效,且已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学的重视。但由于采用常规中药外敷方法,药物渗透慢,药效难以发挥,影响了疗效;且常规外敷方法固定比较麻烦。临床亦有少数将中药炒热敷之,但热能持续时间短,药效仍难以充分发挥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热恒温中药治疗带,利用电能持续加热中药粉末,使药物释放并作用于人体皮肤,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方案完成其构思的在布袋(4)内装有药袋(6)和隔热布(1),隔热布(1)上排列有电热线(2),药袋(6)的药物通过电热线(2)加热达到的温度控制在18℃-40℃之间,并在电路中连接一个调温开关(5)。
下面对照附图予以详细说明


图1电热恒温中药治疗带的表面结构示意图图2电热恒温中药治疗带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电热线(2)在绝热布(1)上的排列示意图图4药袋(6)的结构示意图图5电热恒温中药治疗带的电原理示意图布袋(4)的两端连续有双层布带(9)、维系带(7),在布袋(4)内装有药袋(6)和隔热布(1),电热线(2)固定在隔热布(1)上,隔热布可选用厚绒布制成,药袋(6)平整铺设在隔热布(1)上,药袋(6)内药物粉末的厚度在1-3mm之间,在布袋(4)的一边开一缺口,供更换药袋(6)用,为便于药袋(6)平整铺设在隔热布(1)上,布袋(4)的缺口固结一拉链(8),为适应治疗需要,可通过换档开关(5)调节电热线(2)的发热量,开关(5)设有三档,其中“开”档1和2用来调节电热线(2)发热量的大小,它是通过安装在开关(5)中的电阻R1和R2的阻值的不同来实现的,在开关(5)上装有红、绿灯指示电热线(2)的温度高低。双层布带(9)和药袋(6)均采用通透性较好的布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热恒温中药治疗带,在使用过程中,先将治疗带用维系带(7)固定在患部,然后接通电源,可按需要先使用“1”档,则药物粉末升温至35℃左右,开关至“2”档,则温度在20℃左右,在电热线所发热量的作用下,药袋(6)内的中药粉末(3)更好地挥发、渗透、被吸收,同时,伴随温度的升高,促进了患部血液循环,使“瘀血”吸收、炎症消除,每次治疗时间可根据疾病的不同选用。本治疗带使用安全、方便,其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的中药外敷与常规热能物理疗法。对于腰、四肢关节多种慢性疾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双层布带(9)长445mm、宽150mm、布袋(4)长165mm、宽140mm、隔热布(1)长155mm、宽140mm,药袋(6)长150mm、宽130mm、电阻R1的电阻值为580-600Ω、电阻R2的电阻值为1160-1200Ω。中药粉末处方处方1恙活15克、独活15克、寄生15克、寻骨风15克、防风15克、川芎15克、细辛5克、当归10克、桂枝15克、党参10克生川乌5克、巷术10克、乳香10克、白芷10克、大伸筋10克、生南星10克。将它们制成粉末装入药袋。
处方2白芍10克、锁阳10克、杜仲20克、牛夕10克、续断15克、川芎10克、当归15克、附片10克、补骨脂10克、黄芪15克红花10克、独活10克、寄生15克、防风10克、细辛5克、鸡血藤10克、白芷10克、桂枝10克、生川乌5克,将它们制成粉末,装入药袋。
权利要求1.一种电热恒温中药治疗带,由双层布带(9)、维系带(7)等组成,其特征在于布袋(4)内装有药袋(6)和隔热布(1),隔热布(1)上排列有电热线(2),在隔热布(1)上平整铺设有药袋(6),药袋(6)内的药物通过电热线(2)加热的温度在18℃~40℃之间,电路中连接有调温开关(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热恒温中药治疗带,其特征是药袋(6)内药物粉末的厚度在1~3mm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热恒温中药治疗带,其特征是布袋(4)的一边有一便于更换药袋(6)的缺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热恒温中药治疗带,其特征是布袋(4)的缺口上固结有一拉链(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热恒温中药治疗带。在布袋(4)装有药袋(6)和隔热布(1),隔热布(1)上排列有电热线(2),在隔热布(1)上平整铺设有药袋(6),药袋(6)内的药物通过电热线(2)加热的温度在18℃~40℃之间。电路中连接有调温开关(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治疗带能促使中药粉末更好地发挥、渗透、吸收促进患部血液循环,使“瘀血”吸收、炎症消除,使用安全、方便,其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的中药外用和常规热能物理疗法。
文档编号A61M37/00GK2141717SQ9122106
公开日1993年9月8日 申请日期1991年10月26日 优先权日1991年10月26日
发明者陈启后, 刘仕才 申请人:湖南省益阳市中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