炖锅多段式水量控制改良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1677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炖锅多段式水量控制改良构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炖锅。
中国人在冬季节令经常以食补方式加以驱除寒意,此食补之做法极为简便,由于不太注意煮后剩余汤水的容量,故而常以大型陶瓷锅盛物烹煮;另外中药之煎煮就十分注重一贴中药配合多少水量,煎煮到剩余多少水量应停止,而通常此种剩余药汤的衡量方式多以碗量来计算,然而目前市面上仍未有一控制水量的煎锅问世。经查台湾79年9月21日专利公报中公告编号第142544号“能设定煎煮最终水量之汤锅装置”实用新型专利案,其为一种能设定煎煮最终水量的汤锅装置,主要是由一锅具及锅具外侧壶嘴内控制装置所构成,其中,锅具除锅盖上设泄压孔,压力栓设定在某一定压力时开启泄压外,其余则呈密合,且壶嘴与锅内水位相通,控制装置外接一控制器,该控制器具有一电源输入线,电源输出端(插座)、感温信号线以及位于控制器本体内的控制电路,而其特征在于该控制装置包括有一密封塞,设有一贯穿孔而封塞于锅具外侧壶嘴之端口;一导管,管体表面设有刻度,由密封塞贯穿孔贯穿伸入于壶嘴内,且可在密封塞内作轴向移动调整;一连接管,系为一上、下、侧皆具一管口且三管口呈相通之座体,其中座体下管口系供导管套接,而侧管口则套接另一排气管;一感温元件,系套置于连接座之上管口内,而由感温信号线与控制器连接,该控制器则依感温元件的感侧指示而动作;当煎煮之锅内水位下降至导管下端时,藉以导管内无压力(即供为大气压,无外界压力,如压力栓之加设)而小于锅盖压力栓负荷之压力,促使锅内因加热升高之蒸气经连接座时即触知感温元件感侧指示控制器切断电源并发出警示声,便可有效控制汤锅煎煮的最终水量。然而其仅限于炖煮食物用,且无法设定每次煎煮最终水量之碗数,其调整方式极为不便,亦没有放置草药之容器,故难于应用于中药之煎煮。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系在提供一种简易调整多段式水量控制及准确设定最终水量的改良构造。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炖锅多段式水量控制改良构造,其主要系由底座、外锅、中锅、水量控制杆、药锅及上盖所组成,其中底座略呈圆盘形,该底座之中心部分设有加热元件,其侧面上设有一电源插座,一灯号及一开关按钮,其特征在于该底座之中心部凸设一环形凸缘,该环形凸缘中心凹陷一收容空间,该收容空间置有一加热元件,该底座环形凸缘上方设有一同形之环形绝缘垫片,并在绝缘垫片上方卡设第二温度感应器,藉以将底座与外锅完全隔离绝缘;该外锅系呈中空锅体,腰侧设有把手,其内缘系呈上宽下窄之形状,其下半部宽度设为与绝缘垫片等宽,其内缘上对应出水口处设有第一温度感应器,该外锅之内缘底部设有一积水区;该中锅系呈上宽下窄之锅体,在下半部略窄之锅体顶端设有一出水口,在上半部锅体周围均设有通气孔,在出水口的对称位置处设有一平面,其平面中心凹设有一容置槽,在容置槽之单侧设有等距离之螺孔,该容置槽下方设有若干向外略凸的锥形孔;该水量控制杆略呈半圆柱形杆体,其顶端靠外侧设有凹槽,该控制杆恰可垂直嵌设在容置槽中,在凹槽下方设有标示碗数之标记,该水量控制杆下方适当位置处设有一贯孔,再靠一半圆弧形之单向弹片在螺孔侧加以螺固;该药锅设于中锅之内部,其表面设有通孔,并依中锅之外观而设;设上盖略呈盘形盖体,其上凸设有一圆柱管体,其圆柱管体底部设有一标记,该圆柱管体并延腰侧延伸一手把,并于圆柱管体顶端设有一蒸气出口。
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说明于后首先,请参阅图一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之立体分解图,其主要系由底座(10)、外锅(30)、中锅(50)、水量控制杆(70)、药锅(90)及上盖(100)所组成,其中底座(10)系由绝缘材料电木所制成,其形状略呈圆盘形,其底部设有叁支撑脚与地面隔离,其底座(10)之顶部靠近盘缘设有四个螺孔,该底座(10)之中心部位凸设一环形凸缘(11),环形凸缘(11)中心部份凹陷一收容空间(12),该收容空间(12)中设有螺旋状电热线(13),在底座(10)之侧面上设有一电源插座(14)、一灯号(15)及一开关按钮(16);在底座(10)之环形凸缘(11)上方设有一同形之环形绝缘垫片(20),使外锅(30)与底座(10)完全绝缘隔离,并在绝缘垫片(20)上方卡设一第二温度感应器(21);一外锅(30)系呈肚大之中空锅体,其腰侧设有一把手(31),该外锅(30)之内缘部份系呈上宽下窄之形状,其下半部之宽度与绝缘垫片(20)等宽;如图二所示,在外锅(30)之内缘底部设有一积水区(36),在外锅(30)之内缘上半部靠近底端处即出水口(51)处设有第一温度感应器(32),该第一温度感应器(32)系嵌设于内缘上的,并且有防漏水之保护装置;该中锅(50)系呈上宽下窄之锅体,其底部亦设有叁支撑脚,藉以此避免与外锅(30)之内缘接触,在下半部略窄之锅体靠近顶端处设有一出水口(51),在上半部略宽之锅体周围均匀设有若干通气孔(52);如图二所示,在出水口(51)之对称位置处设为一平面,该平面之中心凹设一容置槽(53),在容置槽(53)之右侧平面处设有等间隔距离之螺孔,该容置槽(53)之下方设有三个略向外略凸之锥形孔
,该锥形孔
系贯穿至中锅(50)内缘上;一水量控制杆(70)系略呈半圆柱形杆体,其顶端设有凹槽(71)供使用者拿取,该水量控制杆(70)之宽度恰等于中锅(50)上之容置槽(53),故水量控制杆(70)可嵌设于容置槽(53)中,该水量控制杆(70)上凹槽(71)之下方设有标示碗数之标志,该水量控制杆(70)下方适当位置处设有一贯孔(72),再藉一半圆弧形之单向弹片(80),以叁支螺栓将水量控制杆(70)压迫限制于中锅(50)之容量槽(53)中,在单向弹片(80)下方设有三个通孔(81)(82)(83),其另外一侧为开放式不予锁固(如图三详细放大图所示);如图一所示,一药锅(90)系装设于中锅(50)之内部,其表面亦设有通孔(91),并依中锅(50)之外观设有一平面(92)以符合中锅(50)之形状;该上盖(100)系呈圆形盖体,其上凸设一圆柱管体(101),该圆柱管体(101)并延腰侧延伸一手把(102),并于圆柱管体(101)顶端设有一蒸气出口(103)。
如图一所示,组合时先将绝缘垫片(20)置于底座(10)之环形凸缘(11)之上方,再由下方之螺栓(15)(16)(其他未于图中表示)将底座(10)与外锅(30)螺紧固定;将一贴中药草置于药锅(90)内部,再将上盖(100)盖合于药锅(90)上(图中表示),此时依中医师之指示应保留多少水量,再调整水量控制杆(70)限定于所需之碗数,再将上盖(100)盖合于中锅(50)上,此时水量调整杆(70)突出于上盖(100)之圆柱管体(101)中,见图二,再将整个上盖(100)、药锅(90)及中锅(50)扣合于外锅(30)之内缘处,再将外锅(30)与上盖(100)锁合在一起(因为系采用习用搭扣方式锁固,故图中未示),即完成组合(如图二所示)。
其水量控制杆(70)之作动原理系利用电锅原理完成,故当吾人设定于一碗在外锅(30)之内缘底部一积水区(36)时如图四所示,将水量控制杆(70)依指标(73)设定于一碗之位置,此时水量须加满至完全浸泡药草之程度为最佳,本创作设定中锅(50)为上宽下窄之作用即在于将药草浸泡水中之时间拉长,使得在煎药时得将药味完全浸于汤汁之中,在煎煮过程中由于通过中锅(50)与外锅(30)的贯孔(72)与积水区(36)相通,故于外锅(30)亦有水量相通,当煎煮至中锅(50)水量低于外锅(30)之内缘底部设有一积水区(36)之位置时,中锅(50)之水量不再外流至外锅(30),再煎煮时,则外锅(30)之水量将蒸气渐干,当水量低至积水区(36)时,由于外锅(30)之水量已蒸发迨尽,故水蒸气温度升高,当第一温度感应器(32)接收到高于120℃水蒸气是,则将发送信号切断电源并发出警示声,此时中锅(50)之水量即保持在一碗之汤汁量,其余一碗半,二碗等等可以此类推(如图五所示)。
综上所述,本创作之炖锅多段式水量控制改良构造可完全控制最终水量之确实碗数,且药草浸泡之时间可充分解离药味至水份中,更兼有两段温度控制断电之保护措施,本实用新型确能达成前述预期之功效。
说明书

图一系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之立体分解图;图二系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之组合剖视图;图三系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之水量控制杆立体分解图;图四系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之水量控制示意图;图五系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之水量控制示意图。
权利要求1.一种炖锅多段式水量控制改良构造,其主要系由底座、外锅、中锅、水量控制杆、药锅及上盖所组成,其中底座略呈圆盘形,该底座之中心部分设有加热元件,其侧面上设有一电源插座,一灯号及一开关按钮,其主要特征在于该底座之中心部位凸设一环形凸缘,该环形凸缘中心凹陷一收容空间,该收容空间置有一加热元件,该底座环形凸缘上方设有一同形之环形绝缘垫片,并在绝缘垫片上方卡设第二温度感应器,藉此绝缘垫片将底座与外锅完全隔离绝缘;该外锅系呈中空锅体,腰侧设有把手,其内缘系呈上宽下窄之形状,其下半部宽度设为与绝缘垫片等宽,其内缘上对应出水口设有第一温度感应器,该外锅之内缘底部设有一积水区;该中锅系呈上宽下窄之锅体,在下半部略窄之锅体顶端设有一出水口,在上半部之锅体周围均设有通气孔,在出水口的对称位置处设有一平面,其平面中心凹设一容置槽,在容置槽之单侧设有等距离螺孔,该容置槽下方设有若干向外略凸之锥形孔;该水量控制杆略呈半圆柱形杆体,其顶端靠外侧设有凹槽,该控制杆恰可垂直嵌设于容置槽中,在凹槽下方设有标示碗数之标记,该水量控制杆下方适当位置处设有一贯孔,再藉一半圆弧形之单向弹片在螺孔侧加以螺固;该药锅设于中锅之内部,其表面设有通孔,并依中锅之外观而设;该上盖略呈盘形盖体,其上凸设一圆柱管体,其圆柱管体底部设有一标记,该圆柱管体并延腰侧延伸一手把,并于圆柱管体顶端设有一蒸气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炖锅多段式水量控制改良构造,其特征在于中锅之底部设有若干撑脚,藉此避免与外锅之内缘接触,使外锅之底部亦可使水份流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炖锅多段式水量控制改良构造,其主要由底座、外锅、中锅、水量控制杆、药锅及上盖所组成,其中底座略呈圆盘形,底座中心有一电源插座、一灯号及一开关按钮,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调整简易、多段式水量控制及准确设定最终水量的炖锅改良构造。
文档编号A61J3/00GK2112349SQ92205200
公开日1992年8月12日 申请日期1992年3月27日 优先权日1992年3月27日
发明者周国华 申请人:周国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