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用去蛇毒液弯式探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3891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急救用去蛇毒液弯式探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急救时辅助治疗被毒蛇咬伤病人的急救用去蛇毒液弯式探针。
被毒蛇咬伤后,毒液留在伤口内会在30分钟内扩散到血管和肌肉组织中,常规的抽吸毒液器械不能针对具体的伤势情况吸取毒液,一般在一小时内只能去除20%的毒液。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探查和确定被蛇咬伤伤口状况,且在探查过程中可附带吸出部分凝结血块及毒液,辅助抽吸毒液器械吸取毒液的急救用去蛇毒液弯式探针。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急救用去蛇毒液弯式探针,由手柄和弯式尖梢组成,弯式尖梢两侧开有槽。
本实用新型其手柄包括圆形的探针后端,扁平的探针中端和圆形的前端,弯式尖梢形状为蛇毒牙形状,本探针可采用不锈钢或硬质塑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它可探查和确定被毒蛇咬伤的伤口斜度,以方便和加快抽吸毒液器械吸出毒液,且可当毒蛇咬在肌腱或是靠近血管组织不允许用小刀的地方,可将伤口扩大些,使抽吸毒液器械容易吸取毒液。本实用新型探针尖梢带有槽口,可将较大伤口内的毒液和染毒的凝结血块引入槽口带出。使用本实用新型,可在咬伤后15分钟内辅助去除绝大部分甚至全部的毒液。
以下参阅附图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右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弯式尖梢结构示意图。
图6为响尾蛇张开嘴时,毒牙被高高举起时的位置图。
图7为响尾蛇嘴部将闭合时,毒牙位置图。
图8为被响尾蛇咬伤的伤口可能的角度成斜度。
图9为被毒蛇咬伤伤口的剖示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参考图。
其中手柄1、探针后端2、探针中端3、探针前端4、弯式尖梢5、槽6、毒牙7、皮肤表面8。
参阅附图,本实用新型由手柄1和弯式尖梢5组成,弯式尖梢5两侧有槽6,手柄1由圆形的探针后端2,扁平的中端3,圆形的前端4构成,探针中端3设计成扁平状,相对于圆形设计可保证本探针在使用时相对平衡、弯式尖梢5不至于晃动。急救时,先确定受伤者皮肤表面处毒蛇毒牙咬入的方向和位置,当毒蛇尤其是响尾蛇蛇腭大大张开时,(见附图6),毒牙7被高高举起,咬下时毒牙7与伤口处皮肤表面8所成的角度较大,伤口较深,当毒蛇尤其是响尾蛇蛇腭将闭合时(见图7),此时毒牙7咬下时,毒牙5皮肤表面8所成的角度较小,伤口较浅。人被毒蛇尤其是响尾蛇咬伤时皮肤受伤情况是图8所示状况中的一种,本实用新型弯式尖梢5的形状可特别设计成响尾蛇毒牙形状,故在探查受伤者伤口时,用拇指和中指握住探针中端3,食指放在弯式尖梢5与手柄1接合处,见图9,确定受伤状况及伤口倾斜度,为抽吸毒液器械指示出方向,便于抽吸毒液器械根据不同状况,在短时间内有效地吸出毒液。本实用新型弯式尖梢5两侧有槽6,在操作中可带出部分毒液及染毒凝血块,以加快抽吸毒液器械的吸毒时间。另外,尤其是当咬伤在肌腱或者是靠近血管组织不允许用小刀的情况下,以便于抽吸毒液器械容易吸出伤口内的残留毒液。本实用新型采用不锈钢或硬质塑料材料制成。
权利要求1.急救用去蛇毒液弯式探针,其特征在于由手柄(1)和弯式尖梢(5)组成,弯式尖梢(5)两侧有槽(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救用去蛇毒液弯式探针,其特征在于手柄(1)包括圆形的探针后端(2)、扁平的探针中端(3)和圆形的探针下端(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救用去蛇毒液弯式探针,其特征在于弯式尖梢(5)形状为蛇毒牙形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救用去蛇毒液弯式探针,其特征在于采用不锈钢或硬质塑料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急救用去蛇毒液弯式探针,它由手柄和弯式尖梢组成,弯式尖梢两侧开有槽,本探针用于探查和确定被蛇咬伤伤口的状况,以辅助抽吸毒液器械吸取进入人体的毒液。本探针解决了常规吸毒器不能针对具体伤势情况来吸取毒液,以至不能在短时间内有效去除毒液的问题。
文档编号A61B17/00GK2139426SQ9223627
公开日1993年8月4日 申请日期1992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1992年9月30日
发明者李自强 申请人:李自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