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脑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1546阅读:9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安脑丸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一种治疗高热、神昏、头疼、眩晕、高血压、脑血管意外、脑炎等疾病的中成药。
目前在治疗高血压、脑血管病采用的有效药一般为牛黄安宫丸、牛黄降压丸、硝苯吡啶、牛黄清心丸。
本发明是对中医温病三大法宝及同类药进行综合分析,对安宫牛黄丸重新组方,利用科学方法研制而成。本发明的目的是清热解毒、镇惊安神、豁痰开窍、降压降脂、熄风醒脑。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列措施来实现,“安脑丸”由下列十五味成份组成牛黄0.9~1.1% 胆汁粉12.7~14.3%黄连9~11% 黄芩9~11%珍珠2.7~3.7% 栀子9~11%郁金9~11% 赭石3.6~4.4%雄黄5.4~6.6% 朱砂3.6~4.4%石膏7.2~8.8% 冰片1.8~2.2%薄荷脑0.9~1.1% 珍珠母4.5~5.5%水牛角浓缩粉12.7~14.3%。
“安脑丸”的制作工艺方法是将上述成份中的牛黄、胆汁粉、水牛角浓缩粉、冰片、薄荷脑、朱砂、雄黄、赭石、珍珠、分别水飞或粉碎成极细粉。将黄连、郁金、石膏、黄芩、栀子、珍珠母粉碎成细粉。将牛黄、胆汗粉、水牛角浓缩粉、冰片、薄荷脑研细后与黄连等六味药配研、过筛、混合。再将每100克药粉加入90克炼蜜,制成每丸3克重的成药即可。
为验证“安脑丸”的临床疗效,安脑丸研究课题组对537例急症病进行了观察治疗,其中急性高热106例,原发性高血压病282例,急性脑血管意外149例。治疗急性高热106例;退热起效时间最短2小时,最长48小时,平均8.1小时。治疗原发性高血压282例显效132例,占46.8%;有效117例,占41.5%;无效31例,占10.9%;加重两例,占0.8%;总有效率88.3%。治疗急性脑血管意外149例显效57例,占38.3%;有效63例,占42.3%;无效28例,占18.8%;加重1例,占0.6%;总有效率80.6%。
对上述537例急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使用中未发现不良反应,是安全制剂。本发明还经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中药所药理室和基础室病理室进行过长期、急性毒性试验,一致认定本发明属无毒。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取牛黄1g、胆汁粉13g、珍珠3g、雄黄6g、薄荷脑1g、水牛角浓缩粉13g、冰片2g、朱砂4g、赭石4g分别水飞或粉碎成极细粉。取黄连10g、郁金10g、石膏8g、黄芩10g、栀子10g、珍珠母5g、粉碎成细粉。再将牛黄、胆汗粉、水牛角浓缩粉、冰片、薄荷脑研细后与黄连等六味药配研,过120目筛,再与其它药混合。将100克药细粉加入炼蜜90克,制成每丸3克重的成药。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高热、头疼、眩晕、高血压、脑血管意外、脑炎的中成药“安脑丸”,其特征在于“安脑丸”由下列成份组成牛 黄0.9~1.1%胆汁粉 12.7~14.3%黄 连9~11% 黄 芩 9~11%珍 珠2.7~3.7%栀 子 9~11%郁 金9~11% 赭 石 3.6~4.4%雄 黄5.4~6.6%朱 砂 3.6~4.4%薄荷脑0.9~1.1%冰 片 1.8~2.2%水牛角浓缩粉 12.7~14.3% 珍珠母 4.5~5.5%
全文摘要
本发明为一种治疗高热、头疼、眩晕、高血压、脑血管意外、脑炎的中成药“安脑丸”。它由牛黄、水牛角浓缩粉、珍珠、黄连、郁金、冰片、石膏等十几味地道中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醒脑安神、镇静熄风之功效。对各种高血压、动脉硬化症、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梗塞以及流行性脑膜炎、乙型脑炎、精神分裂症属实热者,一切炎症所致高热不退者均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文档编号A61K35/56GK1074376SQ93100258
公开日1993年7月21日 申请日期1993年1月13日 优先权日1993年1月13日
发明者史月兰 申请人:史月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