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晕动病药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3000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治晕动病药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保健用品,主要涉及的是一种防治晕动病药袋。使用该药袋可有效地防治在乘座汽车、飞机、轮船等及其它原因所产生的晕动病。
据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大约80%的人体患有晕动病,究其原因主要是人体内耳前庭和半规管过度敏感,在直线变速颠簸、摆动或旋转运动时(如晕车等),内耳迷路受到机械刺激或时间较久平衡器官产生积累性刺激,引起前庭功能紊乱而产生晕动病,体质较弱,睡眠不足,饮食不当、精神紧张、焦虑或抑郁,以及汽油味、腥臭、噪声和振动等,均可诱发或加重本病。中医认为肌体虚弱、脾胃气虚、痰湿中阻,气机升降失调、蒙蔽清窍所致。
目前,防治晕动病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在乘座各种交通工具时提前服用药剂,如乘晕宁、平安丹、人丹等;另一种是在人体外部穴位上涂抹清凉油、风油精或贴膜。前者服用后有一定的副作用,如嗜睡、疲乏等,后者疗效不明显,且使用、携带不方便。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寻找最佳防治晕动病的药物,但尚无较理想的防治晕动病的药物问世。
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无副作用,且使用、携带方便的防治晕动病药袋。该药袋还具有防暑醒脑之功能。
本发明配方的主要成分为芳香理气、化痰祛湿、开窍醒神的冰片、檀香、藿香、薄荷脑、丁香配制而成。为进一步提高其芳香理气之功能,还可添加木香、小茴香。
本发明组分中各组份含量为冰片10-15%、檀香15-20%、藿香15-20%、薄荷脑15-20%、丁香20-30%。
本发明组份中冰片、檀香、藿香、薄荷脑、丁香,添加剂木香、小茴香的含量均等。
将上述组份混合粉碎后,过80目筛,用无渗漏、透气性强的滤纸材料包装,外用复合塑料封袋。使用时,将外包装打开,取出药袋,放在鼻腔附近深呼吸。经鼻腔吸入,由毛细血管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迅速达到有效血药浓度,达到防治晕动病之目的。
本发明配方通过大量临床验证,有晕动病史患者使用后效果显著,眩晕、嗜睡、恶心、呕吐、心慌等症状消失,并有清新悦目的感觉。未发现任何副作用。
本发明配方是根据中医脾胃气虚、痰湿中阻、蒙蔽清窍之原理,故以芳香理气、心痰祛湿、开窍醒神为原则进行组份用药。木香、檀香、藿香、小茴香、丁香均为芳香之品,具有健脾祛湿、化痰、理气、降逆之功能,冰片、薄荷脑具有开窍醒脑之功能。
本发明配方的实施例如下实施例1本发明组份由冰片、檀香、藿香、薄荷脑、丁香组成,其中各组分的含量为冰片10%、檀香20%、藿香20%、薄荷脑20%、丁香30%,将上述组分混合粉碎后,过80目筛,包装入袋即可。
实施例2本发明组份由冰片、檀香、藿香、薄荷脑、丁香、木香、小茴香组成,其各组分的含量均等,将上述组分混合粉碎后,过80目筛,包装入袋即可。
权利要求
1.一种防治晕动病药袋,其特征在于本发明组份主要由具有芳香理气、化痰祛湿、开窍醒神的冰片、檀香、藿香、薄荷脑、丁香配制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晕动病药袋,其特征在于为进一步提高其芳香理气之功能,还可添加木香、小茴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晕动病药袋,其特征在于组份中各组份的含量为冰片10-15%、檀香15-20%、藿香15-20%、薄荷脑15-20%、丁香20-30%的含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治晕动病药袋,其特征在于组份中冰片、檀香、藿香、薄荷脑、丁香、添加剂木香、小茴香的含量均等。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医疗保健用品,主要涉及的是一种防治晕动病药袋。该药袋主要由具有芳香理气、化痰祛湿、开窍醒神的冰片、檀香、藿香、薄荷脑、丁香配制而成,为进一步提高其芳香理气之功能,还可添加木香、小茴香。将上述组分混合粉碎后过80目筛,用滤纸包装即可使用。该药袋可有效地防治在乘坐汽车、飞机、轮船等其它原因所产生的晕动病。
文档编号A61M37/00GK1104100SQ9312011
公开日1995年6月28日 申请日期1993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1993年12月22日
发明者李振中, 邹长军 申请人:李振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