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移动式动静脉两用输液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6536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由移动式动静脉两用输液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临床输液用的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自由移动式动静脉两用输液器。
目前医院里所使用的输液器只能用于静脉,不能用于动脉,因而不能满足目前临床上日益发展的需要,尤其是用于治疗恶性肿瘤的动脉灌注化疗;另外,在输液过程中还必须使患者卧床,保持一定体位,不能走动;而且每次输液都要做血管穿刺,给病人增加很多痛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动静脉两用输液器;在输液过程中,患者可以自由走动;对于长期需要输液的病人,只要一次血管穿刺,便可多次输液,大大减轻了病人的痛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图1是实施例1的总体结构图。
图2是实施例1的盒体内结构正视图。
图3是实施例1的盒体内结构右视图。
图4是实施例2的盒体内结构右视图。
图5是实施例2的盒体正视图。
图6是实例3的盒体内结构正视图。
图7是使输液体呈脉冲状的结构装置。
图8是图7盒体正视图。
图9是有注射器的输液管路结构示意图。
图10是三通阀结构原理图。
图11是涡轮式流量计示意图。
图12是漏液报警器结构原理图。
两用输液器主要由盒体1、蓄液袋18、压力装置、输液管7、三通阀8、细输液管9、针头13、针头套12、流量计和报警器组成。盒体是一长方体,它分为上盖2和底盖3两部分,用木材或其它较硬的材料制成;蓄液袋置于底盖内,压力装置安于上盖中,该装置上还装有压力表4及液体输完报警器;蓄液袋是用透明有韧性的材料制成,它的最大容量为500毫升,最小容量为50毫升,袋的一端有两个管口一个管口19附有活塞20,作为添加药物之用,另一管口21通过流量计5与输液管的一端连接,输液管的另一端接有一个三通阀,阀与细输液管、针头依次连接,针头上裹有翼状片10,并套有针头套12,针头套一端有一套管座11(即针头套加厚部分),此处还安有漏液报警器,以保证输液的安全。
使用时,先将输液体注入蓄液袋,把它置于底盖内,启动压力装置压迫蓄液袋,将袋内液体驱入输液管中,流进血管。当蓄液袋内的液体输完,安装于盒底的负极板6和上盖中压力板上正极板25接触,指示灯17即亮报警,以便及时更换蓄液袋。漏液报警器由电池22、指示灯17、硬片39和薄膜38构成,电池正负极分别接在硬片和薄膜上;在输液过程中,如果针头脱出血管,液体漏于皮下时,此处皮肤隆起将薄膜38压向硬片39直接接触,此时正负极接通,指示灯亮报警。
为防止液体漏于皮下,如图9所示,可以在输液管路中三通阀8上连接一注射器34,细输液管9连接一个接头35。使用时(见图10)先将三通阀手柄36置于B位,此时注射器与蓄液袋相通,将部分液体抽入注射器中;再将手柄置于D位,此时注射器与针头相通;手持翼状片10进行血管穿刺,用注射器回抽时有回血,说明穿刺正常,将注射器中的液体推进血管中,再将手柄36置于A位,蓄液袋与血管直接相通,即可进行输液。在输液过程中如需暂停,可将手柄置于E位,切断通路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压力装置分为三种不同的结构。
实施例1如图3所示压力装置为气体压力式。它由压力袋24、压力板23、压力表4和打气球14构成。压力袋由橡胶或塑料等材料制成,比蓄液袋稍大,压力袋有两个管口,一个管口上安有压力表,另一个通过接头与打气球连接,在连接的管路上装有控制阀16;打气球用橡胶制成,其上下端各装有单向阀15;压力板采用木制或其它硬质材料,用支架40固定于上盖内。
使用时,用手挤压打气球,通过单向阀将空气压入压力袋中,使其膨胀,将压力板向前推进,挤压蓄液袋,将袋中液体驱入输液管中,流进血管。
实施例2如图4所示压力装置为机械结构式。主要由压力臂、弹簧和压力板组成。在上盖外表面装一压力臂26,臂的一端伸进盖内与压力板23连接,臂的另一端与固定在盖上的弹簧27连接。
使用时,通过弹簧的张力作用于压力臂,将压力板向前推进,挤压蓄液袋,使袋中液体驱入输液管道中。
实施例3如图6所示压力装置是电动式的。它主要包括电池22、电机28及其输出轴上的齿轮41,它与滑动齿槽29配合,齿槽的一端与压力滚轴30连接,压力滚轴安装在滚轴架31上。接通电池,电机转动,其输出轴上的齿轮带动滑动齿槽,使压力滚轴沿滚轴架滚动向前推进,同时挤压其下面的蓄液袋,以达到输液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流量计可采用二种不同的结构。通过电机的旋转带动流量计的指针转动,称为电动式流量计。另一种流量计是它与一置于输液管中的涡轮37连接,当液体在输液管中流动时,冲击涡轮旋转,涡轮带动流量计的指针转动,显示流量。此种称为涡轮式流量计。(见图11)输液体是呈脉冲状输入血管中的,它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如图7所示此装置包括有电池22,电机及其输出轴上的齿轮41,它们的下端有一压力臂33,齿轮作用于压力臂的长端,臂的短端与一弹簧连接。电机接通电池后,带动齿轮41转动,它作用于压力臂的长端向下移动,使压在蓄液袋出口管上的臂的短臂抬起,袋内液体得以通过。当压力臂的长端处于两齿轮之间时,弹簧27又将短臂拉回,压在蓄液袋的出口管上,液体流动受阻。如此反复进行,液体即呈脉冲状输入血管中。由此可见,液体流量的大小可以调整电机转数。
每次输完液后,通过三通阀3向针头套中注入适量抗凝剂,将针头套管置留于血管中,以便再次输液不用再作血管穿刺,大大减少了病人的负担和痛苦。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自由移动式动静脉两用输液器,它包括蓄液袋、输液管、针头,其特征在于它还有一个分为上盖2和底盖3两部分的盒体1,蓄液袋18置于底盖内,压力装置安于上盖中,该装置上还装有压力表4及液体输完报警器,蓄液袋是用透明有韧性的材料制成,它的最大容量为500毫升,最小为50毫升,袋的一端有两个管口,一个管口19附有活塞20,作为添加药物之用,另一管口21通过流量计5与输液管的一端连接,输液管的另一端接有一个三通阀,阀与细输液管、针头依次连接;针头上裹有翼状片10,并套有针头套12,针头套一端有一套管座11,此处还安有漏液报警器,以保证输液的安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力装置为气体压力式,它由压力袋24、压力板23、压力表4和打气球14构成;压力袋由橡胶或塑料等材料制成,比蓄液袋稍大,压力袋有两个管口,一个管口上安有压力表,另一个通过接头与打气球连接,在连接的管路上装有控制阀16;打气球用橡胶制成,其上下端各装有单向阀15;压力板采用木制或其它硬质材料,用支架40固定于上盖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器,其特征在于压力装置为机械结构式;主要由压力臂、弹簧和压力板组成;在上盖外表面装一压力臂26,臂的一端伸进盖内与压力板23连接,臂的另一端与固定在盖上的弹簧27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器,其特征在于压力装置是电动式的;它主要包括电池22,电机28及其输出轴上的齿轮41,它与滑动齿槽29配合,齿槽的一端与压力滚轴30连接,压力滚轴安装在滚轴架31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液报警器由安装于盒底的负极板6和上盖中压力板上的正极25,以及指示灯17组成,正负极板分别接在电池22的正负极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漏液报警器由电池22、指示灯17、硬片39和薄膜38构成,电池正负极分别接在硬片和薄膜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液管路中三通阀8上连接一注射器34,细输液管9连接一个针头35,在输液过程中,可防止液体漏于皮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流量计可采用电动式流量计,即电机的旋转带动流量计指针的转动;或者采用涡轮式流量计,即涡轮37带动流量计的指针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器,其特征在于在上盖内安有电动式流量计的部位装有电池22,电机及其输出轴上的齿轮41,它们的下端有一压力臂33,齿轮作用于压力臂的长端,臂的短端与一弹簧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自由移动式动静脉两用输液器,它属于医疗器械领域。主要由盒体、蓄液袋、压力装置、输液管、三通阀、细输液管、针头、针头套、流量计和报警器组成。使用这种输液器不仅可用于静脉,而且还能用于动脉;在输液过程中,患者可以自由走动;对于长期需要输液的病人,只要一次血管穿刺,便可多次输液,大大减轻了病人的痛苦。
文档编号A61M5/142GK2174222SQ93213278
公开日1994年8月17日 申请日期1993年5月25日 优先权日1993年5月25日
发明者郭哲人 申请人:郭哲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