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肿痛消药热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9169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关节肿痛消药热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保健药物制品,特别是治疗关节肿痛的外用药具。
肢体关节疾病是临床常见而又难以治疗的病症,是指人体关节及关节周围软组织出现肿、痛及功能受限等主要症状的疾病,患者深感痛苦。现行的治疗方法有理疗、封闭疗法、器械牵引、中药外敷、口服中西药等,虽然各有疗效,但也存在操作不便,副作用明显、患者不易接受等缺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疗效显著、疗程短的治疗关节肿痛的外用药具。
为完成发明目的设计了由药物袋、热源和保定件组成的关节肿痛消药热袋,其药物袋用透气材料如细布制作,袋内放置川芎、辣蓼草、山慈菇、金钱草、细辛、冰片等六种中草药分别研磨而成的细粉。热源是密封于不透气的包装物如塑料压膜袋内的还原铁粉、活性炭和盐水的混合物。使用时,药物袋置于肿痛关节,热源发热袋上扎了透气孔后压在药物袋上,最后用护膝、护腕、护肘、腰带、马甲、护肩等保定件保定药物袋和发热袋。发热袋上扎孔后,袋内进行氧化还原反应,释放热量,使药物袋环境温度达40℃左右。发热袋的放热时间可持续20小时以上。
关节肿痛多与创伤、炎症、肌肉劳损及组织退变有关。中医认为气、血、津、液是人类生命运动存在的基础,以通为用。筋骨是靠气、血、津、液所滋养,经脉运行受阻,气、血、津、液不达其所都会产生筋骨关节病变。因此,治疗此类疾病应以调理气、血、津、液为根本大法。重在调气、血兼活血化瘀、温经通络、祛风除湿。药物袋中的川芎性温、有扩张血管、抗血小板凝聚、消除疼痛的作用;山慈菇性寒、有消炎抗纤维形成的作用,能消肿散结,化瘀解毒、瘀化则病除;金钱草性凉、对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能松弛平滑肌、利尿散瘀、清热解毒;细辛性温,对链球菌有挣制作用、有局部麻醉作用,能祛风散寒;冰片性凉,有扩张血管,抑制大肠杆菌等作用。川芎、辣蓼草、冰片共用以调理气血,活血化瘀、舒筋活络以治其本。山慈菇、细辛、金钱草配伍以化瘀散结、祛风利湿。方中的芳香药物能通关开窍,并率领诸药直达病所充分发挥疗效。而发热袋之热量能使关节部份血液和淋巴循环得到改善,促进新陈代谢,加强组织营养,提高组织的再生能力和细胞活力,促使炎症消散和吸收,并随之产生消肿解疼作用。热还能促使药力散发,使关节组织易于吸收,缩短疗程,提高疗效。
以下为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关节肿痛消药热袋马甲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关节肿痛消热药袋护膝示意图。
实施例一,如图一所示,热药袋马甲1上有系带2可使马甲1贴身附着在人体的肩背上。发热袋5和药物袋4放在压带3内,以使其紧贴肿痛的肩关节。发热袋5是塑料压膜袋,其内密封还原铁粉、活性炭和盐水的混合物,混合比例无严格要求。使用时用针在塑料压膜袋上扎十几个小孔。药物袋4内放置分别研磨成粉后过100目筛后混合的川芎、辣蓼草、山慈菇、金钱草、细辛和冰片细粉。六味中药粉的配比无严格要求,可视要求变化。
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热药袋护膝7前里压带3保定药物袋4和发热袋5。使用前在发热袋5上扎透气孔即可。
权利要求
1.由药物袋、热源和保定件组成的关节肿痛消药热袋,其特征在于a、所说的药物袋内放置川芎、辣蓼草、山慈菇、金钱草、细辛、冰片等六种中草药细粉,b、所说的热源是密封包装的还原铁粉、活性炭和盐水的混合物,使用时在包装上扎孔透气发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关节肿痛消药物袋,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保定件为紧身马甲、马甲内的对肩、对背关节部有压持发热袋和药物袋的压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关节肿痛消药物袋,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保定件为护膝,护膝前里面有压持发热袋和药物袋的压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关节肿痛消药物袋,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保定件为腰带,腰带里面有压持发热袋和药物袋的压带。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治疗关节肿痛的外用药物和护具。由药物袋、发热袋和保定件组成,药物袋内是川芎、细辛等六种草药粉,发热袋是塑料压膜袋、袋内密封还原铁粉、活性炭和盐水混合物。使用时,在发热袋上扎透气孔后,用马甲、护膝等保定件将发热袋和药物袋压持在肿痛关节。发热袋产生热量,产生消肿解疼作用,还能促使药物散发。是一种使用方便、疗效高、疗程短的外用药具。
文档编号A61M37/00GK1100925SQ9410238
公开日1995年4月5日 申请日期1994年3月15日 优先权日1994年3月15日
发明者张山岭 申请人:张山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