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倾式中药提取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0619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倾式中药提取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药有效成分提取装置,特别是一种可倾式中药提取罐,属于制药机械领域。
目前,我国中药行业的中药提取设备多为立式夹套加热固定装置,体内有一搅拌机构,采用罐底开门,带水带压排渣方式,由于为固定式,物料易浮顶,搅拌不充分,因而产品提取时间较长,排渣时因渣料成桥而不便排出,不得不采用加水加压法排渣,造成能源浪费,工作环境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倾式中药提取罐,其特点为加热效果好,破桥排渣迅速,产品提取率高,成本低廉。
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为将提取罐下端设计为球体蒸气夹套结构,排渣口在罐体的侧下端,提取终止时,通过机械传动将提取罐体倾斜30°角,使排渣口垂直于地面以便迅速排渣,另外罐体内还设有一筛板,在提取过程中使药材相对稳定,而提取液不断运动,对传质有利,溶剂不断从罐体上端流入冲刷药材层,而筛板下面的沸腾液也不断冲击该固体层,并将中药有效成份带走,进一步提高有效成份提取率。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图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叙述本实用新型,可倾式中药提取罐是由支架(2)、罐体(6)、上封盖(10)、夹套(7)、蒸气管(3)、手轮(4)、蜗轮(5)、筛板(11)、搅拌杆(15)、减速器(14)等构成,其中罐体(6)底部为球形并带有夹套(7)结构,通过空心套轴(8)由轴承固定支承在支架(2)上,底部中央设有出液导管(1),手轮(4)经蜗轮(5)与其机械联接,转动手轮(4)带动蜗轮(5)可使罐体(6)倾斜30°角,出渣口(13)在罐体(6)的侧下端与地面成60°角,筛板(11)固定在罐体(6)内中下部,上封盖(10)通过法兰盘(9)压封去罐体(6)上,其上设有溶剂导入管(16)和窥视镜(12),顶部安装有齿轮或速器(14)下面联接有搅拌杆(15),蒸气管(3)经空心套轴(8)插入夹套(7)内,冷凝水出管(17)安装在夹套(7)底部使冷凝水排出。在提取中药过程中,溶剂不断从溶剂导入管(16),加入冲刷药材,筛板下面的沸腾液连续冲击药材,通过出液导管(1)将提取的药液排出。排取结束时,转动手轮使罐体倾斜,出渣口与地面垂直即可倒出全部药渣。
本这用新型的特点是罐底结构为球形夹套式,加热均匀,罐体可倾斜转动排渣迅速,筛板结构提高药材有效成份的出率,特别适合于中药材的渗漉提取工艺。
权利要求1.一种可倾式中药提取罐,由罐体(6)、支架(2)、上封盖(10)、夹套(7)、蒸气管(3)、搅拌杆(15)等构成,其特征在于,罐体(6)底部为球形并带有夹套(7)结构,通过空心套轴(8)由轴承固定支承在支架(2)上,底部中央设有出液导管(1),手轮(4)经蜗轮(5)与其机械联接,出渣口(13)在罐体(6)的侧下端与地面成60°角,上封盖(10)通过法兰盘(9)压封在罐体(6)上,其上设有溶剂导入管(16)和窥视镜(12),顶部安装有齿轮减速器(14)下面联接搅抖杆(15),蒸气管(3)经空心套轴(8)插入夹套(7)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倾式中药提取罐,其特征在于还有一个筛板(11)固定在罐体(6)内中下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倾式中药提取罐,罐底采用球形夹套结构,通过空心套轴由轴承支承在支架上,通过手轮可使其倾斜转动,将药渣迅速排出,罐体中央有一筛板在提取过程中,药材相对稳定,提取液不断运动提高提取率,该提取罐加热均匀,排渣迅速方便,提取(浓缩)时间短,特别适合中药材的渗漉提取工艺。
文档编号A61J3/00GK2192327SQ9420480
公开日1995年3月22日 申请日期1994年3月17日 优先权日1994年3月17日
发明者王金志 申请人:王金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