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保健坐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5092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幼儿保健坐垫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合于幼儿使用的可预防和治疗其因感受风寒、过食生冷食物所引起的腹痛、腹胀、泄泻、积食、肢冷、营养不良、乏力等症并兼有增强机体免疫力、防止感冒等功效的医疗保健坐垫。
幼儿由于脾胃虚弱,再加上下身穿开裆裤,因而易感受寒邪。依据中医理论,由于风冷寒气所侵或过食生冷食物,则客于肠胃之间。寒伤中阳,寒主收引,寒凝则气滞,以致经络不通,气血壅阻不行,而致腹痛或脾胃运化功能失调,引发腹泻。对幼儿因感受风寒、过食生冷食物所引起的腹痛、腹胀、泄泻、积食、肢冷、营养不良、乏力等症的治疗一般是在其发病后口服药物。临床上未见有其它治疗方法。显而易见,现行的治疗方法对幼儿患上述病症并无预防作用,且口服药物有一定的负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幼儿设计一种医疗保健坐垫,它对上述病症既具有预防效果,又具有治疗作用,且效果显著,使用方便,无毒负作用,并可增强幼儿机体免疫力,防止感冒。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是,首先根据发明人选配的具有显著疗效的中药处方,将处方中的中草药各取一定量并按一定工艺加工处理,然后将其装入一个经过一定设计的垫子内。当幼儿在家中或乘车时坐在垫子上时,垫子里的中草药便可充分发挥其药性,通过幼儿肛门和腹部肚脐眼的吸收而达到治疗和预防上述病症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制作过程如下取防风10g,荆芥10g,白芷15g,木香20g,丁香10g,沉香20g,吴茱萸30g,胡椒30g,苍术10g,砂仁10g,当归10g,川芎15g,肉桂20g,焦麦芽10g,党参20g,山药10g,黄芪20g,白木20g,甘草10g。将上述规定量的中草药混合并粉碎研磨成粗末,过30目筛,加入少量的食醋将过筛后的中草药末拌调均匀,稍凉,从中取50g、20g分别装入二个直径8~10cm的圆形布垫内。
坐垫的具体制作参见


图1、图2给出。
图1所示为所设计的坐垫的主视图。
图1中1为直径为15~20cm的圆形布垫。2为海绵,厚度1~2cm,缝于布垫上,海绵的作用是增加坐垫的舒适感。3为橡胶热水袋,缝于布垫下。4为热水袋嘴。热水袋的作用是通过装入热水可间接加热布垫内的药垫,从而使药物药性充分挥发。图2为坐垫中布垫的结构展开示意图。图2中,1为缝入布垫内中央的50g药垫,2为一块长15~20cm,宽10~12cm的长方形布垫。其下部搭缝在布垫1的边缘处,3为缝入布垫2内上部的20g药垫。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是这样的,将50℃~60℃的热水倒入坐垫热水袋内,让幼儿坐于坐垫海绵上,使幼儿肛门正对圆形坐垫内50g药垫的中央,将长方形布垫塞进幼儿腹部,使布垫内20g药垫的中央正对幼儿肚脐眼,每天早晚各20分钟,即可达到预防和治疗前述病症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经临床试用证明效果显著,安全无任何毒副作用,使用方便,且制作简单易行,生产成本低。
权利要求一种供幼儿使用的医疗保健坐垫,其特征在于它由布垫1、2,海绵、橡胶热水袋、二个药垫组成,布垫1呈圆形,直径15~20厘米,海绵缝于圆形布垫1上,橡胶热水袋缝于圆形布垫1下,布垫2呈长方形,长15~20厘米,宽10~12厘米,其下部搭缝在布垫1边缘处。在圆形布垫1内中央缝入一个50克的药垫,在长方形布垫2内上部缝入一个20克的药垫。
专利摘要一种供幼儿使用的医疗保健坐垫,它可有效预防和治疗幼儿因感受风寒、过食生冷食物所引起的腹痛、泄泻等各种病症,它由布垫1、2,海绵、橡胶热水袋、二个药垫组成。布垫1呈圆形,直径15~20厘米,海绵缝于圆形布垫1上,橡胶热水袋缝于圆形布垫1下。布垫2呈长方形,长15~20厘米,宽10~12厘米,其下部搭缝在布垫1边缘处。在圆形布垫1内中央缝入一个50克的药垫,在长方形布垫2内上部缝入一个20克的药垫。
文档编号A61F7/00GK2230575SQ9520541
公开日1996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1995年3月7日 优先权日1995年3月7日
发明者赵华, 齐芳迎 申请人:赵华, 齐芳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