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胶气囊式人造肛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5759阅读:8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硅胶气囊式人造肛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体器官,特别是一种硅胶气囊式人造肛门。
临床上低位直肠癌病人为了保留肛门常不能保证切除彻底,术后很快复发,转移。而为了根治性切除,则需切除肛门,在腹部做永久性人工造瘘,给病人生活带来很大不便。目前国内外对低位直肠癌采用患者自体组织设计“人工肛门”,如利用臀大肌围绕结肠起到肛门括约肌作用,利用结肠折迭形成直肠角等,但患者不能控制自如,达不到理想效果。还有用金属环缝在结肠内缩小结肠腔,起机械性阻挡粪便作用,但金属环不能收缩,稀便不能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人造肛门的设计方案,在根治性切除肛门癌组织后,用这种肛门代替肛门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是具有一个圆筒形的外壁,外壁的一侧留有空隙,内侧附有2-3个气囊,气囊上连有导管。另外,气囊的外表面呈皱纹面,外壁的上下边缘各开有一排小孔。外壁的上下边缘为软边,比外壁薄。空隙两边的外壁上带有向外的翻边。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在低位直肠癌进行根治性切除后,把上段结肠拖下,将人造肛门套装在此段结肠周围,再把结肠下端与肛缘缝合。通过气囊的充气、排气来关闭、开放肠道,代替肛门括约肌功能。当有粪便和气体充盈时,肠道内压力增高,通过气囊壁、导管传导到体外的一个控制器,自动报警提示便意,患者自行操纵控制器,气囊排气,开放肠道,便后再使气囊充气,关闭肠道。
本实用新型同已有的各种人造肛门相比,具有控制自如,效果更加理想的特点,对于已行人工造瘘,佩戴肛门袋的病人可用该人造肛门改回会阴部,恢复正常排便。对于高位截瘫大小便失禁病人也可用该人造肛门解除痛苦。
图面说明附图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所示实施例,圆筒形外壁1由较厚的硅胶制成,以保持形状不变,使气囊7的压力向内。外壁1的侧边留有宽0.5CM的空隙5,以便使肠系膜通过,空隙5两边的外壁1上带有向外的翻边4。外壁1的上下边缘为薄软边3,软边3上开有一排小孔6,备作手术缝线通过与肠管外壁固定。外壁1内侧附有3个密封的硅胶气囊7,气囊7外表面与肠道接触部加厚一层皱纹面8,来加固气囊7和避免过分压迫肠管。导管2穿过外壁1与3个气囊7相通,用于给气囊7充放气。
权利要求1.一种硅胶气囊式人造肛门,其特征在于具有一圆筒形的外壁1,外壁1的一侧留有空隙5,内侧附有2-3个气囊7,气囊7连有导管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肛门,其特征在于气囊7的外表面呈皱纹面8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肛门,其特征在于外壁1的上下边缘各开有一排小孔6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肛门,其特征在于外壁1的上下边缘的软边3比外壁1薄。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肛门,其特征在于空隙5两边的外壁1上带有向外的翻边4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肛门,其特征在于外壁1的上下边缘的软边3比外壁1薄,小孔6则开在软边3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造肛门,它具有一个硅胶制成的圆筒形外壁,外壁的一侧留有空隙,内侧附有2—3个硅胶气囊,气囊上连有导管。在对低位直肠癌患者进行根治性切除术后,可用本人造肛门来代替肛门功能。
文档编号A61F2/04GK2214801SQ9521580
公开日1995年12月13日 申请日期1995年7月7日 优先权日1995年7月7日
发明者季兵, 刘钢 申请人:季兵, 刘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