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阴益肾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7184阅读:5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养阴益肾丸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男性不育症的药丸,特别是治疗男性不育症的治疗男性不育症的药丸。
近年来的临床实践表明,不育夫妇占已婚育龄夫妇的15%,其中男性不育至少占50%。特发性少精症,无精症在临床上最常见,多系睾丸以外(下丘脑、垂体)的功能紊乱导致睾丸生精功能障碍。目前对该病还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西药长效庚醌睾酮、赛普诺特用于治疗促性腺激素低下的性腺功能低下症。溴隐亭(Bromocylptlne)治疗高泌乳素症。克罗米芬治疗少精症。hCG和hMG合用治疗促性腺激素低下症。其疗效并不理想,妊娠率多在30%左右。由于上述药物对垂体——性腺轴的干扰较大,副作用也非常明显,诸如体垂、性欲改变、轻度抑都、恶心眩晕、视觉障碍、胃肠反应和皮疹等,限制了临床应用。传统的中药方剂如“五子衍宗丸”等多以补肾壮阳为主,效果不理想,妊娠率在20-30%。为此患者渴望有应用效果好,副作用少的药物出现。经检索采用本发明治疗男性不育症的研究,截止目前尚未有文献报道。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北沙参、麦冬、熟地等10种中药组成,以补肾添精,两益气血为主,能够改善提高男性不育症治疗效果的治疗男性不育症的药丸,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由北沙参、麦冬、熟地、首乌、当归、川断、女贞子、桑椹、砂仁、紫叩组成,所述的各味药组份含量相等。
本发明的药理是中医理论认为,男性不育通常由肾亏、精虚、气血两亏造成。根据“虚者补之”的原则,该方剂有补肾填精,两益气血的作用,经307例临床及实验观察(治疗前后查血T、E2、LH、FSH等)证实。上述10种药物的组合具有类似抗雌激素的作用,能对下丘脑、垂体部的雌激素受体发生作用,阻断雌二醇对性腺轴的负反馈,促使促性腺释放性激素的增加,进而促性腺激素(FSH、LH)增加,加强了对性腺内源刺激,导致血睾酮水平增高,促进精子的产生和增加。
本发明的治疗效果及优点采用本发明治疗男性不育症十一年,共治疗病例694例,其中少精症(精子密度≤200万/ml,活动力≤50%)610例,妊娠287例,妊娠率47%;无精症(精子密度=0/ml)84例,服药后精子密度≥1000万/ml)16例,占19%,妊娠者2例,占0.2%,有87.3%病例服药后性欲增强,精液量增多,对阳萎、早泄也有较好疗效。发明人曾系统治疗观察了307例病例,设对照组30例,采用双育给药法,在服药前后测定血性激素及促性腺激素水平。结果证明,本发明治疗效果显著增加,加强对性腺内源性刺激,使血睾酮水平增高,促进精子的产生和增加。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是1、治疗效果显著,促使精子产生,达到妊娠之目的。
2、补肾益气血,长期服用(最长达180天)无毒副作用。
3、原料易得,制作工艺简单。
4、便于实施,适于工业化生产。
下面结合实施例详述本发明。
本发明各味药的配方实施例用下表表示(单位g)
本发明的制作方法1、将北沙参、麦冬、熟地、首乌、当归、川断、女贞子、桑椹、砂仁、紫叩各称取等量,量的大小可根据生产规模要求取值;2、将上述药物在烘箱内烘干,粉碎;3、过筛(100目筛);4、加入适量炼密做成每丸5克重的蜜丸;5、亦可制成小水丸。
本发明的服用方法每日3次,每次1丸,连服30天为一疗程,一般需服用3-6疗程。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男性不育症的药丸,其特征在于它由北沙参、麦冬、熟地、首乌、当归、川断、女贞子、桑椹、砂仁、紫叩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男性不育症的药丸,其特征在于各味药组份含量相等。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男性不育症的药丸,它由北沙参、麦冬、熟地、首乌、当归、川断、女贞子、桑椹、砂仁、紫叩组成,所述的各味药组分含量相等。具有抗雌激素作用,能对下丘脑,垂体部的雌激素受体发生作用,阻断雌二醇对性腺轴的负反馈,促进性腺激素增加,本药对治疗男性不育症有显著疗效。
文档编号A61P15/08GK1142962SQ9610176
公开日1997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1996年2月15日 优先权日1996年2月15日
发明者王建国 申请人:王建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