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听诊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9559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听诊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与电子电路相结合的医用听诊器。
现有的医用听诊器,是在胶片式震膜(或无震膜)胸件上通过乳胶管,三通与一耳件相连接构成。该听诊器曾给医生的临床诊断带来方便。但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传递的声音较弱加之空气、距离的阻尼作用,往往会产生失真或听不清晰等现象,给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又带来困难,尤其是对疑难病症的临床诊断就更无法准确判断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不受空气、距离的影响,不失真、能清晰地将声音传递,为医生快速而准确地诊断疾病,且可为疑难病症的诊断提供方便的电子听诊器。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如下所述该实用新型包括绝缘壳体、直流电源、电源开关、音响传感器、放大器和耳机,通过在绝缘壳体的头部即与人、畜接触的部分上设有均匀分布的微孔,该绝缘壳体内对应于微孔处设置一音响传感器,将音响传感器输出与该传感器上部固定的印刷线路板及由印刷线路板上的电子器件组成的放大器输入串联,而放大器输出经绝缘壳体所设的输出插口与耳机相连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取了音响传感器、放大器与耳机相结合的组合方式,使该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制造使用方便,分辨能力强,灵敏度高,工作性能可靠等优点。为此可协助医生快速准确地进行临床诊断,特别是为疑难病症的诊断提供了方便。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做以详细说明;


图1是电子听诊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所示的电子听诊器,其绝缘壳体1是利用已有电动剃须刀外壳及直流电源部分2,在该绝缘壳体1的头部设有微孔3,对应于微孔3的绝缘壳体1内紧靠微孔3处设置音响传感器4即拾音器,音响传感器4的输出连接在音响传感器4的上部固定的一块印刷线路板上,即由印刷线路板上的集成运算放大器、电阻、电容和电位器组成的放大器5的输入端,该放大器5将音响传感器4送入的信号进行放大,其放大器5的输出信号通过绝缘壳体1尾部设置的输出插口6连接的耳机7进行接收。绝缘壳体1表面还设有一孔,该孔内固定一个与放大器5相连接的电位器的旋钮8,本实用新型采取直流供电,输出可调。使用时先将耳机置于耳部,按下电源开关9接通电源,然后调整电位器旋钮8将高、低音调至最佳点便可工作。使用完毕关断电源即可。
权利要求1.一种电子听诊器,包括绝缘壳体(1)、直流电源(2)、电源开关(9)、音响传感器(4)、放大器(5)和耳机(7),其特征在于绝缘壳体(1)的头部设有匀布的微孔(3),在绝缘壳体(1)内对应微孔(3)处设置音响传感器(4),将音响传感器(4)输出与该传感器(4)上部固定的印刷线路板及由该印刷线路板上的电子器件组成的放大器(5)的输入串联,放大器(5)的输出由绝缘壳体(1)上所设的输出插口(6)连接耳机(7)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用电子听诊器。该器是在绝缘壳体1头部设匀布微孔3,对应微孔3的绝缘壳体1内设音响传感器4,传感器4输出与其上部固定的印刷线路板及板上的电子器件组成的放大器5输入串联,放大器5输出经绝缘壳体1上的输出插口6与耳机7连接构成。该器具有结构简单、制造使用方便、分辨能力强、灵敏度高、性能可靠等优点,能协助医生快速、准确地进行临床诊断,且可为疑难病症的诊断提供方便。
文档编号A61B7/04GK2262403SQ9620556
公开日1997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1996年3月4日 优先权日1996年3月4日
发明者杨维生 申请人:杨维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