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晶体核娩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6486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白内障晶体核娩出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眼科医疗用的白内障晶体核娩出器。
目前,国内对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主要采用两种手术方式1、大切口娩出晶体核,切口长约8-9mm,其主要缺点是术后易产生散光;2、小切口娩出晶体核,包括超声乳化法和百赖氏手术法,主要缺点是超声乳化器价格昂贵,且对硬化的晶体核乳化效果很差;百赖氏手术的操作过程极为复杂,技术难度大,且易导致晶体后囊膜破裂和损伤角膜内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而设计的一种适合大小切口手术用的白内障晶体核娩出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该眼科医用器由把手和前端固定连接的吸盘构成。其特点是吸盘表面光滑,内侧面下凹或成匙状体,在把手内轴向设有抽吸道和注液道。抽吸道和注液道的后端口分别与把手上的接头连通,其前端的抽吸口和注液口分别开在吸盘的内外面上。
在吸盘和把手连接处的内侧设有一活动瓣膜或柔性瓣膜。当手术过程中前进时,瓣膜因液体阻力而自动向外张开,向后抽出时,在液体阻力和抽吸作用下向内靠压晶体核。
上述的把手为柱状体或偏状体。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图面说明如下


图1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图2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图3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视图。
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如
图1-图3所示,把手2的前端是与其固定连接的匙状吸盘7,内部轴向设有抽吸道3和注液道4。抽吸道3和注液道4的后端分别与把手上的接头1接通,其前端的抽吸口6和注液口8分别开在吸盘7的内外面上。瓣膜5在吸盘7和把手2的连接处内侧。在手述时,接头1分别与抽吸器和注液器相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和对采用大小切口方式的未熟期、成熟期及过熟期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均可适用的优点。
权利要求1.一种白内障晶体核娩出器,由把手和前端固定连接的吸盘构成,其特征是吸盘内侧下凹或为匙状体,把手内轴向设有抽吸道和注液道,其后端口分别与把手上的接头相通,前端抽吸口和注液口分别在吸盘内外面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内障晶体核娩出器,其特征是在吸盘与把手连接处内前侧设有活动瓣膜或柔性前膜。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眼科医疗用的白内障晶体核娩出器。主要结构由把手和前端固定连接的吸盘构成,其特点是吸盘内侧下凹或为匙状体,在内部轴向设有抽吸道和注液道,其后端口分别与把手上的接头相通,前端的抽吸口和注液口分别开在吸盘内外面上。在吸盘和把手连接处内前侧有活动瓣膜或柔性瓣膜。该晶体核娩出器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用范围广和易于推广普及的优点。
文档编号A61F9/007GK2315932SQ9723759
公开日1999年4月28日 申请日期1997年8月25日 优先权日1997年8月25日
发明者余开全 申请人:余开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