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有复位弹簧的真空罐疗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8360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装有复位弹簧的真空罐疗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有复位弹簧的真空罐疗器,属于保健与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
现有的真空罐疗器是在传统火罐基础上的改进和创新,是根据中医经络学原理,将罐具叩拔于人体穴位上,罐内形成负压,肌体内部充血,以祛除人体表层的风、寒、湿、热、毒等病气,达到通畅气血,疏通经络,消肿止痛,调理人体阴阳平衡,增强抗病能力,扶正祛邪、治病除病的目的,是集保健与治疗为一体的“内病外治”的理想医疗器械。现有的真空罐疗器的构造如图3-4所示包括罐体、阀壳、阀杆、阀体、阀座、唧筒,唧筒下端装有与阀壳上端连接的橡胶接口,使用这种罐疗器,当抽气至罐口吸住皮肤,欲保持此状态至一定时间以达到医疗目的,必需拔下唧筒,此时极易碰到阀杆头,造成阀体松动,漏气使罐口脱开皮肤,导致失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设计一种带复位弹簧的真空罐疗器,可解决阀体松动漏气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籍以下方案解决的,如图1-3所示,在罐体5上端的阀壳8内,阀杆7外周套装一复位弹簧2,弹簧2下端压在阀体3上,弹簧2上端顶压在阀壳8内腔顶端,在设有外力的情况下,阀体3被弹簧2固定在阀座9上。
使用时,将罐口10扣压在人体皮肤上,靠唧筒5作往复运动抽气,这与现有技术相同,当唧筒6向上运动时,形成负压将阀体3吸离开阀座9,罐内空气经过通气口4,由阀壳8内腔进入唧筒,唧筒6向下运动时,唧筒压缩空气将阀体3推进阀座9,唧筒中的单向阀开启,将唧筒内气体排出外界,唧筒6再次向上运动,再将将阀体3吸离开阀座9,直至在罐体5内形成一定负压,如要保持负压至一定时间以达到治疗目的,可将抽气唧筒拔下,依靠复位弹簧的张压作用,能将阀体牢固地固定在阀座上,使其不松动,不漏气。
与已往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在抽气后将唧筒6从阀壳8拔下,复位弹簧就使阀体3回位至阀座9上,即使碰了阀杆7头部,阀体被复位弹簧固定,也不易松动,漏气,可根据医疗需要保持负压多长时间,然后拔动阀杆,卸压取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复位弹簧部分的放大图;图3为已有技术唧筒示意图;图4为已有技术真空罐疗器的示意图。
实施方式由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图,其构造已如上述,所用材料、罐体用透明热塑性工程塑料制作,阀杆7与阀体3及弹簧2使用金属材料,阀座9与橡胶接口1用橡胶制作,当罐体直径φ60mm,高55mm时,弹簧内径4.9mm,外径5.5mm,高16mm,与阀体3为一体的阀壳8的直径与高度根据阀体3和阀杆7及弹簧2的尺寸设定,图3表示与本技术配套使用的唧筒的构造为已有技术,图中11为握环,12为活塞柄,13为唧筒体,1为橡胶接口,图4为现有真空罐疗器的示意图。
权利要求1.一种装有复位弹簧的真空罐疗器,包括罐体(5)、阀杆(7)、阀壳(8)、阀体(3)、阀座(4)和唧筒(6),其特征是在罐体(3)上端的阀壳(8)内,阀杆(7)外周套装一复位弹簧(2),弹簧(2)下端压在阀体(3)上,上端顶压在阀壳(8)内顶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装有复位弹簧的真空罐疗器,其构造是在罐体上部的阀壳内,阀杆外套装一复位弹簧,弹簧下端压在阀体上,上端顶压在阀壳内顶端,其优点是抽气后,拔下唧筒时,复位弹簧就使阀体回位至阀座上,如不慎碰了阀杆头,阀体被复位弹簧固定,也不易松动,漏气。可保持负压,达到治疗目的。
文档编号A61H7/00GK2329364SQ9820333
公开日1999年7月21日 申请日期1998年4月14日 优先权日1998年4月14日
发明者刘晓英 申请人:刘晓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