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栓活络丸配方及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67046阅读:16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通栓活络丸配方及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草药制剂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通栓活络丸(通栓二号)配方及制作方法。
目前,治疗中风急性期的药物很多,大部分均为西药制剂,如尿激酶、维脑路通等,中药制剂复蛇抗栓酶等,但这些药物在应用时有时间限制,如尿激酶,发病超过6小时作用就不明显了,而且作用时间短,其它药物在大面积脑梗塞时易造成梗塞后出血,对血小板作用更强能使血小板急聚下降,所以在应用上述药物时定期检查血小板,目前还没有一种中药能兼顾治疗上述的症状以及缩短其疗程。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点,根据中风急性期的临床表现,如半身瘫痪、语言不利、口角歪斜、头晕目眩等症状提供中草药丸剂一通栓活络丸(通栓二号)的配方及制作方法,该药对上述症状治疗效果十分明显。
本发明通栓活络丸配方及制作方法内容简述一种通栓活络丸配方,其特征在于中草药配方为秦艽10-30g、生地10-30g、熟地10-30g、当归10-30g、白勺10-30g、防风5-25g、白术10-30g、川芎10-30g、地龙10-30g、全蝎5-15g、水蛭5-15g、独活10-30g、羌活5-25g、丹参5-25g。
制作方法是将上述药材经筛选洗净,去除杂质,采用红外线干燥箱烘干,烘干温度为<100℃,烘干后用切药机切成段,再用粉碎机将药段粉碎成药粉、药粉过100目筛,取其筛下粉料,加中蜜(1∶1.1)合坨制丸。
本品为深色大蜜丸,味微苦微甜。
本发明通栓活络丸对中风的急性期出现的半身瘫痪,语言不利、口角歪斜,头晕目眩等症疗效显著,无副作用,为中风急性期的用药。
由于本品是由大秦艽汤化裁,其功效具有祛风益气活血,通络祛瘀之功能。
实施例1取所需药品配方含量为秦艽10g、生地10g、熟地10g、当归10g、白勺10g、防风5g、白术10g、川芎10g、地龙10g、全蝎5g、水蛭5g、独活10g、羌活5g、丹参5g。
制作方法将上述药材经筛选洗净,去除杂质,采用红外线干燥箱烘干,烘干温度为<100℃,烘干后用切药机切成段,再用粉碎机将药段粉碎成药粉、药粉过100目筛,取其筛下粉料,加中蜜(1∶1.1)合坨制丸。
本品为深色大蜜丸,味微苦微甜。
实施例2取所需药品配方含量为秦艽20g、生地20g、熟地20g、当归20g、白勺20g、防风15g、白术20g、川芎20g、地龙20g、全蝎10g、水蛭10g、独活20g、羌活15g、丹参15g。
其制作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取所需药品配方含量为秦艽30g、生地30g、熟地30g、当归30g、白勺30g、防风25g、白术30g、川芎30g、地龙30g、全蝎15g、水蛭15g、独活30g、羌活25g、丹参25g。
其制作方法同实施例1。
权利要求
1.一种通栓活络丸配方,其特征在于中草药配方为秦艽10-30g、生地10-30g、熟地10-30g、当归10-30g、白勺10-30g、防风5-25g、白术10-30g、川芎10-30g、地龙10-30g、全蝎5-15g、水蛭5-15g、独活10-30g、羌活5-25g、丹参5-25g;制作方法是制作方法将上述药材经筛选洗净,去除杂质,采用红外线干燥箱烘干,烘干温度为<100℃,烘干后用切药机切成段,再用粉碎机将药段粉碎成药粉、药粉过100目筛,取其筛下粉料,加中蜜(1∶1.1)合坨制丸。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栓活络丸配方及制作方法。中草药配方为:秦艽、生地、熟地、当归、白勺、防风、白术、川芎、地龙、全蝎、水蛭、独活、羌活、丹参,采用常规中药制蜜丸方法制成蜜丸;本发明通栓活络丸对中风的急性期出现的半身瘫痪,语言涩、口角歪斜,头晕目眩等症疗效显著,无副作用,为中风急性期的用药。
文档编号A61P7/02GK1235048SQ99112858
公开日1999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1999年4月20日 优先权日1999年4月20日
发明者丁志忠, 赵荣春, 赵正夫 申请人:丁志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