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针灸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4826阅读:4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负压针灸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理疗装置,特别是一种针灸针。
针灸是中医中常用的一种理疗方法,传统的针灸所采用的针为银针,要由针灸师进行手工操作,操作比较复杂。针灸时要找准穴位,而准确的穴位位置一般人很难找准,影响了针灸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疗效好的负压针灸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一个气囊、一个与气囊相接的负压罩,负压罩的中部安装一个中间有通孔的载针体,载针体上安装有均匀分布的针灸针,针灸针的端部伸出负压罩下边缘0.2-2m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采用负压吸附的方式将针灸针吸于要针灸的部位,特别是针灸针采用了多针组合排列的形式,其操作十分方便,不需要他人帮助,即可以进行针灸理疗,多个针只要有一个对准穴位,即可收到良好的理疗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针灸针与载针体之间采用了活动连接,使针灸针的清洗、消毒十分方便。


图1-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三种最佳实施方案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负压罩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举例对本实用新型做更详细的描述结合
图1和图4,其结构组成包括一个气囊1、一个与气囊相接的负压罩2,负压罩的中部安装一个中间有通孔的载针体3,载针体上安装有均匀分布的针灸针4,针灸针的端部伸出负压罩下边缘0.2-2mm。载针体上有均匀分布的沉孔,所述的针灸针安装于沉孔中。
结合图2和图4,它与上例的区别在于,载针体的侧壁上有均匀分布的槽,所述的针灸针安装于槽中。为了使针灸针的固定更牢固,载针体外有固针套5。
结合图3和图4,它与第一例的区别在于针灸针固定于一个中间有通孔的载针套6上,载针套安装于载针体上。
在结合
图1-图3,气囊与负压罩相连处有一个中间有通孔的固定座7。这样可以保证两者之间的连接更可靠,即使在捏瘪气囊时,也不会出现漏气现象。
针灸针一般选7根,这样可以与传统医学中的七星针相吻合。
本实用新型中的载针体通常采用磁性材料制作,这样针灸针可以吸于载针体上,更方便于针灸针的安装。本实用新型中的针灸针可以是均匀分布,也可以是不均匀分布。针灸针的根数可以是七根,也可以是其它数字。
权利要求1.一种负压针灸针,它包括一个气囊、一个与气囊相接的负压罩,其特征是负压罩的中部安装一个中间有通孔的载针体,载针体上安装有均匀分布的针灸针,针灸针的端部伸出负压罩下边缘0.2-2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针灸针,其特征是所述的载针体上有均匀分布的沉孔,所述的针灸针安装于沉孔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针灸针,其特征是所述的载针体的侧壁上有均匀分布的槽,所述的针灸针安装于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负压针灸针,其特征是载针体外有固针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针灸针,其特征是针灸针固定于一个中间有通孔的载针套上,载针套安装于载针体上。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何一项所述的负压针灸针,其特征是气囊与负压罩相连处有一个中间有通孔的固定座。
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负压针灸针,其特征是所述的针灸针为7个。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负压针灸针,其特征是所述的针灸针为7个。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是一种负压针灸针,它包括一个气囊、一个与气囊相接的负压罩,负压罩的中部安装一个中间有通孔的载针体,载针体上安装有均匀分布的针灸针,针灸针的端部伸出负压罩下边缘0.2—2mm。采用负压吸附的方式将针灸针吸于要针灸的部位,特别是针灸针采用了多针组合排列的形式,其操作十分方便,不需要他人帮助,即可以进行针灸理疗,多个针只要有一个对准穴位,即可收到良好的理疗效果。
文档编号A61H39/08GK2363701SQ9922249
公开日2000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1999年1月11日 优先权日1999年1月11日
发明者张学斌 申请人:张学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