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暑热动风证型暑痉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11464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暑热动风证型暑痉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特别是一种用于治疗暑热动风证型暑痉病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0002] 暑痉病是指以高热、神昏、抽搐为主要表现的中暑。此病的病因多因夏季暴晒或高 温环境下体力劳动、长途行走,田间作业史。年老、产妇、慢性体弱病员可在通风不良及过度 疲乏、过量饮酒等情况下发生。大多数患者表现的体征为高热神昏,手足抽搐,角弓反张,牙 关紧闭,皮肤干燥,唇甲青紫。目前,治疗此病的方法,一是采用西医疗法,另一种是采用中 药疗法,西药疗法只是暂时缓解症状,中药疗法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中医将暑风病分为 暑热动风证型、阴虚动风证型二种证型,目前虽然有治疗暑痉病的中药,但针对某一证型进 行辩证施治,可以收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治疗暑热动风证型暑痉病的中药组合物,通过采用合 适的药材及适当的配比,达到安全有效的治愈暑热动风证型暑痉病的目的。
[0004] 为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暑热动风证型暑痉病的 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 芦根15-18份、藏青果4-6份、小石仙桃20-25、紫云英马蓝25-30、苦草15-20份、腊梅 10-15份、罗望子25-30份、细叶七星剑10-15份、牛白藤10-12份、珠儿参叶10-12份、全蝎 6-8份、宽叶荨麻8-10份、蛞蝓10-15份、无尾果10-12份、小朴松实10-12份、阴地蕨8-10 份、甘草4-6份。
[0005] 配方中所涉及到的各种药材的来源及功能主治如下: 芦根【来源】本品为禾本科植物芦華phragmitescommunistrin.的根莖。【性味】甘, 寒。【归经】归肺、胃经。【功能主治】清热生津,止呕,利尿之功。用于烦热口渴,胃热呕逆, 肺热咳嗽,肺痈,小便短赤或热淋。
[0006] 藏青果【来源】药材基源:为使君子科植物为使君子科诃子的幼果。【性味】味苦; 微甘;涩;性微寒。【功能主治】清热生津;利咽解毒。主虚证白喉;扁桃体炎;菌痢;痢疾; 肠炎。
[0007] 小石仙桃【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细叶石仙桃的全草或假鳞茎。【性味】味 苦;微酸;性凉。【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滋阴润肺;解毒。主治高热;头晕;头痛;肺热咳嗽; 咳血;急性胃肠炎;慢性骨髓炎;跌打损伤。
[0008] 紫云英马蓝【来源】爵床科紫云英马蓝strobilanthesoliganthusmiq.,以全草 入药。【功能主治】清热凉血。
[0009] 苦草【来源】为菊科植物金腰箭的全草。【功能主治】清热解暑,凉血散毒。治癍痧 大热,感冒发热;外敷疮疡疔毒。
[0010] 腊梅【来源】腊梅科腊梅属植物腊梅chimonanthuspraecox(1. )link
[calycanthuspraecox1.;meratiapraecoxrehd.etwils;chimonanthusfragrans lindl.],以花蕾入药。【性味】辛,凉。【功能主治】解暑生津,开胃散郁,止咳。用于暑热头 晕,呕吐,气郁胃闷,麻疹,百日咳。
[0011] 罗望子【来源】豆科罗望子属植物罗望子tamarindusindica1.,以果实入药。【性 味】甘、酸,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暑,消食化积。用于中暑,食欲不振,小儿疳积,妊娠呕吐, 便秘。
[0012] 细叶七星剑【来源】唇形科石莽宁属植物小花石莽宁moslacavaleriei1.,以全 草入药。【性味】辛,微温。【功能主治】发汗解暑,健脾利湿,止痒,解蛇毒。用于感冒,中暑, 急性胃肠炎,消化不良,水肿;外用治湿疹,疮疖肿毒,跌打肿痛,毒蛇咬伤。
[0013] 牛白藤【来源】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茜草科植物牛白藤的茎叶。【性味】甘 淡;凉。【归经】肺;肝;肾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中暑;高热;肠炎;皮肤湿疹;带状 疱疹;痈疮肿毒。
[0014] 珠儿参叶【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珠儿参的叶。【性味】味苦;微甘;性微 寒。【归经】肺;胃;心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暑;生津润喉。主热伤津液;烦渴;骨蒸劳热; 风火牙痛;咽喉干燥;声音撕哑。
[0015] 全蝎【来源】药材基源:为钳蝎科动物东亚钳龟的全体。【性味】味辛;性平;有毒。 【归经】肝经。【功能主治】祛风止痉;通络止痛;玫毒散结。主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口 喁;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偏正头痛;牙痛;耳聋;痈肿疮毒;瘰疬痰核;蛇咬伤;烧 伤;风疹;顽癣。
[0016] 宽叶荨麻【来源】荨麻科荨麻属植物宽叶荨麻UrticalaetevirensMaxim.,以全 草、根和种子入药。【性味】苦、辛,温。有小毒。【功能主治】祛风定惊,消食通便。用于风 湿关节痛,产后抽风,小儿惊风,小儿麻痹后遗症,高血压,消化不良,大便不通;外用治荨麻 疹初起,蛇咬伤。
[0017] 蛞蝓【来源】为蛞蝓科动物蛞蝓的全体。【性味】味咸;性寒。【归经】归肝;肺;大 肠经。【功能主治】祛风定惊;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中风喁僻;筋脉拘挛;惊痫;喘息;咽 肿;喉痹;痈肿;丹毒;痰核;痔疮肿痛;脱肛。
[0018] 无尾果【来源】蔷薇科无尾果ColurialongifoliaMaxim.,以全草入药。【性味】 苦,凉。【功能主治】平肝熄风,清热解毒。主治高血压病,肝炎。
[0019] 小朴松实【来源】药材基源:为松科植物大白红杉的球果。【性味】涩;微辛;性平。 【功能主治】平肝熄风;调经;止血;止带。主高血压病;头痛;头晕;心神不安;月经不调;崩 漏;白带。
[0020] 阴地蕨【来源】为阴地蕨科植物阴地蕨的带根全草。【性味】甘;苦;凉;微寒。【归 经】肺;肝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平肝熄风;止咳;止血;明目去翳。主小儿高热惊搐; 肺热咳嗽;咳血;百日咳;癫狂;痫疾;疮疡肿毒;瘰疬;毒蛇咬伤;目赤火眼;目生翳障。
[0021] 甘草【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uralensisFisch?、胀果甘草 Glycyrrhizainflata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glabraL?的干燥根。【性味】甘, 平。【归经】归心、肺、脾、胃经。【功能主治】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 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 解药物毒性、烈性。
[0022] 本发明配方中所采用的芦根、藏青果能清热生津,小石仙桃、紫云英马蓝能清热凉 血、滋阴润肺、解毒,苦草能清热解暑、凉血散毒,腊梅能解暑生津、开胃散郁,罗望子能清热 解暑、消食化积,细叶七星剑能发汗解暑、健脾利湿,牛白藤能清热解毒,珠儿参叶能清热解 暑、生津润喉,全蝎能祛风止痉,宽叶荨麻能祛风定惊,蛞蝓能祛风定惊、清热解毒,无尾果、 小朴松实能平肝熄风、清热解毒,阴地蕨能清热解毒、平肝熄风,甘草能补脾益气,清热解 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配方各药物之间能相互配合,协同作用,所制成的中药 能有效治疗暑热动风证型暑痉病。多年来,通过对多名患者的使用表明,有效率97. 7%。
[0023] 下面结合临床病例来说明本发明的效果。
[0024] 自2003年4月-2013年4月以来,从收集的患者者中,随机选取86例暑热动风证 型暑痉病患者,其中,男46例,女40例,年龄32-85岁,临床症状表现为:壮热不退,躁扰不 宁甚或神昏,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牙关紧闭,双目上视,面赤息粗,舌红苔黄,脉数。随机分 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8人。两组年龄等资料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0025] 2、试验方法 2. 1对照组患者服用西药冬眠1号(异丙嗪,氯丙嗪,哌替啶),按说明书服用,疗程3 天。
[0026] 2. 2治疗组口服本发明按照具体实施例1制得的胶囊,早、中、晚各一次。疗程3 天。
[0027] 3、疗效标准及治疗结果 3. 1疗效标准: 临床疮愈:暑热动风证型暑疫病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显效:暑热动风证 型暑痉病的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有效:暑热动风证型暑痉病的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 转;无效:暑热动风证型暑痉病的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或加重。
[0028] 3. 2治疗统计结果见表1。
[0029] 表1两组疗效比较
【主权项】
1. 一种治疗暑热动风证型暑痉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的: 芦根15-18份、藏青果4-6份、小石仙桃20-25、紫云英马蓝25-30、苦草15-20份、腊梅 10-15份、罗望子25-30份、细叶七星剑10-15份、牛白藤10-12份、珠儿参叶10-12份、全蝎 6-8份、宽叶荨麻8-10份、蛞蝓10-15份、无尾果10-12份、小朴松实10-12份、阴地蕨8-10 份、甘草4-6份。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暑热动风证型暑痉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芦根15-18份、藏青果4-6份、小石仙桃20-25、紫云英马蓝25-30、苦草15-20份、腊梅10-15份、罗望子25-30份、细叶七星剑10-15份、牛白藤10-12份、珠儿参叶10-12份、全蝎6-8份、宽叶荨麻8-10份、蛞蝓10-15份、无尾果10-12份、小朴松实10-12份、阴地蕨8-10份、甘草4-6份。本发明配方合理,疗效高,是一种治疗暑热动风证型暑痉病的较好的中药制剂。
【IPC分类】A61P25-14, A61K36-899, A61P29-00, A61K35-618, A61K35-646, A61P25-00
【公开号】CN104524296
【申请号】CN201410846434
【发明人】陈月玲
【申请人】陈月玲
【公开日】2015年4月22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3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