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防和治疗母畜产后低热的中药液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233948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防和治疗母畜产后低热的中药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剂,特别是一种预防和治疗母畜产后低热的中药液及其制备方 法。
【背景技术】
[0002] 母畜产后低热是母畜生产后常发生的疾病之一,临床上治疗不及时往往能引起较 大的经济损失,影响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产后低热根本原因在于正虚而邪之所凑,与产后 多虚多瘀的特点密切相关,母畜产后往往表现气血虚,正气不足。其主要原因常见有外感、 内伤、邪毒感染所致,产后百脉空虚,气血不足,卫外不固,腠理不密,致风、寒、暑、湿之邪乘 虚为患,因正气较弱,抗邪无力,则邪气传变迅速,入腠理,走经脉,逐渐化热,因体质亏虚, 所以即使是发热,也为低热,或仅为自觉发热;内伤发热,主要是气血阴精亏虚,脏腑失去有 形之阴血的濡养,则阳气独盛,必然发热,此时为浮阳外越之虚热;若血不养肝,则肝司气机 疏泄的功能失调,则情志抑郁,郁久必然化热,或恼怒过度,肝火内盛,以致发热,如《丹溪心 法?火》云:"凡气有余便是火",血虚,则脉管不充,气虚,则运血无力,日久则血液运行无 力,迟滞为瘀,加上产后余血未尽,阻滞而发热,如《灵枢?痈疽》云:"营卫稽留于经脉之中, 则血泣而不行,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壅遏而不得行,故热",且《医门法律?虚劳论》所说: "血瘀则荣虚,荣虚则发热",因此血虚与血瘀互为因果,造成恶性循环,所以必须及时治疗, 中断其中间环节,则发热自除。邪毒感染所致的发热多是由于不内外因,如手术助产,剖腹 产,手术切口感染,摄生不慎,邪毒乘虚入侵所致
[0003] 长期以来,母畜产后低热的治疗普遍采用抗生素、激素或抗菌类化学药物,虽然具 有一定疗效,但由于多为气血耗伤、阴液不足,复加邪毒感染或瘀血内阻所致,因此效果往 往较差,同时又容易产生耐药性菌株和食品中药物残留,严重威胁人类的食品安全,研发安 全、高效、无残留的治疗药物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0004] 针对上述情况,为解决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预防和治疗 母畜产后低热的中药液及其制备方法,可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不能彻底根治,并会产生耐药 性菌株和食品中药物残留,严重威胁人类的食品安全的问题。
[0005]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方案是,该中药液是由以下重量份数计的原料药物制成:黄芪 10-20份、党参15-30份、白术12-24份、茯苓6-12份、甘草6-12份、黄芩15-30份、山楂 15-30份、荔枝草10-20份、柴胡6-12份、桂枝9-18份、白芍18-36份、当归60-120份、贝母 60-120份、益母草30-50份和苦参60-120份。
[0006] 所述的中药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 1)将上述原料药物称取后装入中药提取罐;
[0008] 2)在提取罐中,加蒸馏水浸没药物,浸泡6h ;
[0009] 3)先用武火烧开,再文火煎煮30min,过滤,得药液;
[0010] 4)药渣再煎煮两次,每次加蒸馏水浸没药渣,先用武火烧开,再文火煎煮30min, 过滤,得药液,合并3次药液,10000r/min的管式离心机离心5-10min,取上清液;
[0011] 5)将上清液蒸发浓缩至相当于含生药lg/mL,分装于玻璃瓶内,103kpa下灭菌 15min即可。
[0012] 本发明中药是纯中药制剂,可以使母畜产后机体免疫迅速提升,具有养血、补气、 解热、镇痛、抗炎症的作用,并且无毒副作用,几乎无残留,不易产生耐药性,有效解决了困 扰畜牧业发展的抗生素残留问题,提高了生产率,减少了环境污染,发展绿色畜牧业,满足 人民的食品安全需求,增强我国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是母畜产后低热症药物上的 创新。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4] 实施例1
[0015]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该中药液可由以下重量份数计的原料药物制成:黄芪20 份、党参15份、白术15份、茯苓8份、甘草6份、黄芩15份、山楂15份、荔枝草10份、柴胡6 份、桂枝9份、白芍18份、当归60份、贝母60份、益母草30份和苦参60份,制备方法同发 明内容部分(略)。
[0016] 实施例2
[0017]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该中药液可由以下重量份数计的原料药物制成:黄芪20 份、党参30份、白术24份、茯苓12份、甘草10份、黄芩25份、山楂30份、碁枝草20份、柴 胡12份、桂枝18份、白芍36份、当归100份、贝母100份、益母草50份和苦参100份,制备 方法同
【发明内容】
部分(略)。
[0018] 实施例3
[0019]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该中药液还可由以下重量份数计的原料药物制成:黄芪18 份、党参25份、白术20份、茯苓10份、甘草10份、黄芩20份、山楂25份、碁枝草18份、柴 胡10份、桂枝15份、白芍30份、当归85份、贝母80份、益母草40份和苦参90份,制备方 法同
【发明内容】
部分(略)。
[0020] 实施例4
[0021]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该中药液还可由以下重量份数计的原料药物制成:黄芪20 份、党参15份、白术14份、茯苓8份、甘草12份、黄芩25份、山楂30份、荔枝草14份、柴胡 10份、桂枝17份、白芍35份、当归70份、贝母70份、益母草40份和苦参85份,制备方法同

【发明内容】
部分(略)。
[0022] 中兽医的理论认为,母畜产后低热最主要的原因是母畜生产之后,气血骤虚,胎盘 阻滞,淤血停留,气机不畅,枢机不利所致。治宜分别采用活血化淤,扶正祛邪的原则治疗, 同时应避免治疗过程中祛邪过猛,造成扶正又有恋邪之弊。因此我们根据中兽医组方原则 及对临床疗效实验进行组方,本发明组方中黄芪、党参均为补气类药物,与白术、茯苓配伍, 具有很好的益气效果;柴胡具有升清调中,清热散火,理气通血,与桂枝、白芍配伍具有和 解散寒,生津敛阴的功效;黄芩有清解里热作用,甘草温化和中,益气和胃,荔枝草有清热解 毒、凉散瘀、利水消肿功效;当归能补血、活血,同时可活血止痛,治疗产后瘀血疼痛,可与益 母草等同用;益母草有活血祛瘀作用,是治疗胎产疾病的要药,诸药合用,具有补血养气、活 血化瘀,和解散寒功效。本发明组方合理配伍,相互作用,有效用于母畜产后低热症的治疗, 本发明并经反复试验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相关试验资料如下:
[0023] 本发明中药液临床药效学试验
[0024] 一、材料
[0025] 1.试验药品:1)本发明中药液。2)氟苯尼考注射液、生理盐水、碳酸氢钠注射液 等均购于信阳市兽医站。
[0026] 2.实验动物:信阳、驻马店周围猪场患有产后低热的母猪359头,症状为产后低 热,精神沉郁,恶露不尽、量多、且臭,呈污红色或棕色,腹痛不安,有时拱背努责,食欲及奶 量明显下降,不愿哺乳,尿少色黄,粪干,脉数或细数者。
[0027] 3.临床疗效判断标准
[0028] 将临床病例每日给药两次,连续用药,5d为一疗程,给药后第6-7d追访观察,比较 两组的治愈率有无差异。
[0029] (1)治愈:用药后患病症状消失,恢复常态者。
[0030] (2)有效:用药后患病主证消失,其他体征有所改善者。
[0031] (3)无效:用药后患病诸证未减,或恶化者。
[0032] 二、治疗方案
[0033] 将患有产后低热的母畜359头,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193头,用灌服本发明中药 液,每次用量为500mL,每天用药一次,连续用药3-5天;对照组166头,肌注氟苯尼考注射 液、静注生理盐水、碳酸氢钠,每天用药一次,连续用药3-5天。
[0034] 三、统计学处理
[0035] 临床疗效统计结果见表1。本发明中药液组为试验组,193头,用本发明中药液,治 疗后大多数病畜得到恢复,总有效率高达91. 2%。对照组166头,用西药治疗,总有效率高 达80. 1%。试验验结果表明,中药液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西药的治疗效果。
[0036] 表1两种药物临床效果比较
【主权项】
1. 一种预防和治疗母畜产后低热症的中药液,其特征在于,该中药液是由以下重量份 数计的原料药物制成:黄芪10-20份、党参15-30份、白术12-24份、茯苓6-12份、甘草6-12 份、黄芩15-30份、山楂15-30份、荔枝草10-20份、柴胡6-12份、桂枝9-18份、白芍18-36 份、当归60-120份、贝母60-120份、益母草30-50份和苦参60-120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防和治疗母畜产后低热症的中药液,其特征在于,该中药 液是由以下重量份数计的原料药物制成:黄芪20份、党参15份、白术15份、茯苓8份、甘草 6份、黄芩15份、山楂15份、荔枝草10份、柴胡6份、桂枝9份、白芍18份、当归60份、贝母 60份、益母草30份和苦参60份。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防和治疗母畜产后低热症的中药液,其特征在于,该中药 液是由以下重量份数计的原料药物制成:黄芪20份、党参30份、白术24份、茯苓12份、甘 草10份、黄芩25份、山楂30份、荔枝草20份、柴胡12份、桂枝18份、白芍36份、当归100 份、贝母100份、益母草50份和苦参100份。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防和治疗母畜产后低热症的中药液,其特征在于,该中药 液是由以下重量份数计的原料药物制成:黄芪18份、党参25份、白术20份、茯苓10份、甘 草10份、黄芩20份、山楂25份、荔枝草18份、柴胡10份、桂枝15份、白芍30份、当归85 份、贝母80份、益母草40份和苦参90份。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防和治疗母畜产后低热症的中药液,其特征在于,该中药 液是由以下重量份数计的原料药物制成:黄芪20份、党参15份、白术14份、茯苓8份、甘草 12份、黄芩25份、山楂30份、荔枝草14份、柴胡10份、桂枝17份、白芍35份、当归70份、 贝母70份、益母草40份和苦参85份。
6. 权利要求1或2-5任一项所述的预防和治疗母畜产后低热症的中药液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 将将上述原料药物称取后装入中药提取罐; 2) 在提取罐中,加蒸馏水浸没药物,浸泡6h ; 3) 先用武火烧开,再文火煎煮30min,过滤,得药液; 4) 药渣再煎煮两次,每次加蒸馏水浸没药渣,先用武火烧开,再文火煎煮30min,过滤, 得药液,合并3次药液,lOOOOr/min的管式离心机离心5-10min,取上清液; 5) 将上清液蒸发浓缩至相当于含生药lg/mL,分装于玻璃瓶内,103kpa下灭菌15min即 可。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防和治疗母畜产后低热的中药液及其制备方法,该花的花体由叶脉制成,该制剂由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甘草、黄芩、荔枝草、柴胡、桂枝、白芍、当归、益母草等药物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制,采用中药提取罐进行煎煮、浓缩、管式离心机离心、灌封、高压灭菌及包装等步骤制备而成。本发明制备的中药液,具有养血、补气、解热、镇痛、抗炎症的作用,能使母畜产后机体免疫迅速提升,并且无毒副作用,几乎无残留,不易产生耐药性,有效解决了困扰畜牧业发展的抗生素残留问题,提高了生产率,减少了环境污染,发展绿色畜牧业,满足人民的食品安全需求,增强我国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IPC分类】A61K36-8966, A61P29-00
【公开号】CN104547492
【申请号】CN201510014400
【发明人】吴海港, 刘锦妮, 叶兆伟, 张敏, 易本驰, 陈斌
【申请人】信阳农林学院
【公开日】2015年4月29日
【申请日】2015年1月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