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小儿积食病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72096阅读:62507来源:国知局
抗小儿积食病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小儿积食的中药。
【背景技术】 [0002]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一段时间内饮食不当,吃甜食、冷食、肉食或上火的 食物等过量,以致造成脾胃损伤,肠道不畅,便秘,使运化受阻,气血不通,肌肤失养,严重时 导致小儿肚痛,发烧不退,生命危险,脾主运化食物,通俗讲,就是食物由口进入胃,必须 经过脾的运化功能才能将食物里的营养物质及水分输入到身体各部分.小儿各个脏器较 成年人娇嫩,脾脏也不例外.。出现这种病情时,吃退烧药和健胃消食片、复方胰酶散或用 小儿七星茶颗效果不是十分明显。中药博大精深,有许多良药益方但或不外传,或不公开, 因此至今未见效果明显的抗小儿积食的中药报道。
[0003]

【发明内容】
: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为人们提供一种服用方便,效果明显的抗小儿 积食的中药。尤其对于小儿肚痛,高烧不退的积食症效果明显。
[0004] 本发明的抗小儿积食的中药,其活性成分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苍 术 12-13g、厚朴 ll-13g、陈皮 ll-13g、广香 ll-13g、白芍 14-16g、榔片 ll-13g、川莲子 10g、 大黄10-llg、建曲14-16g、山楂14-16g、枳壳13-14g、甘草2-3g,将上述原料按常规工艺加 工制成丸剂、片剂或汤剂等其他剂型的产品。
[0005] 本发明是发明人根据祖传配方并结合长期实践不断改进总结出来的科学实用的 技术方案,在祖国医学中,根据中国的医学理论积食是因为饮食不当、造成脾胃损伤,肠道 不畅,便秘,使运化受阻,气血不通,肌肤失养,积食就是饮食积滞,吃的东西不能消化或消 化困难,胃和肠里停留的食物在密闭的空间里发酵后发热,出现胃热或肠热,然后热通过经 络传导而导致各种症状表现,其中医治原理是通经活血,建胃开脾,小儿经络畅通,通过经 络,一个脏腑的热可以迅速传递到其它脏腑。在本发明的配方中:苍术辛、苦,温,归脾、胃、 肝经,具有治湿盛困脾,倦怠嗜卧,脘痞腹胀,食欲不振,的功效;厚朴,味苦、辛,性温; 可行气消积;燥湿除满;降逆平喘之效;陈皮具有调整肠胃功能以及抗炎作用;以上三者配 伍,协调效果更佳;而广香具有理气止痛,祛风活血的功效;白芍具有养血柔肝,缓中止痛, 敛阴收汗的功效;榔片具有杀虫、破积、下气、行水的功效和清热,软坚散结的作用。川莲子 具有清心醒脾,补脾止泻,养心安神健脾补胃的作用;熟大黄可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 通经;建曲芳香化湿,疏风解表,消食开胃;山楂开胃消食,特别对消肉食积滞作用更好, 且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积壳具有理气宽中、行滞消胀的功效,甘草性平、味甜,是一味补气 益脾的中药,还有清热解毒、通淋利尿、调和诸药的作用。本发明在遵循药性经属,偏重逐 瘀通经活血,建胃开脾、兼顾整体平衡的基础上,科学配伍注重理气宽中、疏风解表、行滞消 胀,,凉血解毒、泻热通肠、补气益脾。实践表明单一组分不能获得有益效果,只有发挥各组 分特性,互补平衡才能取得综合疗效,因而在实践中不断改进配方组分和用量,调整用药方 法,使得本发明的产品对抗小儿积食有比较好的作用与疗效,具有原料易得、制备简单、疗 效明显、无毒副作用的综合特点。
[0006] 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本发明不仅限于所述实施例。
[0007]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取洁净凉干后的中药原料:苍术12g、厚朴12g、陈皮12g、广香12g、白芍15g、榔片 12g、川莲子10g、大黄10g、建曲15g、山楂15g、枳壳12g、甘草3g,将上述原料按常规工艺加 工制成丸剂、片剂或汤剂等其他剂型的产品。
[0008] 实施例二 取洁净凉干后的中药原料:苍术llg、厚朴13g、陈皮llg、广香13g、白芍14g、榔片 llg、川莲子l〇g、大黄10. 5g、建曲16g、山楂14g、枳壳13g、甘草2g,将上述原料按常规工艺 加工制成丸剂、片剂或汤剂等其他剂型的产品。
[0009] 实施例三 取洁净凉干后的中药原料:苍术13g、厚朴llg、陈皮12. 5g、广香11. 5g、白芍16g、榔 片13g、川莲子llg、大黄llg、建曲14g、山楂16g、枳壳14g、甘草3g,将上述原料按常规工艺 加工制成丸剂、片剂或汤剂等其他剂型的产品。
[0010] 上述三个实施例中,其实施例一为较佳配方例。
[0011] 病例一:郭姓女孩8岁,积食腹胀便秘发烧至39. 5度,5天未见好转,服用各种药 物均不见效,改服上述配方后三天见效,积食腹胀便秘发烧明显减退,一星期后全愈。
[0012] 病例二:周姓男孩5岁,积食腹胀便秘发烧至39度,三未见好转,服用其它药物均 无明显效果,改服上述配方后3天见效,积食腹胀便秘发烧明显减退,5天后全愈。
[0013] 病例三:刘姓女孩3岁,积食腹胀便秘,三未见好转,服用其它药物无明显效果,改 服上述配方后2天见效,积食腹胀便秘明显好转,3天后全愈。
[0014] 其余病例不再一一例举。上述实施例药物的水煮制备方法为:将上述中药原料按 配比量放入煎药器具如砂锅、瓦罐内,加入洁净水,加水量以浸过药面3~4cm为宜,煎熬前 先浸泡半小时左右,使原料药充分湿润,以利药汁充分释出,然后用武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煎 熬30~40分钟,滤去药渣取药汁即可。如若按常规工艺加工制成丸剂、片剂等其他剂型的产 品时也可加入微量其它保质、加工定型所需的医用辅料。
[0015] 将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药物用于临床,根据病情的轻重每次服用45~50毫升,每 天早晚各一次,7天为一个疗程,2个疗程后的综合统计疗效情况见表1 : 表1.疗效情况统计结果:
【主权项】
1. 一种抗小儿积食的中药,其活性成分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苍术 12-13g、厚朴 ll-13g、陈皮 ll-13g、广香 ll-13g、白芍 14-16g、榔片 ll-13g、川莲子 10g、大 黄ΙΟ-llg、建曲14-16g、山楂14-16g、枳壳13-14g、甘草2-3g,将上述原料按常规工艺加工 制成丸剂、片剂或汤剂等其他剂型的产品。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小儿积食的中药,其活性成分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 料制备而成:苍术12g、厚朴12g、陈皮12g、广香12g、白芍15g、榔片12g、川莲子10g、大黄 l〇g、建曲15g、山楂15g、枳壳12g、甘草3g,将上述原料按常规工艺加工制成丸剂、片剂或汤 剂等其他剂型的产品。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小儿积食的中药,其活性成分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苍术12-13g、厚朴11-13g、陈皮11-13g、广香11-13g、白芍14-16g、榔片11-13g、川莲子10g、大黄10-11g、建曲14-16g、山楂14-16g、枳壳13-14g、甘草2-3g,将上述原料按常规工艺加工制成丸剂、片剂或汤剂等其他剂型的产品,产品对抗小儿积食有比较好的作用与疗效,具有原料易得、制备简单、疗效明显、无毒副作用的综合特点。
【IPC分类】A61K36-889, A61P1-14
【公开号】CN104587117
【申请号】CN201510081549
【发明人】郭岩红
【申请人】成都利旧新生健康咨询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6日
【申请日】2015年2月1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