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药物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306299阅读:来源:国知局
基 础,提出的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内服药物和外敷药物,通过外治和内治相配合,通过外敷 药物,打通患者闭塞血脉和经络,促进气血通畅,缓解病情,起到"外治"作用;通过口服药物 "内治",两者结合,内外合治,一方面疏通经气,气至则达到止痛之功效,另一方面通过药力 扩散达到缓解疼痛、减轻痛苦的作用,整体上更易获得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
[0024]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内服药物,其原料药包括党参、连 翘、茜草、蒲黄、孔雀草、白芷、鹅不食草、天蓬草、地瓜藤、蒲公英、苦参、桂枝、熟地黄、地莶 根、牛筋草、山大黄、云苔草、没药、玄参、辛夷和甘草。
[0025] 进一步优选,所述内服药物仅由上述原料药构成。
[0026] 所述内服药物中各原料药的重量分别为党参45g~55g、连翘25g~35g、茜草 15g~25g、蒲黄20g~30g、孔雀草20g~30g、白]E 30g~40g、鶴不食草10g~20g、天蓬 草15g~25g、地瓜藤15g~25g、蒲公英20g~30g、苦参15g~25g、桂枝20g~30g、熟地 黄25g~35g、地茶根5g~15g、牛筋草20g~30g、山大黄10g~20g、云苔草15g~25g、 没药15g~25g、玄参30g~40g、辛夷25g~35g和甘草10g~20g。
[0027] 进一步优选,所述内服药物中各原料药的重量分别为党参48g~52g、连翘28g~ 32g、茜草18g~22g、蒲黄23g~27g、孔雀草23g~27g、白]E 33g~37g、鶴不食草13g~ 17g、天蓬草18g~22g、地瓜藤18g~22g、蒲公英23g~27g、苦参18g~22g、桂枝23g~ 27g、熟地黄28g~32g、地茶根8g~12g、牛筋草23g~27g、山大黄13g~17g、云苔草 18g~22g、没药18g~22g、玄参33g~37g、辛夷28g~32g和甘草13g~17g。
[0028] 最优选,所述内服药物中各原料药的重量分别为党参50g、连翘30g、茜草20g、蒲 黄25g、孔雀草25g、白芷35g、鹅不食草15g、天蓬草20g、地瓜藤20g、蒲公英25g、苦参20g、 桂枝25g、熟地黄30g、地莶根10g、牛筋草25g、山大黄15g、云苔草20g、没药20g、玄参35g、 辛夷30g和甘草15g。
[0029] 所述内服药物可以按照常规方法制备成各种剂型,例如片剂、胶囊剂、口服液、口 含片、颗粒剂、冲剂、丸剂、散剂、混悬剂、粉剂、滴丸剂。优选,所述内服药物可以制备成口服 液和颗粒剂。
[0030]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药物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
[0031] 第一步,选取党参、连翘、孔雀草、白芷、鹅不食草、桂枝、熟地黄、地莶根、牛筋草、 山大黄、云苔草、玄参、辛夷和甘草,分别粉碎成粉末,按重量放入搅拌机中混合搅拌均匀, 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水为该步获得的原料药混合物质量的10倍量,煎煮2h,第二次加 水为原料药混合物质量的8倍量,煎煮1. 5h,合并煎液,0. 08MPa、70°C下减压浓缩至70°C时 相对密度为1.15,加95 % (v/v)乙醇使含醇量达75 % (v/v),搅拌,静置过夜,过滤,滤液在 0. 08MPa、65°C条件下减压浓缩成至65°C时相对密度为1. 15g/mL,获得第一提取液;
[0032] 第二步,将余下组分分别粉碎成粉末,按重量放入搅拌机中混合搅拌均匀,加入相 对于该步获得的混合物质量6倍的醇浓度为65%的乙醇,加热回流3小时,过滤;滤渣加入 相对于该步获得的混合物质量4倍的醇浓度为65%的乙醇,加热回流2小时,过滤;将两次 滤液混合,减压蒸馏除去乙醇,获得第二提取液;
[0033] 第三步,将第二步获得的第二提取液加入第一步获得的第一提取液中,搅拌均匀, 浓缩至70°C相对密度为1. 30,获得中药浸膏,根据需要制备成各种需要的剂型。
[0034] 当所制备的剂型为口服液时,所述第三步进一步具体为,取第三步获得的中药浸 膏150g,加入蜂蜜100g、鹿糖90g、苯甲酸钠3. 0g及水适量,混勾,加氢氧化钠试液调pH值 至5~6,加水至1000ml,滤过,灌封,灭菌,即得。
[0035] 当所制备的剂型为颗粒剂时,所述第三步进一步具体为,取第三步获得的中药浸 膏200g,加入相对于其质量0.2~0.4倍的蔗糖粉、0. 1~0.3倍的糊精以及0.8~1.2倍 的淀粉,搅拌均匀,制成颗粒,于50~60°C干燥,获得颗粒剂。
[0036] 各原料药药理如下:
[0037] 党参:味甘,性平,入肺、脾经,有补气益脾,养血生津的作用,主要用于脾肺气虚或 气血两虚之倦怠乏力、气短,咳嗽自汗等症状,党参长于补脾养胃,调理中焦,兼有养血的作 用,其性平,健脾运而不燥;滋味阴而不湿,能够改善机体的免疫状态,提高抗病能力。
[0038] 连翘:味苦,性微寒,入心、肝、胆、小肠经,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用于痈 疽,瘰疬,乳痈,丹毒,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温热入营,高热烦渴,神昏发斑,热淋尿闭等证。
[0039] 茜草:性寒,味苦,归肝经,功效:凉血止血;活血化瘀,主治血热咯血、吐血、衄血、 尿血、便血、崩漏、经闭、产后瘀阻腹痛、跌打损伤、风湿痹痛、黄疸、疮痈、痔肿等证。
[0040] 蒲黄:味甘,性平,入肝、心包经,具有止血,化瘀,通淋的功效。用于吐血,衄血,咯 血,崩漏,外伤出血,经闭痛经,脘腹刺痛,跌扑肿痛,血淋涩痛等证。
[0041] 孔雀草:为菊科万寿菊属植物孔雀草的全草,味苦,性平,具有清热利湿,止咳止痛 的功效,主治上呼吸道感染,痢疾,咳嗽,百日咳,牙痛,风火眼痛,乳腺炎等证。
[0042] 白芷:性温,味辛,归肺、脾、胃经,具有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 肿排脓的功效,主治头痛,眉棱骨痛,齿痛,鼻渊,寒湿腹痛,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 皮肤燥痒,疥癣等证。
[0043] 鹅不食草:味辛,性温,入肺、肝经,具有祛风寒,通鼻窍,止咳祛痰,散瘀消肿的作 用,用于风寒表证,鼻塞流涕及鼻渊,咳嗽痰多,百日咳,疮痈肿痛等证。
[0044] 天蓬草:为石竹科繁缕属植物雀舌草的全草,味辛,性平,归肺、脾经,具有祛风除 湿,活血消肿,解毒止血的功效,主治感冒、泻痢,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毒蛇咬伤,吐血,外伤 出血等证。
[0045] 地瓜藤:为桑科无花果属植物地瓜榕的茎、叶,味苦,性寒,具有清热利湿,通络消 肿的功效,主治肺热咳嗽,痢疾,水肿,黄疸,小儿消化不良,蛔虫症,风湿疼痛,荨麻瘆,经 闭,带下,跌打骨折,乳痈,痔疮出血,无名肿毒,烫火伤等证。
[0046] 蒲公英:拉丁名Taraxaci Herba,味甘、苦,性寒,入肝、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 散结、清肝明目、利尿通淋的作用,主要用于疮疡肿毒的治疗,对乳痈效果尤其显著,亦可用 于肝火上炎之目赤肿痛等证。
[0047] 苦参:拉丁名Sophorae Flavescentis Radix,味苦,性寒,入心、胃、大肠、膀胱经, 具有清热燥湿、祛风杀虫的作用,主要用于湿热泻痢,黄疸,淋证,苦参对痢疾杆菌、大肠杆 菌、变形杆菌、乙型链球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0048] 桂枝:拉丁名cinnamomi ramulus,为樟科植物肉桂干燥嫩枝,味辛、甘,性温,归 心、肺、膀胱经,具有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散寒止痛的功效,用于外感风寒表证, 不论有汗、无汗均可应用,亦用于风湿痹痛、胃寒腹痛、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肩臂肢节冷痛 等证,痰饮证和膀胱蓄水,心脾阳虚,水湿内停,胸胁胀满,咳逆头晕等痰饮证。
[0049] 熟地黄:味甘、性微温,入心、肝、肾经,有益肝肾、滋阴降火,养血补血的作用,主 要用于肝肾阴虚,心肾不交,水火不能及济腰膝酸软,虚火上炎之头晕目眩等症状。
[0050] 地莶根:为野牡丹科野牡丹属植物地莶的根,味苦,微甘,性平,归肝、肺、脾经,具 有活血止血,利湿解毒的功效,主治通经,难产,产后腹痛,胞衣不下,崩漏,白带,咳嗽,吐 血,痢疾,黄疸,血淋,风湿痛,牙痛,疝气,跌打损伤等证。
[0051] 牛筋草:为禾本科蟋蟀草属植物牛筋草的根或全草,味甘、淡,性凉,具有清热解 毒,利湿,凉血散瘀的功效,主治伤暑发热,小儿惊风,乙脑,流脑,黄疸,淋证,小便不利,痢 疾,便血,荨麻瘆,跌打损伤等证。
[0052] 山大黄:拉丁名Radix et Rhizome Rhei Franzenbachii,为寥科植物波叶大黄 的根及根茎,味苦;性寒,归胃;大肠经,具有泻热解毒;凉血行瘀的功效,主治湿热黄疸;痢 疾;经闭腹痛;吐血衄血;跌打瘀痛;痈肿疔毒;口舌糜烂;烧烫伤等证。
[0053] 云苔草:为报春花科报春花属植物无粉报春的根或全草,味苦、辛,性平,具有祛风 除湿,解毒消肿的功效,主治感冒发热,咳嗽,咽喉肿痛,牙痛,风湿痹痛,肝炎,痢疾,淋证, 皮肤瘙痒,
当前第2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