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促进肉鸡生长的胚内给养补剂及其应用

文档序号:8327517阅读:1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促进肉鸡生长的胚内给养补剂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促进肉鸡生长的胚内给养补剂及其应用,属于畜牧养殖业中家禽 早期营养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肉制品的需求日益增加,在过 去30年间,世界禽肉消费稳步上升,这与禽肉价格相对便宜和更易获得有关。生产Ikg禽 肉需要饲料约2kg,而生产Ikg猪肉或牛羊肉需要饲料3. 5~8kg。现代肉禽生长速度不断 加快,生产周期进一步缩短,而孵化期所占的比例相对增加,如肉鸡和肉鸭的孵化期已接近 整个生命周期的35%以上,且今后的上市日龄还会继续缩短。肉禽孵化阶段就占生命周期 的三分之一以上,若能在孵化阶段采取营养调控措施促进肉禽早期发育,必将对其出生后 乃至终生的生产性都具有促进作用。近年来,禽类孵化期内的营养日益得到重视。当前,家 禽营养学家正通过寻找新的方法来加强家禽的早期营养,以促进肉鸡的快速生长和肌肉沉 积,满足消费者不断增长的对优质禽肉的需求。
[0003] 胚内给养就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肉禽早期给养方案。胚内给养,又称卵内给 养或超早期营养,是一种通过外源注射将营养液补充到孵化期禽类胚胎中的新方法,以达 到促进消化道生长发育、改善雏鸡出壳及随后生长的效果。胚内给养研宄始于1982年, Al-Murrani在孵化第8d将氨基酸复合物注射到胚胎卵黄囊中,发现注射氨基酸能显著提 高后期胚胎重,且出壳后56d内各阶段体重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56d的平均体重比对照组 高116g。在此基础上,Uni和Ferket深入研宄了家禽孵化后期(肉鸡为孵化第17. 5天,火 鸡为孵化第23天)的羊膜腔注射方法,并申请了技术专利。目前除羊膜腔外,胚蛋的气室、 卵白、卵黄囊也被应用于卵内给养,且都有促进胚胎发育及后期生长的作用。胚内给养对肉 鸡出雏后骨骼、肌肉、免疫系统等均有促进作用。随着胚蛋注射技术的进步,家禽营养调控 研宄被提前到胚胎期,卵内给养已成为改善家禽早期营养状况的可行之法。
[0004] 吡略并喹啉醌(pyrroloquinolinequinone,又名Methoxatin),简称PQQ,是烟酰 胺核苷酸(NAD+和NADP+)和黄素核苷酸(FAD和FMN)之外的第三种有机辅基,属于一种新 型类维生素,它的分子量是330道尔顿,其结构式见图1。PQQ最先是从细菌中分出来的,随 后发现其几乎存在于所有的生物组织中。众多研宄表明,PQQ既是一种植物生长促进因子, 也是动物生长、发育和繁殖的重要营养物质。目前认为,动物和人体肠道菌群不能合成PQQ 或合成量远远不能满足机体需要,需要从食物中获取。迄今为止,PQQ生理功能的研宄已经 在国内外广泛开展,其中PQQ促进动植物生长、发育与繁殖的作用突出,它不仅能够缩短植 物的花粉萌发时间,还能促进烟草种子萌发,提高脂肪酶活性和种子呼吸速率。营养学研宄 表明PQQ是动物生长、发育和繁殖必需的营养因子。小鼠缺乏PQQ会出现皮肤脆弱、脱毛、 身体弯曲、腹部出血甚至死亡等典型的缺乏症状。本发明人在产蛋鸡上的研宄发现饲粮中 PQQ添加量为0.OlmgAd?只)时,蛋鸡的产蛋率和蛋品质会有所提高,蛋鸡的抗氧化应激 能力也明显增强。
[0005] PQQ是一种水溶性类维生素,生产中一般以盐或酯的形式使用,吡咯并喹啉醌二钠 (PQQ.Na2)是目前生产和应用中PQQ的主要形式,其发挥作用的根本仍是PQQ本身。
[0006] PQQ已经被列为一种重要的营养素,其对动物机体生长和抗逆性方面的作用已经 在众多研宄中得到证实。本发明人研宄也发现肉鸡饲粮中添加〇. 2mg/kgPQQ.Na2能够使 肉鸡出栏体重增加130g以上,同时可提高饲料效率并改善胴体组成,胸肌重量增加。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根据本发明人前期研宄发现,吡咯并喹啉醌具有良好的促进 肉鸡个体发育,增加出栏体重这一特点,通过对第7日龄孵化胚使用连续注射器向鸡胚气 室注射的方法,将吡咯并喹啉醌应用于胚内给养,可以达到促进肉鸡生长,降低肉鸡养殖成 本的效果,显著提高经济效益。
[0008] 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是:
[0009] 1. 一种促进肉鸡生长的胚内给养吡咯喹啉醌(PQQ)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吡 咯并喹啉醌和/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酯在避光的环境中以I. 〇~4.OmM的浓度65°C加 热溶解于无菌生理注射液/或PBS/或细胞培养液,再经微孔滤膜除菌后避光保存;注射前 加热至37. 5°C。
[00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肉鸡生长的胚内给养吡咯并喹啉醌的应用,其特 征在于将吡咯喹啉醌和/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酯溶液应用于鸡胚内注射。
[001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促进肉鸡生长的胚内给养吡咯并喹啉醌的应用,其特 征在于使用连续注射器向鸡胚内注射的方法。
[0012]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促进肉鸡生长的胚内给养吡咯并喹啉醌的应用,其特 征在于吡咯并喹啉醌溶液含有安全有效量的吡咯并喹啉醌和/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和/ 或酯作为活性成分,活性成分含量为I. 〇~4.OmM。
[0013]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促进肉鸡生长的胚内给养吡咯并喹啉醌的应用,其特 征在于应用于肉鸡孵化期内。
[0014]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法:
[0015] 1.该营养补剂含有:
[0016] (1)安全有效量的吡咯并喹啉醌和/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和/或酯作为活性成 分,活性成分含量为1.0~4mM,用于本发明的PQQ可以是天然的、非天然的。较佳的PQQ可 以是人工合成或微生物发酵制备的。
[0017] (2)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稀释液组合而成,如羧甲基纤维素、生理盐水、PBS、葡 萄糖溶液、细胞培养液等。
[0018] 2.含本营养补剂的胚内给养注射液制备
[0019] 将吡咯并喹啉醌或其盐、酯在避光的环境中以I. 0~4.OmM的浓度65°C加热溶解 于无菌生理盐水(0. 85%NaCl溶液,或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稀释液组合而成,如羧甲基 纤维素、生理盐水、PBS、葡萄糖溶液、细胞培养液等),再经除菌后避光保存,注射前加热至 37. 5°C。
[0020] 3.含本营养补剂的胚内给养注射液保存方法
[0021] 含吡咯并喹啉醌的胚内给养注射液使用以下保藏方法,可取得较好的出雏后促生 长效果。采用棕色玻璃容器盛放或外罩黑色保护套,存放于阴凉通风处,保存时间不超I周。
[0022] 4.含本营养补剂的胚内给养注射液促进肉鸡生长效果的试验。
[0023] 采用鸡胚羊膜腔内给养0 -羟基-0甲基丁酸(HMB)作为正对照,以生产中不给 予任何补剂为负对照,通过对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免疫器官和血液生化等指标的观测,发 现含吡咯并喹啉醌的胚内给养补剂可显著促进肉鸡的生长,并增加胸肌产量,与鸡胚羊膜 腔给养HMB组无差异,并且某些方面尚优于正对照组,表明该营养补剂促进出雏后肉鸡生 长的效果确切可靠。
[0024] 胚内给养(InOvoFeeding)源于鸡胚接种技术。鸡胚接种,是对孵化后期的鸡胚 接种某些活的病毒疫苗使孵出的雏鸡具有免疫保护力的一项技术。该技术目前已经比较成 熟,并在家禽早期免疫应用上取得了较大成功,如今超过80 %的美国肉鸡企业采用鸡胚接 种作为马立克病(MD)疫苗免疫的方法。胚内给养是指在雏鸡出壳前和孵化期间向种蛋内 注射营养物质的一种方法。胚内给养能够促进肠道发育,改善骨骼健康,提高产肉量,提高 生产性能,增强免疫功能,促进新孵出的雏鸡提早发育2~3天。多项研宄表明,氨基酸复合 物、维生素、矿物质等均可通过胚内给养的方式投予鸡胚中,不仅能够提高孵化率、健雏率, 其生长优势持续到生长阶段有增加肉鸡上市体重,减少死淘率的效果,明显增加养殖利润。 鸡胚内给养目前已是国内外广泛研宄和逐步使用的新技术。
[0025] 影响胚内给养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如注射时间、注射位点的选择,注射液的体积 和渗透压以及消毒措施等都会对给养后孵化率和出雏后的生长性能具有影响。本发明人通 过试验发现在〇~4日龄胚时气室过小,不宜操作;而鸡胚在孵化后期尿囊绒毛膜开始萎 缩,渗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