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_2

文档序号:8328110阅读:来源:国知局
在头面部,多由头 面部三阳经络受病所致。其病因病机较为复杂,概而言之有外感和内伤之分,同时又与风邪 密切相关。大凡外感致病,因高巅之上,唯风可达,风邪升发,易犯头面,风邪与寒、火、痰、瘀 交结瘀头面部,以致风寒凝滞,或风火灼伤,或风痰壅阻三阳经络而发为疼痛。内伤致病,与 肝胆郁热、胃热炽盛上炎,阴虚阳亢而化风等密切相关,无论是实火还是虚火,均可上扰清 空,阻碍头面部经络而致疼痛;或由头面气血瘀滞,阻塞三阳经络,不通则痛,亦为内伤致病 之因。外邪致病,日久不愈,反复发作,常可循经入里,化热伤阴;而内伤致病亦多感受外邪, 使病情加重,故内外合邪为患是本病发生的又一临床特点。
[0045] 由本病的中医发病机理可知,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根本是疏通头面部的三阳经络, 经络痛则不痛。治疗应内外兼顾,内应养血柔肝、清热泻火、滋阴补肾,外应祛风行气、疏通 通络,方能从源头上治疗三叉神经痛。
[0046] 本发明公开的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遵循该病的内在发病机理,内外兼 顾,标本兼治。基本配方以疏通经络、祛风行气、清热解毒为本,选用桑枝、地龙、七叶一枝 花、海风藤、络石藤、忍冬藤、蜈蚣、全蝎、五加皮、郁金、肉桂、川考、苟药、防风、甘草。根据患 者其他不同的表现和症状,又辩证分治。对三叉神经痛瘀血阻络症,基本组方里再配以活血 化瘀的桃仁、红花、当归、鸡血藤、土鳖虫;对三叉神经痛风寒阻络症,基本组方里再配以祛 风散寒的川乌头、桂枝、麻黄、羌活、细辛、伸筋草、肉桂;对三叉神经痛阴虚阳亢症,基本组 方里再配以滋阴补肾的枸杞子、生地黄、山药、山萸肉、沙参;对三叉神经痛肝阴亏损,肝阳 上亢症,基本组方里再配以平肝潜阳的天麻、钩藤、珍珠母、石决明、菊花;对三叉神经痛胃 阴亏损,胃热化风症,基本组方里再配以清胃泻火的黄连、菊花、石斛、蔓荆子。
[004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48] 1、本发明基于三叉神经痛的中医机理,辨证施治,根据不同类型,给予针对性治 疗,如对瘀血阻络症,主张活血化瘀、祛风通络、清热解毒;对阴虚阳亢症,主张滋阴补肾、祛 风通络、清热解毒;对风寒阻络症,主张祛风散寒、疏通经络、清热解毒;对肝阳上亢症,主 张平肝潜阳、祛风通络、清热解毒;对胃热化风症,主张清胃泻火、祛风通络、清热解毒。
[0049] 2、药酒的制作过程中,选用酒精含量在50% -60%的白酒,优点是:既有利于中药 材中有效成分的溶出,又不会使得浸出时间过长。若酒精浓度过高,会使得药材中的少量 水分被吸收,使得药材质地坚硬,有效成分难以溶出;若酒精浓度过低,则浸出时间相对延 长,才能保证药物中有效成分的溶出;此外,先将所需药材粉碎煎煮后,再混入白酒中浸泡, 相比目前直接将备料后的中药材薄片混入白酒中浸泡,优点是:用酒量较少,服用时酒味不 重,便于引用,尤其对不善于饮酒的人尤为适宜。
[0050] 3、采用内服与外熏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内外兼治、双管齐下,疗效显著。中药熏蒸 使药物通过皮肤表层吸收,角质层渗透和真皮层转运进入血液循环而发挥药效,并能使体 内五脏六腑的"毒气"、"邪气"、"寒气"通过汗腺迅速排出体外,能疏通经络、促进气血循环, 帮助排除体内废物及毒素,调节机体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0051] 以下结合临床资料及典型病例对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进一步说明。
[0052] 一、临床观察
[0053] 1、临床资料:
[0054] 纳入标准:本研宄共纳入患者12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四组。治疗组30例,其中 男10例、女20例;对照1组30例,其中男12例、女18例;对照2组30例,其中男11,女19 例;对照3组30例,其中男10例,女20例;病程均为(3±1)月,四组临床资料经统计学处 理,无显著性差异(P > 0. 05)具有可比性。
[0055] 2、诊断标准:参照《内科疾病诊断标准》:
[0056] 面和额部持续数秒到2分钟以内的发作性疼痛,疼痛有以下四个特点:疼痛位于 三叉神经1支或1支以上的分布,疼痛具有突然、剧烈、表浅、刀割样或烧灼样的性质,由触 发区域开始,或由某些日常活动如进食、说话、洗脸、刷牙引起,在两次发作间期患者完全正 常,疼痛发作时,眼结膜充血,流泪,面部发红,流涎,因反复疼痛可见面部抽搐,没有神经系 统的任何缺损所见。
[0057] 3、治疗方法:
[0058] 治疗组每日口服本发明公开的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酒3次,每次10ml。并且,应用 本发明公开的中药组合物制成的熏剂每日熏蒸3次,每剂药5天,熏后避风三天。
[0059] 对照1组的患者每日口服本发明公开的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酒3次,每次10ml。
[0060] 对照2组的患者每日应用本发明公开的中药组合物制成的熏剂每日熏蒸3次,每 剂药5天,熏后避风三天。
[0061] 对照3组的患者服用卡马西平,开始一次0. lg,一日2次;第二日后每隔一日增加 0. 1~0. 2g,直到疼痛缓解,维持量每日0. 4~0. 8g,分次服用;最高量每日不超过I. 2g。
[0062] 4、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疗效判定以症状消失为主,并参 考体征等改变情况,分为治愈、显效、有效、无效四级。
[0063] 治愈:症状及体征全部消失,治疗后疼痛消失,随访半年没有复发;
[0064] 显效: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用药后疼痛消失,随访半年内有复发(> 3个月),再 用药仍有效;
[0065] 有效:症状及体征有一定改善,用药后症状缓解,但1-2个月内复发;
[0066] 未愈:症状及体征均无改善。
[0067] 5、治疗结果
【主权项】
1. 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的原料: 桑枝12g、地龙12g、七叶一枝花12g、海风藤12g、络石藤12g、忍冬藤12g、蜈蚣12g、全 蝎12g、五加皮12g、郁金12g、肉桂12g、川考12g、苟药12g、防风12g、甘草10g。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 物还包括以下重量的原料:桃仁l〇g、红花l〇g、当归l〇g、鸡血藤l〇g、土鳖虫l〇g。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 物还包括以下重量的原料: 川乌头l〇g、桂枝l〇g、麻黄l〇g、羌活l〇g、细辛l〇g、伸筋草l〇g。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 物还包括以下重量的原料: 枸杞子l〇g、生地黄l〇g、山药l〇g、山萸肉l〇g、沙参l〇g。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 物还包括以下重量的原料: 天麻10g、钩藤10g、珍珠母10g、石决明10g。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 物还包括以下重量的原料: 黄连l〇g、菊花l〇g、石斛l〇g、蔓荆子l〇g。
7. 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将权利 要求1-6所述的原料制成内服剂和熏剂;所述内服剂为药酒。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酒的制 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重量称取原料,然后将称取的原料粉碎至120目细粉; ② 将所需原料细粉全部放入砂锅中,加水至高出药面10厘米左右,浸泡约4个小时,然 后加热煮沸1个小时,过滤后,得药液一; ③ 将步骤②中过滤后的药渣再加水适量复煎1次,过滤后,得药液二; ④ 合并药液一和药液二,静置6个小时后,再取上清液加热浓缩成膏状,冷却至室温; ⑤ 将步骤④中的膏状药液混入等量含酒精量在50% -60%的白酒,混合均匀,置于容 器中,密封,约7天后取出上清液,即得本发明公开的药酒。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熏剂的制 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重量称取原料,然后将称取的原料粉碎至120目细粉; (2) 将步骤(1)的细粉全部放入砂锅中,加水至高出药面10厘米左右,浸泡约2个小 时,然后加热煮沸5分钟,即得本发明公开的熏剂。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属中药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的中药组合物基本配方包括以下重量的原料:桑枝12g、地龙12g、七叶一枝花12g、海风藤12g、络石藤12g、忍冬藤12g、蜈蚣12g、全蝎12g、五加皮12g、郁金12g、肉桂12g、川芎12g、芍药12g、防风12g、甘草10g。本发明公开的中药组合物可以制成药酒和熏剂两种形式,内服药酒并配合中药熏蒸配合治疗,效果显著,总有效率提高,治愈率提高,复发率降低。
【IPC分类】A61P25-02, A61K35-62, A61K35-646, A61K36-9066, A61K35-648, A61K35-64, A61K35-618
【公开号】CN104645228
【申请号】CN201510050820
【发明人】张振
【申请人】山东省立医院
【公开日】2015年5月27日
【申请日】2015年1月30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