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肢骨折悬吊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348261阅读:520来源:国知局
上肢骨折悬吊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用品,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临床上肢骨折的悬吊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上肢骨折是临床骨科最为常见的病例,常规的治疗方式是将骨折部位复位固定后,利用夹板、钢板进行固定,患者行走或其他活动中,一般采用悬吊装置将小臂吊于胸前,由此减少骨折处的负重,同时保证血液循环的顺畅,避免充血肿胀、形成血瘀。以往通常采用布巾、布带对前臂进行悬吊,虽然结构简单,但其采用布料制成,对前臂提供的承托力不均匀,长时间使用不舒适,如病例为前臂骨折,这种悬吊方式不利于断骨保持良好的复位状态,不利于骨折的快速愈合;目前也有托架式的悬吊装置出现,其通常采用复合材料制成托板来承托前臂,托板的弹性与刚性难以达到最佳的配合效果,过硬过软都起不到最佳的康复效果。
[0003]尤其是,现有用于上臂骨折的悬吊装置一旦固定后,患者通常无法单手调节小臂在胸前保持的高度,而小臂长时间的保持一个姿势,容易带来疲劳麻木、造成血液流通不畅,不利于断骨的快速愈合;现有的悬吊装置不具有良好的减震缓冲功能,患者在行走活动中带来的振动容易使骨折部位疼痛,对断骨的愈合也具有一定的不利影响。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悬吊高度可单手快捷调节,提高悬吊时减震效果,同时改善佩戴舒适性、承托力均衡性的上肢骨折悬吊装置。
[000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上肢骨折悬吊装置,其包括:
[0007]弓形架,其采用弹性材料制成,主体呈上拱的弧形,两端设有穿带槽,两穿带槽内侧各设有一向上延伸的支座,该弓形架及其附属结构均呈左右对称;
[0008]承托组件,其由柔软织物制成、呈长条状的承托带及固定于承托带两侧的若干瓣状的侧挡片构成,承托带的两端经两支座固定而处于绷紧状态且悬于弓形架上方;
[0009]吊带,其两端分别经穿带槽穿至弓形架的下方,吊带两端分别与一拉线连接;
[0010]悬吊高度调节装置,其包括经基座固定于弓形架下侧中央的、具有自锁性的蜗杆蜗轮机构,蜗杆的轴线与弓形架的圆心轴线平行,且蜗杆的两端均固定有手轮,蜗轮的轴线位于竖直方向,且蜗轮的下侧固定有与其同心的绕线轮,绕线轮与两拉线尾端固定连接而用于缠绕拉线。
[0011]在本发明中,承托组件经弓形架支撑,承托带采用柔性材料制成,弓形架采用弹性材料制成,两者采用上述的连接方式后,使得承托组件既具有足够的能力为前臂提供支撑,又能保证承托力的均匀,同时还因承托带具有一定的柔软性而提高了使用中的舒适性;由于弓形架可通过自身弹性变形来缓冲患者走动时给悬吊装置带来的振动,故传达至前臂的振感较为微弱,大大降低了对断骨部位的影响;旋转手轮即可驱动绕线轮转动,而绕线轮通过对两拉线的收线或放线来控制吊带位于弓形架以上部位的长度,由此,患者可通过单手旋转手轮来调节悬吊高度,操作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上肢骨折悬吊装置立体图之一。
[0013]图2为上肢骨折悬吊装置立体图之二。
[0014]图3为承托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承托组件中的承托带与弓形架连接示意图。
[0016]图5为吊带穿与弓形架的穿带槽配合示意图。
[0017]图6为悬吊高度调节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8]图7为腕托结构示意图。
[0019]图8为肘托结构示意图。
[0020]图9为上肢骨折悬吊装置安装腕托与肘托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支座,2、固定轴,3、调节扣,4、吊带,5、承托带,6、端部套管,7、导辊,8、穿带槽,9、手轮,10、侧挡片,11、弓形架,12、拉线,13、基座,14、蜗轮,15、绕线轮,16、蜗杆,17、三角环,18、工形部,19、绕线槽,20、腕托,21、肘托。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如图1、2所示,本发明旨在使患者可方便的利用单手来调节另一前臂的悬吊高度,提高悬吊时减震效果,同时改善佩戴舒适性、承托力均衡性,针对该目的,本发明公开的上肢骨折悬吊装置由弓形架11、承托组件、吊带4及悬吊高度调节装置构成,其中吊带4用于吊挂于患者的颈、肩部位,为弓形架11提供支撑,而弓形架11为承托组件提供支撑,兼具支架与减震的双重功能,承托组件即用于稳定、均衡、舒适的承托前臂,悬吊高度调节装置用于调节吊带4与弓形架11的位置配合关系,间接起到调节小臂悬吊高度的目的,各部件具体结构如下:
[0023]如图1、4所示,弓形架11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即在使用过程中受力后仅发生弹性变形,其主体呈上拱的弧形,两端设有穿带槽8,两穿带槽8内侧位置各设有一向上延伸的支座1,该弓形架11及其附属结构均呈左右对称;
[0024]如图1、3、4所示,承托组件由柔软织物制成、呈长条状的承托带5及固定于承托带5两侧的若干瓣状的侧挡片10构成,承托带5的两端经两支座I固定而处于绷紧状态且悬于弓形架11的上方,其用于承托小臂,侧挡片10应向外上侧延伸而用于限定小臂与承托带5的相对位置,保证两者均匀接触;
[0025]如图1、2所示,吊带4的两端分别经穿带槽8穿至弓形架11的下方,吊带4两端分别与一拉线12连接,其用于吊挂于患者的颈、肩部位,为弓形架11提供支撑,吊带4上应设有可调节有效长度的调节扣3 ;
[0026]如图2-6所示,悬吊高度调节装置包括一个经基座13固于弓形架11下侧中央的蜗杆蜗轮机构,蜗杆蜗轮机构由啮合的蜗杆16与蜗轮14构成,两者传动具有自锁性,即满足自锁条件:蜗杆16的展开螺旋角小于蜗轮14与蜗杆16接触的摩擦角,而使得蜗轮14无法带动蜗杆16转动,该蜗杆16的轴线与弓形架11的圆心轴线平行,且蜗杆16的两端均固定有手轮9,蜗轮14的轴线位于竖直方向,且蜗轮14的下侧固定有与其同心的绕线轮15,绕线轮15与两拉线12尾端固定连接而用于缠绕拉线12,旋转手轮9时绕线轮15获得动力而旋转,通过不同的方向来旋转手轮9,则可分别实现收线与放线的目的。
[0027]如图1、2所示,本发明采用上述设计后,使用时将吊带4套在患者颈部及肩部确保本装置处于胸前,小臂放置于承托组件的承托带5上,由侧挡片10来限定小臂与承托带5的相对位置,确保两者均匀接触,本发明在使用过程中,具有如下优点:
[0028](I)由于承托组件经弓形架11支撑,承托带5采用柔性织物制成,弓形架11采用弹性材料制成,承托组件与弓形架11采用前述的连接方式后,使得承托组件既具有足够的能力为前臂提供支撑,又保证了承托力的均匀,避免局部压迫,还因承托5带具有较好的柔软性与透气性而提高了使用中的舒适性;
[0029](2)由于弓形架11可通过自身弹性变形来缓冲患者走动时给悬吊装置带来的振动,故传达至前臂的振感较为微弱,大大降低了对断骨部位的影响;
[0030](3)吊带4的两端经穿带槽8穿至弓形架11下方,且分别连接拉线12,而拉线12的尾端与悬吊高度调节装置中的绕线轮15相连,旋转手轮9即可驱动绕线轮15转动,而绕线轮15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