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胃肠积热型便秘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49273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胃肠积热型便秘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主要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胃肠积热型便秘的中药。
【背景技术】
[0002]便秘是指粪便在肠内滞留过久,秘结不通,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出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而不畅的病证。宋代《圣济总录》将本病的证治分类概括为寒、热、虚、实四个方面。金元时期,张洁古提出实秘、虚秘有别。胃肠积热型便秘属于热秘、实秘,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的便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目前治疗胃肠积热型便秘的药物,西医基本以服用泻下药如硫酸镁、果导、液体石蜡、蓖麻油、乳果糖或塞肛用开塞露等治疗为主,治标不治本,容易反复,治疗效果不理想。传统中医由于具有强调辨证论治、扶正祛邪、标本兼治、毒副作用小等优点,越来越被人们认可,但目前缺少针对性强、见效快、疗效确切的特效中成药。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专门治疗胃肠积热型便秘的中药组合物,它对于治疗胃肠积热型便秘疗效明显,安全方便,副作用小。
[0004]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胃肠积热型便秘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成:大黄9-12份、枳实20-30份、厚朴9-15份、火麻仁9_12份、桃仁9_12份、苦杏仁9_12份、地黄15-20份、大腹皮15-20份、瓜萎仁9-12份、石斛9_12份、芦根15-20份、槐角6_9份、知母9-12份、桅子9-12份、寒水石9-15份、诃子6_10份、北沙参9_12份。
[0005]一种治疗胃肠积热型便秘的中药组合物,其优选的,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成:大黄10份、枳实25份、厚朴12份、火麻仁10份、桃仁10份、苦杏仁10份、地黄18份、大腹皮18份、瓜萎仁10份、石斛10份、芦根18份、槐角8份、知母10份、桅子10份、寒水石12份、诃子8份、北沙参10份。
[0006]本发明的配制方法如下:将上述中药用冷水浸泡I小时后煎煮,煎煮水份超过中药2-3公分,在水沸腾后用文火煎煮50分钟,过滤倒出药液即可。分早晚,一日两次。
[0007]【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治疗胃肠积热型便秘的中药组合物,其优选的,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成:大黄10份、枳实25份、厚朴12份、火麻仁10份、桃仁10份、苦杏仁10份、地黄18份、大腹皮18份、瓜萎仁10份、石斛10份、芦根18份、槐角8份、知母10份、桅子10份、寒水石12份、诃子8份、北沙参10份。
[0008]称取以上对应组的原料组分,按照汤药的常规制法,加水煮成汤剂服用。分早晚,一日两次。
[0009]临床观察:
一般资料: (I)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2天以内排便I次,便质转润,解时通畅,短期无复发。
[0010]好转:3天以内排便,便质转润,排便欠畅。
[0011]未愈:症状无改善。
[0012]本发明人于2013年I月至2014年12月,对80例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观察。
[0013]根据症候标准“大便干结,腹部胀满,按之作痛,口干或口臭。舌苔黄燥,脉滑实”辨证为胃肠积热型便秘。其中男性43例,女性37例,平均年龄(43.8土 5.27)岁,病程最短者3个月,最长者10年。
[0014](2)治疗方法:
用本发明的药物用水煎煮取药液,2周为I疗程,调治持续2-6个疗程,以巩固疗效。
[0015](3)治疗效果:
临床治愈68例,好转11例,未愈I例,所有病例均无不良反应。
[0016](4)总结:有效率98.75%,治愈率85%。
[0017]本发明通过清热泻火、润肠通便、养阴生津调整机体阴阳虚实以达到平衡状态,起到治疗胃肠积热型便秘的效果。方中大黄,泻热通便;厚朴,行气散满;枳实,破气消痞;大腹皮,用于脘腹胀闷、大便不爽;诸药合用,可以轻下热结,除满消痞;火麻仁、桃仁、苦杏仁、瓜萎仁,甘润滋脾、润肠通便;地黄、石斛、芦根、北沙参,滋阴补肾、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槐角,清心、肺、脾、肝、大肠之火,疏风热,润大肠,凉血通便之功效;知母、桅子,滋阴降火、润燥滑肠;寒水石,清热泻火;诃子,收敛、解毒,防止大黄泻下过度,并具有健脾和胃的功效。诸药合用,共奏清热泻火、润肠通便、养阴生津之效,其疗效显著,大大减轻了患者痛苦,复发率明显下降,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无毒副作用,病人可安心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疗效好,见效快,无副作用,有效率达98.75%。
[0018]为证明本发明具有很好的疗效,列举典型病例如下:
病例1.刘某,女,41岁,2013年3月23日初诊。其诉大便干燥便秘I年余,约I周大便一次,大便干结呈羊屎样,有时腹痛、胀满,口渴欲饮,浑身燥热,口臭,小便量少色黄,舌质红,苔黄腻,脉行数实。中医辨证为便秘(胃肠积热型)。服用本发明的中药2个疗程,症状明显好转,大便润滑通畅,续服2个疗程,已能正常规律排便遂停药,随访I年,未再复发。
[0019]病例2.王某,女,24岁,2014年5月11日初诊。就诊时腹胀、腹痛,一周未行大便。曾服用果导片无效遂来就诊。证见:腹胀,恶心,不思饮食,不排气,口臭,舌质红,苔黄腻,脉宏大有力。中医辨证为便秘(胃肠积热型)。服用本发明的中药2个疗程,症状明显好转,大便润滑通畅,续服3个疗程,已能正常规律排便遂停药,随访I年,未再复发。
【主权项】
1.一种治疗胃肠积热型便秘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成:大黄9-12份、枳实20-30份、厚朴9-15份、火麻仁9_12份、桃仁9_12份、苦杏仁9_12份、地黄15-20份、大腹皮15-20份、瓜萎仁9-12份、石斛9_12份、芦根15-20份、槐角6_9份、知母9-12份、桅子9-12份、寒水石9-15份、诃子6_10份、北沙参9_12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成:大黄10份、枳实25份、厚朴12份、火麻仁10份、桃仁10份、苦杏仁10份、地黄18份、大腹皮18份、瓜萎仁10份、石斛10份、芦根18份、槐角8份、知母10份、桅子10份、寒水石12份、诃子8份、北沙参10份。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药物,特别公开了一种治疗胃肠积热型便秘的中药组合物。该治疗胃肠积热型便秘的中药组合物,其特殊之处在于,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物组成:大黄9-12份、枳实20-30份、厚朴9-15份、火麻仁9-12份、桃仁9-12份、苦杏仁9-12份、地黄15-20份、大腹皮15-20份、瓜蒌仁9-12份、石斛9-12份、芦根15-20份、槐角6-9份、知母9-12份、栀子9-12份、寒水石9-15份、诃子6-10份、北沙参9-12份。本发明通过清热泻火、润肠通便、养阴生津调整机体阴阳虚实以达到平衡状态,起到治疗胃肠积热型便秘的效果。其疗效显著,大大减轻了患者痛苦,复发率明显下降,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无毒副作用,病人可安心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疗效好,见效快,无副作用,有效率达98.75%。
【IPC分类】A61P1-10, A61K33-06, A61K36-899
【公开号】CN104667026
【申请号】CN201510141556
【发明人】路支超, 曹元龙
【申请人】张鹏
【公开日】2015年6月3日
【申请日】2015年3月3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