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子宫腺肌病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371034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子宫腺肌病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子宫腺肌病的中药制剂,本发明还 涉及该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是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形成弥漫或局 限性的病变,伴随着周围肌层细胞的代偿性增生和肥大,为一种雌激素依赖性疾病,是妇科 常见病,它常常会导致继发性痛经及月经量增多等症状,因而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子 宫腺肌病过去多发生于发于30~50岁的育龄期妇女,总体发病率为5% -70%。但近些年 呈逐渐年轻化趋势,这可能与剖宫产、人工流产等手术的增多相关。主要症状表现为:(1) 月经失调(40-50%):主要表现为经期延长、月经量增多,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月经前后点 滴出血。这是因为子宫体积增大,子宫腔内膜面积增加以及子宫肌壁间病灶影响子宫肌纤 维收缩引发。严重的患者可以导致贫血。(2)痛经(25% ):特点是继发性进行性加重的痛 经。常在月经来潮前一周开始出现,当经期结束痛经即缓解。这是因为月经时子宫肌层内 的异位子宫内膜在卵巢激素的影响下充血、肿胀以及出血,同时还增加了子宫肌层血管的 血量,使坚厚的子宫肌层扩张,引起严重的痛经。(3)大约有35%的患者无明显症状。
[0003] 中医认为,祖国医学对子宫腺肌病并无此病名记载。根据其主要症状和体征表现, 可归属于中医"痛经"、"癥瘕"、"月经不调"、"不孕"等疾病范畴。根据现代中医的研宄,子 宫腺肌病的病因病机基本可归纳如下:外因多为风寒或湿热之邪与气血相结,致气血运行 受阻而发为子宫腺肌病;内因多为情志失调,气滞,或脏腑气血失调,从而导致"邪气往来, 日积月聚,终至渐以成癥",故病机上:"瘀血内停"为本病的关键。
[0004] 目前临床上西医AM西医治疗方法主要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 抑制雌激素分泌,创造一个低雌激素的环境以达到抑制疾病发展的目的。激素治疗虽能缓 解症状,但直接影响患者内分泌功能,还可影响骨质代谢,损伤肝功能,不宜长期服药,停药 后复发率高。宫腔放置曼月乐(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作为近年来西医治疗此病较为 有效的措施,其原理是通过在宫腔局部缓慢释放左炔诺孕酮来抑制雌激素受体在子宫内膜 的表达,从而拮抗内膜增生,使月经量明显减少、缓解痛经。然而放置曼月乐后仍存在一系 列不良反应轻,包括点滴出血、闭经、脱环、环移位、乳房压痛和卵巢囊肿等,限制了其在临 床的广泛运用。手术治疗方式分为根治性手术和保守性手术,对年轻、有生育患者要求可行 保守性手术治疗即AM病灶切除术,但保守性手术治疗存在不能彻底清除病灶且手术复发 率高等问题。对无生育要求,且病变广泛、症状重、保守治疗无效者,全子宫切除术是最常用 的方法,也是唯一能根治该病的手段。然而,子宫切除后会产生一系列并发症,包括周围脏 器损伤、出血过多、术后感染及卵巢功能降低引起的围绝经期症状(潮热、易怒、焦虑、抑郁 等)。随着社会的进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寻找新的更有效的且保留子宫的治疗 方法十分必要。众所周知,中医药治疗在缓解疼痛、调经助孕、提高生活质量、副作用小、远 期疗效稳定等方面均有其独特的优势。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中药制剂,该中药制剂对于治 疗子宫腺肌病具有治疗效果显著,治愈时间短,价格低廉,无不良反应和副毒作用的特点。
[0006] 发明人在多年的临床医疗实践中,根据该病症的发展规律,以及中药的配伍原则, 并通过大量的临床验证,反复探索总结出用于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中药制剂的新配方。本发 明具有治疗效果显著,治愈时间短,价格低廉,无不良反应和副毒作用的特点。
[0007] 本发明中药物的作用:
[0008] 其中:黄苗: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苗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ge. var. mongholicus (Bge. ) Hsiao 或膜荚黄苗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 Bge.的干燥根。 性味:甘,温。归肺、脾经。功效: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 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瘘黄, 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
[0009] 赤苟:为毛茛科植物苟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i.或川赤苟Paeonia veitchii Lynch的干燥根。性味:苦,微寒。归肝经。功效: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用于温毒发斑,吐 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陶弘景曰:"芍药赤 者小利,俗方以止痛,乃不减当归"。
[0010] 地龙:为巨蝴科动物参环毛蝴Pheretima aspergillum(E. Perrier)、通俗环毛虫引 Pheretima vulgaris Cheru威廉环毛蝴Pheretima guillelmi (Michaelsen)或f节盲环毛虫引 Pheretima pectinifera Michaelsen的干燥体。性味:咸,寒。归肝、脾、膀胱经。功效:清 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用于高热神昏,惊痫抽搐,关节痹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肺热喘 咳,尿少水肿,高血压。
[0011] 川考:为伞形科植物川考 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或 Ligusticum wallichii Franch.)的干燥根莖。性味:辛,温。归肝、胆、心包经。功效:活血行气,祛风 止痛。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日华子 本草》中记载:治一切风,一切气,一切劳损,一切血,补五劳,壮筋骨,调众脉,破癥结宿血, 养新血,长肉,鼻洪,吐血及溺血,痔瘘,脑痈发背,瘰疬瘿赘,疮疥,及排脓消瘀血。
[0012] 小茴香:为伞形科植物茴香Foeniculum vulgare Mill.的干燥成熟果实。性味: 辛,温。归肝、肾、脾、胃经。功效:散寒止痛,理气和胃。用于寒疝腹痛,睾丸偏坠,痛经,少 腹冷痛,脘腹胀痛,食少吐泻,睾丸鞘膜积液。盐小茴香暖肾散寒止痛。用于寒疝腹痛,睾丸 偏坠,经寒腹痛。
[0013] 干姜: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e.的干燥根莖。性味:辛、热。归 脾、胃、肾、心、肺经。功效: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 肢冷脉微,痰饮喘咳。《纲目》中记载:干姜,能引血药入血分、气药入气分。又能去恶养新, 有阳生阴长之意。
[0014] 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 (Oliv. )Diels的干燥根。性味:甘、 辛,温。归肝、心、脾经。功效: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 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酒当归活血通经。 用于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损伤。《别录》中记载:温中止痛,除客血内塞,中风痉、汗不 出,湿痹,中恶客气、虚冷,补五藏,生肌肉。
[0015] 桃仁:为蔷薇科植物桃Prunus persica(L.) Batsch或山桃Prunus davidiana(Carr. )Franch.的干燥成熟种子。性味:苦、甘,平。归心、肝、大肠经。功效:活 血祛瘀,润肠通便。用于经闭,痛经,癥瘕痞块,跌扑损伤,肠燥便秘。《本经》中记载:主瘀 血,血闭症瘕,邪气,杀小虫。《别录》:止咳逆上气,消心下坚,除卒暴击血,破症瘕,通脉,止 痛。
[0016] 红花:为菊科植物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的干燥花。性味:辛,温。归心、 肝经。功效: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症瘕痞块,跌扑损伤,疮疡肿 痛。《纲目》:活血,润燥,止痛,散肿,通经。
[0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