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主动撑开的用于儿童或青少年的脊柱侧凸、后凸后路生长棒矫形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401493阅读:来源:国知局
簧发生形变而提供生长力,这种简单的介入操作可以避免反复开放手术带来的问题和麻醉风险。
[0022]5、通过生长槽内限制生长棒单向滑动的设计,当无需进行主动撑开时,同时可保留由脊柱生长所提供的撑开形变。
【附图说明】
[0023]附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2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的生长棒固定端结构剖面图;
[0025]附图3为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的生长棒、生长槽横断面示意图;
[0026]
【具体实施方式】
[0027]本发明通过如下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下述实施例,任何在本发明基础上做出的改进和变化,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8]如图1所示,本使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儿童或青少年脊柱侧后凸畸形可主动撑开的生长棒矫形内固定器,其包括生长棒和生长槽5,所述生长棒包括第一杆件2和第二杆件2’,所述第一杆件2和第二杆件2’的自由端可滑动地套在生长槽5的两端内。所述第一杆件2和第二杆件2’的固定端分别具有过锁帽4和4’以及椎弓根螺钉I和I’。
[0029]图2所示的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的生长棒固定端结构剖面图。在图2中,第一杆件2和第二杆件2’可滑动地套接在生长槽5内。生长槽5内设置有两组双向记忆合金弹簧7和7’。
[0030]所述双向记忆合金弹簧7和7’之间具有容纳腔12。容纳腔12中容纳有容器6。如上所述,所述容器6可为柔性容器,例如橡胶囊。所述容器6通过输液管6-1与输液港
6-3连接。输液港6-3包埋在背部筋膜下。
[0031]所述双向记忆合金弹簧7和V 一端分别与第一杆件2和第二杆件2’的自由端端部表面接触,另一端分别与容纳腔12的表面接触。
[0032]所述生长槽两侧与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接触的部分与所述第一杆件2和第二杆件2’的外形匹配。
[0033]所述生长棒的第一杆件2和第二杆件2’的自由端的位于所述生长槽内的部分中均设置有若干弹性阻挡阀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有弹性阻挡阀8。所述弹性阻挡阀8由弹簧10和阻挡块9构成。所述阻挡块9将弹簧10完全封挡于滑槽中。在每一级中,所述弹性阻挡阀8沿所述第一杆件2和第二杆件2’的同一高度的外周对称地分布。所述阻挡块8朝向使生长棒缩短的方向(即面向所述双向记忆合金弹簧7和7’的一侧)的一侧垂直于所述第一杆件2或第二杆件2’的外周表面。
[0034]所述生长槽5与第一杆件2和第二杆件2’接触的部分中分布有若干级设置有若干级单向齿状凹陷11,所述若干级之间的距离可相等或不等。其距离可根据需要设置,例如为l-20mm,优选为1-1Omm,最优选为5mm。在每一级中,又在与所述弹性阻挡阀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若干个单向齿状凹陷11,从而使得当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滑动以使所述弹性阻挡阀8达到该级齿状凹陷11处时,就进入相应的齿状凹陷11中。
[0035]当第一杆件2和第二杆件2’滑动至所述凹陷11处时,阻挡块9在弹簧10的作用下顶出,进入所述凹陷11。由于所述凹陷11为单向齿状的,所述阻挡块9被该单向齿状凹陷11阻挡,从而使得所述第一杆件2和第二杆件2 ‘无法再缩回。由于该单向齿状凹陷,所述生长棒只能单向滑动,从而使得其只能伸长,不能缩短。
[0036]所述凹陷11的深度以使得所述阻挡块9在滑动至该凹陷11处时,其全部长度的1/3-2/3进入该凹陷11中。
[0037]容器6在初次手术时通过容纳腔开口被置入生长槽5的容纳腔12内,与容器6相接的输液港6-3通过输液管6-2连接且被埋入皮下。再次需要进行生长棒主动撑开时,用注射器将约40-50°C的热水从输液港注入容器6中,通过热传导将热量传递至位于生长槽5内的双向记忆合金弹簧7和7’,使之发生形变产生弹性能,推动生长棒在生长槽中滑动。
[0038]脊柱各椎体之间的软组织连接对生长棒撑开形成阻力,避免因生长棒过度撑开引起神经脊髓过度牵拉所导致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同时弹性阻挡阀也可限制生长棒被过度撑开;如手术中决定停止撑开,则当生长棒在锯齿状分级设计中延长但尚未跨越过下一级时将球囊中的热水抽出,换注入约10度左右冷水如水囊球中。
【主权项】
1.一种脊柱矫形装置,其包括生长棒和生长槽(5),所述生长棒包括第一杆件(2)和第二杆件(2’),所述第一杆件(2)和第二杆件(2’ )的自由端可滑动地套在生长槽(5)的两端内;所述生长槽(5)内设置有双向记忆合金弹簧(7,7’ )以及位于所述两组双向记忆合金弹簧(7,7’ )之间的容器(6)。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脊柱矫形装置,所述第一杆件⑵和第二杆件(2’)还分别包括固定端,所述固定端上分别具有椎弓根螺钉(1,I’ )和锁帽(4,4’)。
3.根据权利要求1的脊柱矫形装置,所述容器(6)连接有输液管¢-2),且所述输液管(6-2) 一端与输液港(6-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的脊柱矫形装置,所述容器(6)位于所述两组双向记忆合金弹簧(7,7’ )之间的容纳腔(12)内。
5.根据权利要求1的脊柱矫形装置,所述第一杆件(2)和第二杆件(2’)的自由端的位于所述生长槽(5)内的部分中均设置有至少2个弹性阻挡阀(8),所述弹性阻挡阀(8)沿所述第一杆件(2)和第二杆件(2’ )的同一高度的外周对称地分布。
6.根据根据权利要求5的脊柱矫形装置,所述弹性阻挡阀(8)位于第一杆件(2)和第二杆件(2’)的自由端的弹性阻挡阀滑孔中,所述弹性阻挡阀(8)由弹簧(10)和阻挡块(9)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的脊柱矫形装置,所述生长槽(5)两侧与第一杆件(2)和第二杆件(2’ )接触的部分与所述第一杆件(2)和第二杆件(2’ )的外形匹配。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的脊柱矫形装置,在所述生长槽(5)两侧与第一杆件(2)和第二杆件(2’ )接触的部分中设置有若干级单向齿状凹陷(11)。
9.根据权利要求8的脊柱矫形装置,所述若干级单向齿状凹陷(11)之间的距离相等或不等且为l_20mm。
10.根据权利要求8的脊柱矫形装置,其中所述凹陷的深度以使得所述阻挡块在滑动至该凹陷处时,其全部长度的1/3-2/3进入该凹陷中。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脊柱矫形装置,其包括生长棒和生长槽(5),所述生长棒包括第一杆件(2)和第二杆件(2’),所述第一杆件(2)和第二杆件(2’)的自由端可滑动地套在生长槽(5)的两端内;所述生长槽(5)内设置有双向记忆合金弹簧(7,7’)以及位于所述两组双向记忆合金弹簧(7,7’)之间的容器(6)。本发明的生长棒矫形系统,可以定期对患者脊柱进行主动撑开;无需主动撑开时,脊柱纵向生长能力也可提供撑开力,并被生长槽单向撑开的特点所保留;该发明在保留脊柱生长能力的同时无需多次进行开放手术。
【IPC分类】A61B17-70
【公开号】CN104720880
【申请号】CN201310713901
【发明人】蔡思逸, 邱贵兴
【申请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公开日】2015年6月24日
【申请日】2013年12月20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