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盆腔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51018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盆腔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0001]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盆腔炎的中药组合物。
[0002]【背景技术】:
盆腔炎是指女性盆腔生殖器官、子宫周围的结缔组织及盆腔腹膜的炎症。慢性盆腔炎往往是急性期治疗不彻底迀延而来,其发病时间长,病情较顽固。细菌逆行感染,通过子宫、输卵管而到达盆腔。但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妇女都会患上盆腔炎,发病只是少数。这是因为女性生殖系统有自然的防御功能,在正常情况下,能抵御细菌的入侵,只有当机体的抵抗力下降,或由于其他原因使女性的自然防御功能遭到破坏时,才会导致盆腔炎的发生。
[0003]盆腔炎有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盆腔炎其症状是下腹痛、发热、阴道分泌物增多,腹痛为持续性,活动或性交后加重。若病情严重可有寒战、高热、头痛、食欲不振。月经期发病者可出现经量增多,经期延长,若盆腔炎包裹形成盆腔脓肿可引起局部压迫症状,压迫膀胱可出现尿频、尿痛、排尿困难;压迫直肠可出现里急后重等直肠症状。急性盆腔炎进一步发展可引起弥漫性腹膜炎、败血症、感染性休克,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慢性盆腔炎是由于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疗或患者体质较差,病程迀延所致,慢性盆腔炎的症状是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剧。其次是月经异常,月经不规则。病程长、部分妇女可出现精神不振、周身不适、失眠等神经衰弱症状。往往经久不愈,反复发作,导致不孕、输卵管妊娠,严重影响妇女的健康。
[0004]盆腔炎炎症可能会造成妇女不孕甚至宫外孕,也可导致肾周围脓肿,对患者精神心理也产生较大影响。目前,对于盆腔炎的治疗主要是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法,手术治疗风险较大,而且极易感染,药物治疗周期较长,想彻底治疗疾病需长期服药。
[0005]
【发明内容】
: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盆腔炎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能够短期内彻底治愈盆腔炎,且无毒副作用。
[0006]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盆腔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紫花地丁 9-15份、蒲公英9-15份、败酱草6-12份、红藤9_15份、丹皮3_9份、赤芍6_12份、桃仁3-9份、大黄3-9份、土元6-12份、黄芪12-18份、党参9_15份、白术12-18份、淫羊霍9-15份、川断9-15份、生山药12-18份、生龙骨12-18份、生牡蝴12-18份、菌草6-12份、乌贼骨9-15份。
[0007]用法与用量:采用中药的常规水煎方法,水煎服用,每日一剂,每日两次、早晚空服。
[0008]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优选方式之一,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紫花地丁 12份、蒲公英12份、败酱草9份、红藤12份、丹皮6份、赤芍9份、桃仁6份、大黄6份、土元9份、黄芪15份、党参12份、白术15份、淫羊藿12份、川断12份、生山药15份、生龙骨15份、生牡蛎15份、茜草9份、乌贼骨12份。
[0009]用法与用量:采用中药的常规水煎方法,水煎服用,每日一剂,每日两次、早晚空服。
[0010]临床观察:
1、一般资料:
本发明人为进一步证明药物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选择168位患者对本发明的药物进行临床观察。年龄在22至48岁之间,其中22-30岁46例,31至40岁76例,41至48岁46例。7天为一个疗程,根据病情及恢复快慢,一般服用1-4个疗程就痊愈了。
[0011]2、治疗方法:
用本发明的药物采用中药的常规水煎方法,水煎服用,每日一剂,每日两次、早晚空服。
[0012]3、疗效评定标准:
本发明主要用于治疗盆腔炎,故盆腔炎症状改善情况及各项检查指标作为疗效判断标准,分为以下四种:
治愈:症状、妇科检查恢复正常。
[0013]显效:症状消失,妇科检查明显改善。
[0014]有效:症状、体症及妇科检查均有改善。
[0015]无效:症状及体症无变化。
[0016]4、治疗效果:
治愈151例,显效9例,有效5例,无效3例,所有病例均无不良反应。
[0017]本发明疗效显著,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益气培元、收涩止带的功效,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而且其无毒副作用,病人可安心服用,总有效率达98.2%。
[0018]5、使用本发明的注意事项:
(I)孕妇、经期、消化性溃疡者禁用本方。
[0019](2)小腹凉痛得温则减,同时经血常过期又夹血块者,为寒凝血滞型,禁用本方。
[0020](3)盆腔炎有高热之患者,需用西药解热后再使用本方。
[0021](4)服药期间严禁食用鹅肉、牛肉、鸡肉、鲤鱼等发物及有刺激性食物。
[0022]各味中药的药理作用:
紫花地丁:味苦,性寒,归心、肝经;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0023]蒲公英:味苦、甘,性寒,归肝,胃经;清热解毒,清利湿热。
[0024]败酱草:味辛、苦,性微寒,归大肠、胃、肝经;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
[0025]红藤:味苦,性平,归大肠、肝经;清热解毒,祛瘀止痛。
[0026]丹皮:味苦、辛、性凉,归心、肝、肾经;清热凉血,活血散瘀,清肝泻火。
[0027]赤芍:味酸、苦,性微寒,归肝、脾经;清热凉血,活血祛瘀。
[0028]桃仁:味苦、甘、性平,归心、肝、大肠经;活血化瘀,润肠通便。
[0029]大黄:味苦,性寒,归胃、大肠、肝经;攻积导滞,泻火解毒,止血,活血祛瘀,退黄通淋。
[0030]土元:味咸,性寒,归肝经;破血逐瘀,续筋接骨。
[0031]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肺、脾经;补中益气,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
[0032]党参: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健脾补肺,益气养血,生津止渴。
[0033]白术:味甘、苦,性温,归脾、胃经;健脾燥湿,益气生血,止汗,安胎。
[0034]淫羊藿:味辛、甘,性温,归肝、肾经;补肾壮阳,祛风除湿。
[0035]川断:味苦、辛,性微温;归肝、肾经;补肝肾,强筋骨,固胎元,止崩漏。
[0036]生山药:味甘,性平,归脾、胃、肺、肾经;健脾和胃,益肺养阴,补肾涩精。
[0037]生龙骨:味甘、湿,性平,归心、肝、肾经;镇心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生肌敛疮。
[0038]生牡蛎:味咸、涩,性微寒,归肝、心、肾经;益阴潜阳,重镇安神,收敛固涩,软坚散结。
[0039]茜草:味苦,性寒,归心、肝经;行血止血,通经活络。
[0040]乌贼骨:味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