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次性ct图像定位标识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41593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次性ct图像定位标识点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0001]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CT设备辅助用具,特别是一种可广泛应用于CT图像导航放疗定位与计划制作、CT图像导航手术等领域的一次性CT图像定位标识点。
[0002]【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放疗定位以及CT图像引导定位手术多采用现场手工制作的铅点与铅丝作为图像参考导航点,这种方法不仅操作繁琐,缺乏规范性,而且难以保证定位精度,由于铅制材料在CT图像上容易产生伪影,严重影响图像质量,导致放疗计划的靶区/保护区勾画出现偏差,并且对于经常接触和操作使用铅材料的医务人员身体健康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亟需一种新型的CT图像定位标识点来替代现有技术。
[0003]
【发明内容】
: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效果好的一次性CT图像定位标识点。
[000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一次性CT图像定位标识点,它由如下步骤制成,其特征在于:(I)先选取S12粉体25?40重量份、α -Al 203粉体60?75重量份,SiC粉体
0.3?0.6重量份,T12粉体为1.0?2.5重量份;(2) S1 2与α -Al 203超细粉体,按比例均匀混合,后将SiC与T12按先后顺序加入混合粉体中,按照1:0.3的重量比将混合粉料与水混合得到成料,再将成料制成直径为Imm大小的圆形颗粒;(3)将制好的颗粒干燥后置入烧结炉内,烧结温度调整在1600°C?1700°C之间,待颗粒成红热熔融状态后逐步降低温度,将烧制好的颗粒取出;(4)将颗粒固定于基纸上,经过流水线覆膜、压制排气整形、切割后即得成品。步骤(I)中各个粉体粉碎成800-1250目的微粒。所述步骤(2)中的制粒工艺,可以选择将成料加入等静压制粒机中,压制成直径为Imm大小的圆形颗粒或采用滚筒制粒机,将混合粉体置于滚筒中,调节喷水与滚动速度条件进行滚制颗粒,最终制成直径为Imm大小的圆形颗粒。
[0005]本发明工艺结构合理,使用效果好,克服了传统铅材料定位精度差、易产生伪影、操作繁琐不规范等问题,并解决了铅材料对人体的接触毒害问题。
[0006]【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07]【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详细描述实施例,
实施例1
(I)先选取S12粉体25重量份、α -Al 203粉体75重量份,SiC粉体0.3重量份,T12粉体为1.0重量份;(2) Si02ig α -Al 203超细粉体800目,按比例均匀混合,后将800目的SiC与1000目的T12按先后顺序加入混合粉体中,按照1:0.3的重量比将混合粉料与水混合得到成料,再加入等静压制粒机中,压制成直径为Imm大小的圆形颗粒;(3)将制好的颗粒干燥后置入烧结炉内,烧结温度调整在1600°C之间,待颗粒成红热熔融状态后逐步降低温度,将烧制好的颗粒取出;(4)将颗粒I按等间距固定于基纸3上,经过流水线覆膜2、压制排气整形、切割后即得成品。
[0008]实施例2
Cl)先选取S12粉体35重量份、α -Al 203粉体68重量份,SiC粉体0.5重量份,T12粉体为2.0重量份;(2) Si02ig α -Al 203超细粉体1000目,按比例均匀混合,后将1000目的SiC与900目的T12按先后顺序加入混合粉体中,按照1:0.3的重量比将混合粉料与水混合得到成料,再加入等静压制粒机中,压制成直径为Imm大小的圆形颗粒;(3)将制好的颗粒干燥后置入烧结炉内,烧结温度调整在1650°C,待颗粒成红热熔融状态后逐步降低温度,将烧制好的颗粒取出;(4)将颗粒按等间距固定于基纸上,经过流水线覆膜、压制排气整形、切割后即得成品。
[0009]实施例3
Cl)先选取S12粉体40重量份、α -Al 203粉体60重量份,SiC粉体0.3重量份,T12粉体为2.5份;(2)5丨02与α -Al 203超细粉体1250目,按比例均匀混合,后将1100目的SiC与1250目的T12按先后顺序加入混合粉体中,按照1:0.3的重量比将混合粉料与水混合得到成料,采用滚筒制粒机,将混合粉体置于滚筒中,调节喷水与滚动速度条件进行滚制颗粒,最后制成直径为Imm大小的圆形颗粒;(3)将制好的颗粒干燥后置入烧结炉内,烧结温度调整在1700°C,待颗粒成红热熔融状态后逐步降低温度,将烧制好的颗粒取出;(4)将颗粒按等间距固定于基纸上,经过流水线覆膜、压制排气整形、切割后即得成品。
【主权项】
1.一种一次性CT图像定位标识点,它由如下步骤制成,其特征在于:(I)先选取3102粉体25?40重量份、a -Al2O3粉体60?75重量份,SiC粉体0.3?0.6重量份,T12粉体为1.0?2.5重量份;(2)5102与α -Al 203超细粉体,按比例均匀混合,后将SiC与T1 2按先后顺序加入混合粉体中,按照1:0.3的重量比将混合粉料与水混合得到成料,再将成料制成直径为Imm大小的圆形颗粒;(3)将制好的颗粒干燥后置入烧结炉内,烧结温度调整在1600°C?1700°C之间,待颗粒成红热熔融状态后逐步降低温度,将烧制好的颗粒取出;(4)将颗粒固定于基纸上,经过流水线覆膜、压制排气整形、切割后即得成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次性CT图像定位标识点,其特征在于:步骤(I)中各个粉体粉碎成800-1250目的微粒。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次性CT图像定位标识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制粒工艺,可以选择将成料加入等静压制粒机中,压制成直径为I mm大小的圆形颗粒或采用滚筒制粒机,将混合粉体置于滚筒中,调节喷水与滚动速度条件进行滚制颗粒,最终制成直径为Imm大小的圆形颗粒。
【专利摘要】一种一次性CT图像定位标识点,本发明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一次性CT图像定位标识点,它由如下步骤制成,(1)先选取SiO2粉体25~40重量份、α-Al2O3 粉体60~75重量份,SiC粉体0.3~0.6重量份,TiO2粉体为1.0~2.5重量份;(2)SiO2与α-Al2O3超细粉体,按比例均匀混合,后将SiC与TiO2按先后顺序加入混合粉体中,按照1:0.3的重量比将混合粉料与水混合得到成料,再将成料制成直径为1mm大小的圆形颗粒;(3)将制好的颗粒干燥后置入烧结炉内,待颗粒成红热熔融状态后逐步降低温度,将烧制好的颗粒取出;(4)将颗粒固定于基纸上,经过流水线覆膜、压制排气整形、切割后即得成品。本发明工艺结构合理,使用效果好。
【IPC分类】A61K49-04
【公开号】CN104771765
【申请号】CN201510105668
【发明人】张毅
【申请人】程航
【公开日】2015年7月15日
【申请日】2015年3月1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