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声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78450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声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器材,特别是一种能够进入人体内进行穿刺的超声针。
【背景技术】
[0002]在超声支气管镜/超声内镜的引导下,穿刺抽吸后获得组织或细胞学样本,是临床上常称的EBUS/EUS检查。EBUS能通过超声定位支气管外病变的具体位置(常规支气管镜只能看到位于气管、支气管内的病变),并在彩色多普勒的引导下避开血管,通过针吸和活检获得相应部位的细胞和组织,从而达到确诊疾病的目的。EUS检查对胰腺癌的原发肿瘤和局部结节分期的准确性较高。
[0003]EBUS/EUS检查的关键在于顺利取得所需的组织或细胞学样本,用于取样的活检针尤为重要。现有的EBUS针/EUS针使用时,预定的进针深度通过安全锁确定后,手动推动手柄出针,出针时均是握住手柄向远端推动,一般需两人配合,增加了医生的操作要求,给临床手术实施带来诸多不便。

【发明内容】

[0004]发明目的: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超声针。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声针,包括针、外管以及手柄,所述针内置于外管内,所述针近端连接针芯接头,所述针芯接头向远端一侧设有依次相连的导管固定件、针调节管,针调节管外嵌套相互连接的近端锁紧件和出针调节手柄,出针调节手柄活动连接一出针调节锁,所述出针调节锁设有带有卡位槽的导向腔,所述导向腔嵌入出针调节手柄内,所述卡位槽包括轴向上的导向槽和导向槽远端径向上的锁止槽,所述出针调节手柄的远端内部设有与卡位槽适配的卡位销,所述导向腔与出针调节手柄之间设有压力弹費;
[0006]当卡位销位于锁止槽内,出针调节手柄和出针调节锁固定连接为整体;当卡位销位于导向槽内,出针调节手柄在外力作用下推动出针,外力释放后,出针调节手柄在压力弹簧作用下自动向近端退针。
[0007]本发明中,所述导向腔上对称设有两个导向槽,导向槽底端分别设有一个锁止槽,导向槽用于卡位销滑动,锁止槽用于锁住卡位销。
[0008]本发明中,所述针调节管上设有刻度,用于显示和控制出针深度。
[0009]本发明中,所述针芯接头通过螺纹连接在导管固定件上。
[0010]本发明中,所述导管固定件通过螺纹连接针调节管。
[0011 ] 本发明中,所述出针调节锁和手柄通过螺纹连接。
[0012]有益效果:1、本发明通过弹簧及其锁紧装置可为医生提供两种出针方式,分别为弹簧出针和手动出针模式,医生可根据自身的情况和不同的治疗环境选择最适合的出针方式,从而可以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产品更具推广性。
[0013]2、本发明在弹簧出针模式下,利用弹簧的恢复力可轻松的实现出针的单人控制,不仅可以减少医护人员的负担,还降低了由双人配合所带来的操作复杂度,也避免了配合风险,使得操作简便,为取样的准确性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0014]3、本发明的外管可配置不同尺寸的针,节省原材料的投入。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更进一步的具体说明,本发明的上述或其他方面的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
[0016]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出针调节锁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出针调节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弹簧未压缩时出针调节手柄和出针调节锁的状态图;
[0020]图5是弹簧压缩时出针调节手柄和出针调节锁的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0022]如图1,本发明包括针芯接头1、导管固定件2、针调节管3、近端锁紧件4、出针调节手柄5、出针调节锁6、手柄7、远端锁紧件8、外管调节管9、针10和外管11,其中针10连接到针芯接头I上,针芯接头I向针10的远端依次设有导管固定件2、针调节管3、近端锁紧件4、出针调节手柄5、出针调节锁6、手柄7、远端锁紧件8和外管调节管9,其中针芯接头I和导管固定件2通过螺纹连接,导管固定件2和针调节管3通过螺纹连接,针芯接头1、近端锁紧件4、出针调节锁6及远端锁紧件8外侧均设有垂直于旋转方向的凸楞,便于旋转。
[0023]如图2,出针调节锁6包括导向腔12,导向腔12上设有卡位槽13,卡位槽13对称设置在导向腔两侧,卡位槽13为L型槽,包括轴向的导向槽14和径向的锁止槽15,锁止槽15在导向槽14的远端。
[0024]如图3,出针调节手柄5内设有与出针调节锁6上卡位槽13适配的卡位销16,卡位销16可沿导向槽14滑动,卡位销16可卡在锁止槽15上。
[0025]如图4,出针调节手柄5内弹簧17未压缩,为弹簧出针方式,卡位销16位于导向槽14内,出针调节手柄5在外力作用下推动出针,外力释放后,出针调节手柄5在压力弹簧17作用下自动向近端退针。
[0026]如图5,出针调节手柄5内弹簧17压缩,为手动出针方式,卡位销16位于锁止槽15内,出针调节手柄5和出针调节锁6固定连接为整体。
[0027]本发明在使用时,手术前,医生可先根据自身的情况和不同的治疗环境选择最适合的出针方式。选择弹簧出针模式时,确保卡位销16位于导向槽14内,则弹簧处于自由状态,可按压出针调节手柄5,出针调节手柄的卡位销16在出针调节锁6的导向槽中滑动,实现弹簧出针。选择手动出针时,则将出针调节锁6向近端移动并旋转,使卡位销16位于锁止槽15内,则可将出针调节锁6和出针调节手柄5紧固连接为一体并锁紧弹簧从而实现手动控制出针。
[0028]选定出针方式以后,准备负压注射器(图中未示出),注射器推到底后,使注射器处于无气状态。将三通阀(图中未示出)旋至OFF位置,回拉注射器活塞,直至预订位置。
[0029]将近端锁紧件4和出针调节手柄5移动到本发明的近端锁紧,将针完全收回外管11中。
[0030]保持位置,将本发明插入内镜活检孔道,通过旋转外管调节管9将手柄组件与内镜固定。
[0031]松开远端锁紧件8,滑动手柄7使外管11远端到达理想位置并锁紧远端锁紧件8,这一步是调节外管伸出内镜的长度,保证针伸出时在有效的超声范围内。
[0032]旋松近端锁紧件4,将近端锁紧件4和出针调节手柄5向远端推动,直至预订的出针尺寸为止,锁紧。此时近端锁紧件4最近端显示的数字即为出针的总深度。
[0033]推动出针调节手柄5将针插入病灶,此时出针调节锁6可到达手柄7近端。取出针芯,接上准备好的负压注射器,打开三通阀开关,开启负压,准备收集标本。为便于收集样本,可在活检位置多次小幅度出针。处于弹簧出针模式时,单手握住手柄7,按压出针调节手柄5(弹簧出针方式)可通过弹簧的回复力实现自动出针回针。处于手动出针模式时,通过手动推动/回拉出针调节手柄5可实现出针/回针。
[0034]本实施例中,作为另一个优选方案之一,也可以将出针调节锁和手柄通过螺纹连接,当出针方式为弹簧出针时,出针调节锁与手柄通过螺纹旋紧进行限位,使之不影响注射器推拉、不影响近端锁紧件和出针调节手柄的推动,当出针方式为手动出针时,旋开出针调节锁和手柄之间的螺纹,通过卡位销和卡位槽组合使出针调节手柄5和出针调节锁6固定连接为整体。
[003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声针,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未明确的各组成部分均可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主权项】
1.一种超声针,包括针(10)、外管(11)以及手柄(7),所述针(10)内置于外管(11)内,其特征在于,所述针(10)近端连接针芯接头(I),所述针芯接头(I)向远端一侧设有依次相连的导管固定件(2)、针调节管(3),针调节管(3)外嵌套相互连接的近端锁紧件(4)和出针调节手柄(5),出针调节手柄(5)活动连接一出针调节锁¢),所述出针调节锁(6)设有带有卡位槽(13)的导向腔(12),所述导向腔(12)嵌入出针调节手柄(5)内,所述卡位槽(13)包括轴向上的导向槽(14)和导向槽远端径向上的锁止槽(15),所述出针调节手柄(5)的远端内部设有与卡位槽适配的卡位销(16),所述导向腔(12)与出针调节手柄(5)之间设有压力弹簧(17);当卡位销(16)位于锁止槽(15)内,出针调节手柄(5)和出针调节锁(6)固定连接为整体;当卡位销(16)位于导向槽(14)内,出针调节手柄(5)在外力作用下推动出针,外力释放后,出针调节手柄(5)在压力弹簧(17)作用下自动向近端退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声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腔(12)上对称设有两个导向槽(14),导向槽(14)底端分别设有一个锁止槽(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声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调节管(3)上设有刻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声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芯接头(I)通过螺纹连接在导管固定件(2)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声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固定件(2)通过螺纹连接针调节管(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声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针调节锁(6)和手柄(7)通过螺纹连接。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声针,包括针、外管以及手柄,所述针内置于外管内,所述针近端连接针芯接头,所述针芯接头向远端一侧设有依次相连的导管固定件、针调节管,针调节管外嵌套相互连接的近端锁紧件和出针调节手柄,出针调节手柄活动连接一出针调节锁,所述出针调节锁设有带有卡位槽的导向腔,所述导向腔嵌入出针调节手柄内,所述卡位槽包括轴向上的导向槽和导向槽远端径向上的锁止槽,所述出针调节手柄的远端内部设有与卡位槽适配的卡位销,所述导向腔与出针调节手柄之间设有压力弹簧。
【IPC分类】A61B17-34
【公开号】CN104799915
【申请号】CN201510237849
【发明人】李常青, 马修·奥滕, 杰里·谢弗, 科里·甘纳森, 乔恩·巴扎德, 约翰·伯克, 吉姆·豪斯, 卡尔·范德比克
【申请人】南京微创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29日
【申请日】2015年5月1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