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内镜多器官通用穿刺器械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经内镜多器官通用穿刺器械,该穿刺器械包括V型部件、可曲塑料管、可屈针管、导丝和外固定器。本发明所涉及的器械,同一款长度的穿刺器械,既适合经消化道超声内镜穿刺抽吸,也适合经气管超声内镜穿刺抽吸,还适合经常规直视内镜下的血管内注射、粘膜下注射和深活检等用途,满足穿刺过中可不拔出导丝的要求。
【专利说明】经内镜多器官通用穿刺器械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经内镜多器官通用穿刺器械,尤其涉及一种适合消化道超声内镜和气管超声内镜的多功能穿刺针,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经内镜穿刺技术是一种经过内镜工作钳道完成的微创诊疗技术,虽然属于高级内镜技术,但是近30年来,在全世界得到了成熟的发展。该技术在于通过穿刺实现获取细胞、组织、液体的诊断标本,也能进行穿刺抽液治疗,还能实现注射治疗的目的。目前所用于穿刺的内镜,大体上包括超声内镜和非超声内镜(即普通内镜)的穿刺,其中,根据在不同器官的应用和设计的区别,具体涉及经气管镜穿刺、经气管超声内镜穿刺、经消化内镜穿刺、经消化道超声内镜穿刺等。经超声内镜细针穿刺首先在消化道应用,后用于气管。然而,现行的用于气管超声内镜穿刺针和用于消化道的穿刺针,多了一些不必要的部件,且是采用至少在长度上有明显区别的不同设计,但是,穿刺效果并不理想,增加了生产、推广的成本,操作程序也相对繁琐。
[0003]中国公开专利CN200580051293.5涉及了一种“内窥镜用处置工具和生物组织分析处理系统及组织分析处理用的样品采集方法”,是一种经内镜钳道的管状穿刺针。
[0004]美国专利US4966162涉及一种内镜器械,在针管控制区侧面有一垂直的同道,用于连接注射器,通过细胞刷取样。该发明人还公开了相关的系列穿刺针专利US4791937、US7147607B2、US7204812B2。其穿刺针针管直径均一,且设计均只是适用于经气管镜的穿刺。
[0005]美国专利US7981052B2涉及一种经内镜粘膜下活检针,其具体涉及在与针尖采用一种辅助针尖易于刺入组织。`
[0006]美国专利US7641638B2涉及一种经内镜穿刺器械,采用注射器抽吸、穿刺针管、导丝共用唯一通道的设计,与在市上应用多年的多种穿刺针设计类似,还是金属针管与塑料管在塑料管的远端固连。
[0007]现有的经内镜穿刺方式,一般需要将导丝全部拔出,然后再用负压吸引的方法抽吸,或者用无导丝的穿刺针穿刺取样。操作程序复杂,易发生交叉污染、医务人员意外医源性损伤等。另外导丝全部拔出会造成具有正压力的血管内血液,向针管内分流,并被吸引进入注射器内。该血液在注射器和针管内凝固,可能会导致管道堵塞,影响操作。还可能因为过多的血块,在检查时,大量的血细胞影响显微视野,导致漏诊。另外现有经内镜穿刺设备通用性差,一般只适用于某一种或某几种穿刺目的,带来了设备利用率低、人员操作和培训复杂、提高了使用和制造成本以及资源学浪费等问题。
【发明内容】
[0008]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经内镜多器官通用穿刺器械,用于活检组织、活检细胞学、抽液、药物注射等诊断和治疗,可以实现用同一种穿刺器械满足不同长度、不同穿刺器官和部位的需求,同时,穿刺过程中可不拔出导丝。
[0009]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达到:
[0010]一种经内镜多器官通用穿刺器械,该穿刺器械包括:
[0011]V型部件,该V型部件包括侧通道部分、直通道部分和针管连接部分,所述侧通道部分内的侧通道与所述直通道部分内的直通道于针管连接部分内部交汇,所述侧通道部分的末端设有用于封闭侧通道的塑料封口,所述直通道部分的末端设有与注射器活动连接的接口或连接器;
[0012]可曲塑料管,其一端与V型部件的针管连接部分相连接;
[0013]可屈针管,所述可屈针管的主体位于所述可曲塑料管内,可屈针管的远段伸出可曲塑料管外且末端具有穿刺针尖,可屈针管的近端与V型部件的针管连接部分固定连接并使可屈针管与所述直通道沿直线相贯通;
[0014]导丝,所述导丝从V型部件的塑料封口穿入侧通道以及可屈针管的内部,其与可屈针管内部活动连接;
[0015]外固定器,其设在所述可曲塑料管上,用于调节或固定本穿刺器械的穿刺深度。
[0016]以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0017]所述可曲塑料管长度为120cm-230cm,优选170cm,可曲塑料管的近端与V型部件连接,所述可曲塑料管的远段为更易于弯曲的I~6cm长的弹簧管部件远段,弹簧管部件优选3cm。塑料的材料,包括聚乙烯、聚四氟乙烯、功能高分子材料、含有塑料的复合材料等。弹簧管部件的材料为金属或者功`能高分子材料,优选金属弹簧。弹簧管部件的作用是:使塑料管远段更易于随内镜弯曲而弯曲;有效传导轴向作用力;防止针尖刺及所料管壁。
[0018]可屈针管,为17ga_25ga (ga是单位gauge简写,全文同)的金属或者功能高分子材料管,其远端具有一尖锐的穿刺针尖,针管位于塑料管件之内,V型部件与针管相连处有一螺纹结构,用于与所料管近端相连。与V型部件连接的有一针柄,针柄的体部有防滑纹的螺丝帽结构等,或者为一表面有防滑条纹的梭形结构等。可屈针管的工作长度比塑料管的长度长2cm-10cm。针管远段IOcm范围内,标记顺序刻度,术中可准确度量进针的长度。
[0019]可屈针管,是一种可屈非均一直径针管,其沿远端至近端可分为针尖段、针体段和针柄,针尖段长度为2cm - 8cm,优选5cm,针尖段与之后针管即为针体段相连,但两段直径不同,针尖段的直径小于针体段,一般针尖段的直径略小。针尖段的直径优选渐变至针体段直径,腔内平滑。比如,20ga穿刺针产品,其穿刺针针尖直径为20ga,长度为5cm,但是,其后段针管的直径为19ga,导丝选择21ga直径最佳。这样的针管设计,在操作时,不同于常规的穿刺针和方法,不需要将导丝全部拔出后才抽吸取样,满足将导丝向针管内只退回3cm - 5cm,进入19ga直径区域,即利用负压可进行穿刺取样或者抽液,极大简化操作程序,减少了交叉污染、医务人员意外医源性损伤等的发生。导丝留置在针管内,可以避免具有正压力的血管内血液,向针管内分流,并被吸引进入注射器内。该血液在注射器和针管内凝固,可能会导致管道堵塞,影响操作。还可能因为过多的血块,在检查时,大量的血细胞影响显微视野,导致漏诊。针柄上设有与V型部件针管连接部分相连接的螺纹、螺帽、梭形结构或扁平哑铃状结构。针柄设计优选长2.5cm,宽1.5cm,扁平哑铃状。
[0020]所述可屈非均一直径针管,针尖可为均一斜面和非均一斜面,优选为最广泛使用的均一斜面;针管远段外表是经磨砂处理的粗面设计,满足在进针之后,形成超声折射影像,以定位判断进针所处位置;针管远段表面可标记有顺序刻度,即标记纵向长度的刻度,方便在直视镜下使用时,如粘膜下注射和血管注射,可以准确判断进入组织的深度,这些标记,也会形成超声波反射,还有助于超声引导下的穿刺针定位。中国公开专利200580051150.4,涉及一种超声波用穿刺针的表面设计,其为三棱锥状的凹坑,本发明的粗面设计与其不冲突,并更能有效形成大量的紊乱折射影像。
[0021]所述导丝,导丝从V型部件的塑料封口穿入侧通道以及可屈针管内,导丝横截面为圆形或者不规则形状,远端为圆头,远端位于金属针管内,导丝穿过V型部件管道,近端固定于V型部件侧通道外的手持操作柄(即导丝手柄)上,操作柄至少有一处与导丝直径相当的沟。操作柄的设计,可为一个用手指头插入操纵的圆形拉环,或者一个体部有防滑纹的螺丝帽结构,或者为一表面有防滑条纹的梭柄结构等。优选手柄为圆形拉环,拉环体部可设至少I处用于固定导丝的“沟”,其直径与导丝直径相当。该拉环结构设计,除外具有方便操作者将导丝拉出针管的用途,还可将此环用作束缚回收的金属导丝。导丝穿过拉环,形成若干导丝圈。位于拉环体的“沟”可将导丝嵌入其内,卡住导丝后(取导丝末段为佳)。这样,助手可快捷地在术中将取出的导丝整齐存放成导丝圈,以备随时取用。导丝的长度,满足将导丝全部植入针管内以后,导丝远端超过针尖远端,有效防止针尖损伤内镜钳道、刺入塑料管壁和意外损伤黏膜组织。
[0022]所述V型部件主要由侧通道部分、直通道部分和针管连接部分组成,侧通道和直通道交汇之后与金属针管连接。侧通道设有1-2处软塑料膜(即塑料封口)用于封堵可能来自直通道和针管的气体、液体外漏,所述1-2处软塑料膜分别位于侧通道开口处或者位于侧通道与直通道交汇处。直通道连接可分段固定抽吸的注射器。侧通道与直通道之间的夹角为10° -80°,优选30°。侧通道内管轴线可为直线,也可为弧形。因为受术者手持内镜的位置、姿势、金属针和导丝在侧通道之外受重力作用,侧通道内管轴线优选弧形,这样可以减小针管和导丝在侧通道内的摩擦力,方便操作。侧通道和直通道的开口均为可接入常规螺旋接口和插入式接口的注射器的设计。
[0023]本发明的V型部件的侧通道有塑料封口(可为密封膜或密封塞),导丝通过该封口时,不出现漏气和液体。所述注 射器包含活塞和针筒。可用常规的通用注射器结构,也可将活塞设置为具有2级固定卡,用于卡住活塞在针筒内的位置,维持持续负压状态,发挥抽吸作用。实际操作中,用于抽吸的装置,可以是助手用普通注射器持续负压抽吸,也可以是其它市售的手控逐级负压抽吸的器械。
[0024]可曲塑料管与V型部件针管连接部分的连接,可采用多种连接方式,包括螺纹连接、卡接或其他方式;可直接采用固定连接或活动式连接。一种优选的连接方式是在可曲塑料管的近段上设塑料管手柄,在V型部件针管连接部分上可设可独立旋转锁紧装置(如可旋转螺母),通过塑料管手柄与可独立旋转锁紧装置之间实现可拆卸式连接;为了增加连接紧密性,在塑料管手柄与可曲塑料管连接的周围或一边可进一步增设热缩管。
[0025]所述外固定器,为一椎管型中空结构,其锥形尖部用于插入内镜的钳道孔,椎管套于可曲塑料管外围,椎管型管体部侧面设有一用于固定可曲塑料管的螺丝钉。材料可为金属、塑料或者复合材料制备而成,优选塑料铸型。外固定器用于调变穿刺针的操作长度,其锥形尖部可插入任何内镜的钳 道孔,或者插入钳道的塑料阀门(也称之为活检帽);同时,通过锥形管体部的螺丝钉紧压固定结构,将长度确立的塑料管稳定固定,从而实现对穿刺管的操作长度的调变。外固定器的管内最小直径小于或者等于内镜活检钳道的最小内径。特别适合调整用于消化道和气管内镜的不同长度的穿刺需要。
[002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7]本发明的穿刺针设计满足抽吸时不需要拔出导丝。常规的经内镜穿刺,需要将导丝全部拔出,然后再用负压吸引的方法抽吸,或者用无导丝的穿刺针穿刺取样。本发明不同于常规的穿刺针和方法,不需要将导丝全部拔出后才抽吸取样,满足将导丝向针管内只退回3cm-5cm,即可进行穿刺取样或者抽液,极大简化操作程序,减少了交叉污染、医务人员意外伤害等事故的发生。穿刺针的直径大于目前的22ga和21ga针,导丝直径小于穿刺针内径,导丝直径优选22ga。重要的是,导丝留置在针管内,可以避免具有正压力的血管内血液,项针管内分流,并被吸引进入注射器内。导丝留置在针管内,能避免血液在注射器和针管内凝固影响操作。如果抽取了富含血液的样本,会导致显微镜下满视野的红细胞,一定程度上影响诊断,甚至导致漏诊。如果穿刺的目的适用于抽液体,如经过十二指肠抽取胰腺周围液体或者抽取胰腺囊性病变内液体,则可以全部拔出导丝,全部开放针管内通道,用于快速、大量引流。
[0028]本发明的穿刺针设计可以满足消化道和气管的任何超声内镜需要,还可用于经非超声内镜的钳道,实现直视下穿刺深活检、粘膜下注射、血管内药物注射等,包括经直视气管镜、胃镜、大肠镜、小肠镜、胆道镜和十二指肠侧视镜等钳道进行穿刺。目前全世界用于消化道和气管超声内镜穿刺的针,其长度均属专用,其产品的长度有明显差别,用于消化道超声内镜的穿刺针(管)的工作长度一般是140cm- 145cm,用于气管超声内镜的穿刺针约60cm-120cmo本发明满足将一种穿刺针,通过可调变穿刺针操作长度的塑料管固定器,调整用于消化道和气管内镜穿刺的不同长度的需要。本发明所述操作改变了传统的经内镜穿刺术中术者和助手的工作分配任务。因为传统的十二指肠镜与阵线扫描的超声内镜(包括消化道和气道所用的超声内镜)均为侧视镜,所以,用本发明的器械操作,与用十二指肠镜实施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ERCP)操作时的人力分配,有了更多的相似之处。因此,本发明在推广过程中,对助手(一般为护士)的培训更为简单,有利于提高操作的成功率和普及率。
[0029]由于本发明的关键特点`在于其多器官用途。但是,由于穿刺的时候,依据穿刺目的不同,可能会选择不同直径的穿刺针。穿刺针直径越大,如20ga,则获取组织标本多,适合进行组织学诊断。如果穿刺针直径越小,如22ga,则获取较小的组织标本,但是局部损伤小。如果是用于穿刺抽液,择取22ga_25ga为佳。目前市售产品均是一种直径的穿刺针配备一套完整的穿刺附件,而实际上,医生往往需要对更换1-3种穿刺针能提高诊断率。因此,为节省资源浪费、降低医疗器械成本、降低价格,可适合取细胞学在具体实施加工、包装和配送时,本发明满足两种直径接近的穿刺针共享同一套出针管和导丝以外的穿刺附件系统,比如,20ga穿刺针与22ga穿刺针共享同一塑料管及与其相关的V型部件、注射器和外固定器。
[0030]本发明较临床上所用的消化道、气管内镜穿刺器械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既适合消化道和气管超声内镜穿刺,也适合经常规非超声内镜下的穿刺和注射,还满足穿刺过程中可不拔出导丝的要求。这样可以极大地减少加工成本,方便术者学习和推广,节约社会资源。【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1]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经内镜多器官通用穿刺器械结构示意图。
[0032]图中,1-导丝手柄,2-密封塞,3-V型部件,4-可旋转螺母,5_塑料管手柄,6_热缩管,7-外固定器,8-可曲塑料管,9-弹簧管部件,10-可屈针管,11-导丝。
[0033]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V型部件结构示意图。
[0034]图中,21-可独立旋转锁紧装置,22-导丝通道,23-抽吸注射通道。
[0035]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可曲塑料管、可屈针管及导丝手柄局部放大图。
[0036]图中,31-导丝,32-可屈针管,33-可曲塑料管,34-弹簧管部件,35-导丝手柄。
[0037]图4是可曲塑料管远端及可屈针管针尖局部放大图。
[0038]图中,41-可屈针管,42-可曲塑料管,43-弹簧管部件,44-导丝。
[0039]图5是V型部件的一种装配示意图。
[0040]图中,51-V型件尾部螺旋接口,52-注射器的母螺旋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42]实施例1`
[0043]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经内镜多器官通用穿刺器械包括V型部件、可曲塑料管、可屈针管、导丝和外固定器。其中V型部件包括侧通道部分、直通道部分和针管连接部分。其中的侧通道与直通道于针管连接部分内部交汇,侧通道部分的末端设有用于封闭侧通道的塑料封口,特别是密封塞,用于封堵可能来自直通道和针管的气体。直通道部分的末端设有与注射器活动连接的接口或连接器,其具体结构如图2所示,侧通道与直通道之间的夹角为30°,侧通道内管轴线可为直线,也可为弧形。侧通道和直通道的开口均为可接入常规螺旋接口和插入式接口的注射器的设计。V型部件与注射器的装配如图5所示,V型件直通道尾部的螺旋接口与注射器的母螺旋接口沿K向连接。在V型部件针管连接部分上可设可独立旋转锁紧装置,实现与塑料管手柄的可拆卸式连接。
[0044]可曲塑料管的一端与V型部件的针管连接部分相连接。可曲塑料管长度为120cm- 230cm,其远段为更易于弯曲的I~6cm长的弹簧管部件远段。在可曲塑料管的近段上设塑料管手柄,通过塑料管手柄与可独立旋转锁紧装置之间连接;为了增加连接紧密性,在塑料管手柄与可曲塑料管连接的周围或一边可进一步增设热缩管。
[0045]可屈针管为直径17ga_25ga的金属管,可屈针管的主体位于所述可曲塑料管内,可屈针管的远段伸出可曲塑料管外且末端具有穿刺针尖,可屈针管的工作长度比可曲塑料管的长度长3cm-10cm。可屈针管沿远端至近端分为针尖段、针体段和针柄,针尖段长度为2cm - 8cm,穿刺针尖为均一斜面或非均一斜面,针尖段的直径小于针体段,针尖段的直径优选渐变至针体段直径,腔内平滑。针柄上设有与V型部件针管连接部分相固定连接的螺纹、螺帽、梭形结构或扁平哑铃状结构。可屈针管与V型部件的直通道沿直线相贯通;可屈针管的远段表面为粗面,还可以在表面上标记有顺序刻度。可屈针管及可曲塑料管的结构如图4所示。
[0046]如图1及图3所示,导丝从V型部件的塑料封口穿入侧通道以及可屈针管内,导丝横截面为圆形或者不规则形状,远端为圆头,远端位于金属针管内(图3中的导丝远端在针管外是为了突出导丝或显示装配测试时的情况),导丝可在可屈针管内部前后活动,导丝近端固定于V型部件侧通道外的手持操作柄(即导丝手柄)上,操作柄至少有一处与导丝直径相当的沟。操作柄的设计,可为一个用手指头插入操纵的圆形拉环,或者一个体部有防滑纹的螺丝帽结构,或者为一表面有防滑条纹的梭柄结构等。
[0047]外固定器设在所述可曲塑料管上,其为椎管型中空结构,其锥形尖部用于插入内镜的钳道孔,椎管套于可曲塑料管外围,椎管型管体部侧面设有一用于固定可曲塑料管的螺丝钉。外固定器用于调变穿刺针的操作长度,其锥形尖部可插入任何内镜的钳道孔,或者插入钳道的塑料阀门(也称之为活检帽);同时,通过锥形管体部的螺丝钉紧压固定结构,将长度确立的塑料管稳定固定,从而实现对穿刺管的操作长度的调变。外固定器的管内最小直径小于或者等于内镜活检钳道的最小内径。
[0048]实施例2:
[0049]经内镜超声引导的胰腺穿刺活检术:
[0050](I)穿刺针器械的规格为:管长160cm,针尖直径为20ga,针管的针体段直径为19ga,导丝直径为21ga,金属针管比塑料管长8cm。穿刺取样时,注射器优选处于负压状态,负压条件为5mL的抽吸空间,注射器活塞固定负压之前,预留2mL的空气。
[0051](2)内镜插至十二指肠并确立穿刺部位后,经钳道插入塑料管,至穿刺部位后,用塑料管外固定器将塑料管固定在最佳长度位置。医生一手持镜,可同时辅助另一手操作位于V型部件的针管手柄和导丝手柄。或者有助手操作V型部件的针管手柄和导丝手柄。
[0052](3)连针管和导丝 一同进针至目的深度,然后将导丝退回针管内3cm-5cm,结合负压吸引的力量,医生或者助手用手持住金属针管操作柄,使针在目的组织内穿插3-5次,一般即完成取样。实验证明,因为金属针管的针尖段直径略小于其后的针管管体直径,相较等针尖段与针管体段直径管径相同的穿刺针,更容易获得体积更大的组织样本。
[0053](4)解除对注射器活塞的固定,并将金属针收回。然后将塑料管从内镜钳道中拔出,并固定金属针。
[0054](5)推压注射器活塞,利用空气从针管内排出标本;或者用l_3mL注射器经针管推注生理盐水;或者用导丝向针管远端排出标本。常用载玻片或者样本收集瓶收集标本。不同的标本处理方法,可选择直接冷冻,也可用保存液处理,常用标本保存液或者处理液为90%酒精、生理盐水、福尔马林溶液等。标本送检细胞学、组织学、检验等检测和评价。
[0055](6)再次插入导丝,连同针管,经内镜钳道按照上述方法进行穿刺活检细胞和组织标本。活检次数在常1-10次不等,经验丰富的穿刺医生只需要2-4次即可获得实现诊断的标本。
[0056]实施例3:
[0057]经气管内镜超声引导的气管淋巴结活检术:
[0058](I)穿刺针器械的规格为:管长160cm,针尖直径为20ga,针管的针体段直径为19ga,导丝直径为21ga,金属针管比塑料管长8cm。穿刺取样时,注射器优选处于负压状态,负压条件为5mL的抽吸空间,注射器活塞固定负压之前,预留2mL的空气。
[0059](2)依据气管淋巴结分布图谱,内镜插至目的穿刺部位后,经钳道插入塑料管,至穿刺部位后,用塑料管外固定器将塑料管固定在最佳长度位置(如距离门齿35cm处)。医生一手持镜,可同时辅助另一手操作位于V型部件的针管手柄和导丝手柄。或者有助手操作V型部件的针管手柄和导丝手柄。
[0060]以下步骤同实施例2第3-6步。
[0061]实施例4:
[0062]经内镜直视下穿刺注射术:
[0063](I)取常规胃镜,采用23ga穿刺针,针管的针体段直径为22ga,导丝直径24ga。全部拔出导丝,侧通道直行封闭,将针管退回到塑料管内。
[0064](2)从内镜钳道插入穿刺管,抽吸足量供注射的试剂,接入直通道接口。
[0065](3)在注射目的位置附近将注射针推出,可见内镜放大的刻度。
[0066](4)在注射的目的位置进针,如果是用于血管内注射,如对曲张的静脉或者畸形的静脉球注射,则在达到所需要的深度时,通过推注射器活塞,注入血管硬化剂如聚桂醇,试剂注射完毕后,原处留置数秒钟,再缓慢拔出注射针;如果是用于粘膜下注射,隆起需要切除的病变组织,则将生理盐水等隆起试剂注射至粘膜下,待病变隆起至所需高度时,停止注射,拔出注射针。
[0067]虽然在这里通过某个或某些特殊配置描述和阐明本发明,然而其目的并不在于限制所述细节,因为可能在专利要求范围内有各种修改和结构变更,并不偏离发明精神。
[0068]本发明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权利要求】
1.一种经内镜多器官通用穿刺器械,其特征在于该穿刺器械包括: V型部件,该V型部件包括侧通道部分、直通道部分和针管连接部分,所述侧通道部分内的侧通道与所述直通道部分内的直通道于针管连接部分内部交汇,所述侧通道部分的末端设有用于封闭侧通道的塑料封口,所述直通道部分的末端设有与注射器活动连接的接口或连接器; 可曲塑料管,其一端与V型部件的针管连接部分相连接; 可屈针管,所述可屈针管的主体位于所述可曲塑料管内,可屈针管的远段伸出可曲塑料管外且末端具有穿刺针尖,可屈针管的近端与V型部件的针管连接部分固定连接并使可屈针管与所述直通道沿直线相贯通; 导丝,所述导丝从V 型部件的塑料封口穿入侧通道以及可屈针管的内部,其与可屈针管内部活动连接; 外固定器,其设在所述可曲塑料管上,用于调节或固定本穿刺器械的穿刺深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内镜多器官通用穿刺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曲塑料管的长度为120cm~230cm,所述可曲塑料管的近端与V型部件连接,所述可曲塑料管的远段为更易于弯曲的I~6cm长的弹簧管部件远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内镜多器官通用穿刺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屈针管为直径17~25ga的金属管或高分子材料管,其沿远端至近端分为针尖段、针体段和针柄,所述针尖段长度为2cm-8cm,针尖段的直径小于针体段,针柄上设有与V型部件针管连接部分相连接的螺纹、螺帽、梭形结构或扁平哑铃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经内镜多器官通用穿刺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屈针管的工作长度比可曲塑料管的长度长2cm-10cm,其穿刺针尖为均一斜面或非均一斜面,所述可屈针管的远段表面为粗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内镜多器官通用穿刺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丝的横截面为圆形或者不规则形状,导丝从V型部件的塑料封口穿入侧通道以及可屈针管内,其远端为圆头,导丝远端位于金属针管内,导丝近端固定连接于V型部件侧通道外的导丝手柄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内镜多器官通用穿刺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V型部件的侧通道部分与直通道部分之间的夹角为10°~80°,所述侧通道的轴线为直线或弧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内镜多器官通用穿刺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固定器为椎管型中空结构,其锥形尖部用于插入内镜的钳道孔,椎管套于可曲塑料管外围,椎管型管体部侧面设有一用于固定可曲塑料管的螺丝钉。
【文档编号】A61B17/34GK103654871SQ201210362764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5日
【发明者】王国本, 张发明 申请人:常州德天医疗器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