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中医临床复方用药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的中医临床复方用药方法。这种方法将利用专业的工业化提取、浓缩、干燥设备和所研发的合理工艺来生产中药提取物干燥粉,然后将不同量的干燥粉密封于水溶性食用薄膜袋中制成“水溶性食用薄膜袋装中药提取物干燥粉”来代替中药饮片,供药房按处方给药。由于这种方法涉及到现代化工业生产,所以此方法可由专业人员①保证中药原料质量,②针对每味中药制定的合理工艺可大大提高中药成分的提取率,可保证,甚至提高中药复方在病人身上的药效,③可规范化、标准化“袋装中药提取物干燥粉”的生产和产品的质量,和④病人可用开水直接冲服“水溶性食用薄膜袋装中药提取物干燥粉”,大大减化了病人煎药、过滤等复杂的吃药程序。
【专利说明】一种新型的中医临床复方用药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医药工业【技术领域】,涉及到一种新型的中医临床复方用药方法。
【背景技术】
[0002]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之瑰宝,代表着中国原创科技的最高形式,在临床治疗疾病上卓有成效,几千年来,有力地保障了中华民族的健康。中医强调的是个体性治疗,把握病人的差异性、特殊性、不同的病人有不同的治疗方案。个体性是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其个体性治疗所造成的结果是尽管市面上有种类繁多的中成药,但中医治病用药的主要方法还是应用延续了上千年的传统方法:①医生开由多味药组成的处方,②病人到药房抓药(中药饮片),③病人自行煎煮或委托他人煎煮。煎煮过程为先用武火煮开,后用文火煮半小时,过滤,滤渣再加水用武火煮开,再用文火煮15分钟,过滤,合并二次滤液,约500mL,按医嘱分二次(早晚)或三次(早中晚)。此种用药的传统方法存在有一定的缺陷,如中药饮片的质量是中医药疗效的关键,如果中药饮片质量低下,医生再高明的医术也得不到体现,目前参差不齐的中药饮片质量使临床医生十分无奈。影响中药饮片质量的因素很多,有品种混乱、异物同名或同名异物、习用品充正品以及人为造假(如太子参中渗小党参,莪术制成三七参)等,中药饮片的加工炮制是一项复杂的、要求高的技术工作,其加工炮制是否专业也大大影响中药饮片的质量,国内虽有一些有规模的药房,但一般药房,特别是医院药房规模不大,很难有专业质检人员来保证所进中药饮片的质量,而且中药房中杂乱的、灰尘尘的中药饮片的确可给人于不科学、不现代化的口实。
[0003]另一方面传统的中药复方混合煎煮方法也会使某些质地细密中药中的有效成分提取不充分,如丹参与三七同煮,三七因质地细密其提取率将大大低于丹参的提取率。以药量的角度来看,中药复方由不同量的多种中药组成,药剂师一般是复方中每味药的总量称一次,然后以手抓的方法 将药分到几副药中,这种抓药的过程较难保证每副药中每味药量的准确。因此,延续上千年的中医治病用药的主传统方法急需变革,
[0004]我国是世界上中成药生产销售最大的国家,由于中成药的生产需要大量专业的工业化提取、浓缩、干燥设备和技术,这种长期、大量的需求使我国在中药工业化提取、浓缩、干燥的设备和相应的技术二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本发明顺应了中医治病用药传统方法急需变革的需求,同时也利用了我国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中药工业化提取、浓缩、干燥的设备和相应的技术,研发出一种新型的中医临床复方用药方法。
【发明内容】
[0005]针对上述中医治病用药传统方法的缺陷以及我国在中成药生产设备和技术上的优势,本发明将中药饮片通过以下三个步骤制成中药饮片的代用品一 “水溶性食用薄膜袋装中药提取物干燥粉”,步骤①是专业鉴定人员验收中药饮片,保证购入饮片质量;②针对不同中药饮片的质地,研发出不同的、合理有效的提取、浓缩、干燥的工艺利用专业的工业化提取、浓缩、干燥设备,用所研发的合理工艺生产中药提取物干燥粉”,将大大提高中药成分的提取率,③将中药提取物干燥粉密封于不同大小的水溶性食用薄膜(如糯米纸)袋中,并标明袋内中药提取物干燥粉相当于多少量(如1,2,5,10等克)的中药饮片。“袋装中药提取物干燥粉”可代替将中药饮片,供药房按处方配方给药。
[0006]本发明建立了一种新型的中医临床复方用药方法,与延续了上千年的传统中医临床复方用药方法相比,由于本方法涉及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可规范化、标准化“袋装中药提取物干燥粉”的生产,保证“袋装中药提取物干燥粉”的质与量;同时,用“袋装中药提取物干燥粉”代替中药饮片可减化药剂师的配方抓药过程,也可保证配方时各味药的准确药量;最终,开水直接冲服“水溶性食用薄膜袋装中药提取物干燥粉”,可大大减化病人煎药、过滤等复杂的吃药程序,同时针对每味中药制定的科学合理的固定工艺也保证,甚至提高在病人身上的药效。
【具体实施方式】[0007]下面将结合实施实例,将本发明所公布的中医临床复方用药新方法和延续了上千年的传统方法进行比较,来对本发明的相关优越性作进一步描述。对比传统方法,本发明所公布的中医临床复方用药新方法大大提高了提取率,保证中药成分最大化的提取到药液中,提高药效。
[0008]传统方法:制药液过程为将中药饮放入煎药罐中,加水,先用武火煮开,后用文火煮半小时,过滤,滤渣再加水用武火煮开,再用文火煮15分钟,过滤,合并二次滤液,约500mL,供病人二次服用。
[0009]本发明新方法:以下二个实施例中的丹参和三七分别用研发出的合理高效工艺。这二个工艺将分别在实施例中陈述。
[0010]实施例1:中药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和根茎,是一种常用中药,归肝经,活血祛瘀,搜风通络降脂,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丹参具有很好的调节血脂功效。丹参是临床治疗心血管疾病复方的主要中药之一,以丹参为主要成分的制剂也广泛应用于临床。近十年来,丹参作为重要的生产原料,年需求量日益增加,目前已增至20000吨左右。然而市场上丹参产地较多、品种混杂,导制丹参质量不稳定,严重影响丹参临床疗效。本实验用产地安徽的丹参中药(产品批号为0100712),并由专业人员确定其质量。
[0011]传统方法:50克丹参药罐水煎二次,详细方法见上描述,过滤得水提取物,浓缩,真空干燥得“丹参水提取物干粉”,提取率为25.44% (提取物干粉/丹参原料)。
[0012]本发明新方法:用天津大明制药设备厂制造的中试提取浓缩成套机组,将7公斤丹参和10倍量水,煎煮Ih (水沸后开始计时),过滤,然后用同样程序重复提取二次,合并三次滤液,浓缩,真空干燥得“丹参水提取物干粉”,提取率为35.21 % (提取物干粉/丹参原料)。
[0013]实施例2:中药三七(Panax Notoginseng (Burk.)F.H.Chen)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和根茎,是一种常用中药,明代著名的药学家李时珍称其为“金不换”,被《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为“补血第一”的中药,为中药中之最珍贵者。”扬名中外的中成药“云南白药”和“片仔黄”,都以三七为主要原料制成。三七体重,质地坚实,很难用传统水煎方法将其中药成分提取完全。[0014]传统方法:50克三七药罐水煎二次,详细方法见上描述,过滤得水提取物,浓缩,真空干燥得“三七水提取物干粉”,提取率为12.67% (提取物干粉/三七原料)。
[0015]本发明新方法:用天津大明制药设备厂制造的中试提取浓缩成套机组,将7公斤三七和10倍量水,煎煮Ih (水沸后开始计时),过滤,然后用同样程序重复提取三次,合并四次滤液,浓缩,真空干燥得“三七水提取物干粉”,提取率为22.64% (提取物干粉/丹参原料)。
[0016]结果
[0017]本实例以中药丹参和三七为原料,用本发明所公布的新方法和延续了上千年的传统方法中所陈述的提取工艺,对这二味中药进行提取。通过这二种方法提取效率的比较,证明利用新方法中现代工业化提取设备和工艺进行的中药成分提取,其效率远高于传统方法,丹参的提取效率提高了三分之一,而质地坚实的三七,提取效率提高了将近一倍。对比传统方法,本发明所公布的中医临床复方用药新方法大大提高了提取率,保证中药成分最大化的提取到药液中,可提闻药效。 [0018]本新方法中涉及的①由于工业化生产专业质检人员可保证所进中药饮片的质量,②开水直接冲服水溶性食用薄膜袋装中药提取物干燥粉可大大减化病人煎药的复杂吃药程序,③保证所配复方的规范化、标准化,都明显优于传统方法,在此就无须再用实施实例来作进一步描述。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的中医临床复方用药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专业的工业化提取、浓缩,干燥设备和技术生产中药水煮提取物干燥粉。然后将中药提取物干燥粉密封于不同大小的水溶性食用薄膜(如糯米纸)袋中,并标明袋内中药提取物干燥粉相当于多少量(如1,2,5,10等克)的中药饮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袋装中药提取物干燥粉,其特征在于:不同中药饮片的袋装提取物干燥粉,可代替中药饮片,供药房配方给药。
3.一种新型的中医临床复方用药方法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当临床医生按中医个体性治疗原则为不同病人开出不同药方时,药房可按医生药方,给病人提供相应量的不同袋装中药提取物干燥粉,而不是饮片。病人可将代表复方中不同中药的“水溶性食用薄膜袋装中药提取物干燥粉”用开水直接冲服。
【文档编号】A61K9/14GK103690570SQ201210362702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7日
【发明者】余尚学, 方念伯 申请人:余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