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90775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医疗器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把持器、持针器、剪刀、镊子等的医疗器械,该医疗器械通过以转动支撑部为支点而张开或闭合,从而进行剪开、剪除、把持、夹持、剪断等操作。
【背景技术】
[0002]作为这种医疗器械,已知有专利文献1、2中所述的医疗器械。专利文献1、2所述的医疗器械的一端设有板簧状的弹性部件,而另一端设有开闭部件,所述开闭部件在转动支撑部处相互交叉并以能够自如地张开或闭合的方式相连,并且,所述开闭部件的前端形成有进行剪开、剪除、把持、夹持、剪断等(以下记载为“剪开或剪除等”)操作的功能部。在如此构成的医疗器械中,能够通过改变施加于所述弹性部件上的按压力而对所述功能部的动作进行微调,从而适于操作必须精细的外科手术等。
[0003]然而,在心脏、大脑等的外科手术中,有时会用剪刀来剪开或剪除超薄膜、或者微细的血管或神经等的身体组织,此时,若刀尖稍微抖动,便有可能损伤周围的身体组织。但是,在上述现有的剪刀中,具有刀尖在剪开或剪除刚结束后弹起的趋势。因此,手术人员必须精细地调节施加于操作部件上的力,以防止刀尖在剪开或剪除刚结束后弹起,这会对手术人员造成很大的负担。这样的负担在反复进行剪开、剪除超薄膜、或者微细的血管或神经等操作的脑外科手术或心脏手术中极大。
[0004]专利文献I中提供了能够调节剪刀等医疗器械中的弹性部件的弹性的技术。在专利文献I的外科手术器械中,如其第0007段落所述,“使用者施加力时的操作性、使用感(操作时的重量、硬度等)根据弹簧部104的按压反弹力和弯曲特性的不同而不同。按压反弹力和弯曲特性根据弹簧部104的形状或材料的不同而不同,从而对操作性、使用感造成影响(例如钛制器械感觉较硬等)”,因此,通过在弹簧部的板状部件上形成多个槽,从而改变所述弹簧部的按压反弹力和弯曲特性,由此能够调节所述功能部的操作性。
[0005]但是,在该文献所述的外科手术器械中,依然无法解决刀尖在剪开或剪除刚完成后弹起这一问题。
[0006]防止刀尖弹起的一个有效方法是使用弹性小(弹性系数小)的弹性部件。另外,剪开或剪除超薄膜、或者微细的血管或神经等身体组织的手术人员非常重视从刀尖传到手上的感觉,因此,从该观点来看也是弹性越小越好。但是,当弹性变小时,因为操作部件或开闭部件的自重而刀尖容易发生移动,而且剪开或剪除完成后刀尖不易复位(张开),因而弹性的减小也有限度。
[0007]【现有技术文献】
[0008]【专利文献】
[0009]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许第4693194号公报
[0010]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平9-140720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11]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刀尖在剪开或剪除等操作刚结束后不易弹起,而且操作性和使用感优于现有医疗器械的医疗器械。
[0012]本发明的发明人认真研宄后发现,刀尖弹起的原因之一在于弹性部件的弹性在从开始剪开或剪除到结束为止的期间内发生变化,从而想到了本发明。
[0013]图3中的(a)是表示现有医疗器械中施加于操作部件上的按压力与刀尖的变形量(开闭量)之间的关系的图表。如图3中的(a)所示,弹性部件的弹性在从开始剪开或剪除到结束为止的期间内(图中两条直线(i)与(ii)之间)变大。因此,必须施加比本来所需的按压力P3更大的按压力P2,在此期间,手术人员必须精细地逐渐增大施加于操作部件上的按压力。可以说这样的操作不仅对手术人员造成很大负担,而且也是刀尖在剪开或剪除结束的同时弹起的主要原因之一。
[0014]因此,在本发明中,如图3中的(b)所示,弹性在从开始剪开或剪除到结束为止的期间内保持不变,从而手术人员无需根据弹性的变化而精细地调节施加于操作部件上的按压力,而且也可以抑制刀尖在剪开或剪除刚结束时弹起。
[0015]具体而言,本发明的医疗器械具有:手术人员所把持的操作部件、安装在该操作部件的一端且后端相互交叉的弹性部件、以及安装在所述操作部件的另一端且在转动支撑部处相互交叉,并且能够自如地张开或闭合的开闭部件,该开闭部件的前端设有进行剪开、剪除、把持、夹持、剪断等操作的功能部,该医疗器械通过增大或减小施加于所述操作部件上的按压力而使所述功能部张开或闭合;在该医疗器械中,所述开闭部件、所述操作部件以及所述弹性部件被构成为:在从所述功能部开始发挥作用到结束为止的期间内,施加于所述操作部件上的所述按压力与所述功能部的开闭量之间呈直线性的比例关系。
[0016]优选所述开闭部件的所述功能部由高滑动性的材料形成。也可以构成为:所述开闭部件由所述功能部和开闭部件主体构成,所述开闭部件主体由与所述功能部的材质不同的材料形成。
[0017]也可以构成为:所述弹性部件、所述操作部件以及所述开闭部件分别由不同种类的金属形成。该情况下,优选通过激光焊接而将所述功能部与所述开闭部件主体加以连接,并对于连接部分进行研磨从而除去错层。
[0018]另外,也可以通过激光焊接而将所述操作部件与所述弹性部件加以连接,并对于连接部分进行研磨从而除去错层。
[0019]优选所述操作部件与所述开闭部件以能够拆装的方式被连接。另外,本发明的所述弹性部件可以使用β钛,也可以使用超弹性合金。进而,优选所述操作部件由纯钛形成,所述弹性部件由β钛形成。
[0020]所述手术人员把持所述操作部件时的医疗器械的重心位置,可以通过所述操作部件、所述开闭部件以及所述弹性部件的重量、长度以及形状的组合而进行调整。
[0021](发明效果)
[0022]根据本发明,在从功能部开始发挥作用到结束为止的期间内,施加于操作部件上的按压力与功能部的开闭量之间呈直线性的比例关系,手术人员施加固定的按压力便可完成剪开或剪除等操作。因此,无需在剪开或剪除等操作途中精细地调整按压力。另外,也可以将刀尖在剪开或剪除等操作结束后弹起的可能性抑制为最小。
【附图说明】
[0023]图1涉及本发明的医疗器械的一实施方式,其中,(a)是对该实施方式的医疗器械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的俯视图,(b)是其仰视图,(C)是其主视图,(d)是其左视图,(e)是其右视图。
[0024]图2涉及本发明的医疗器械的另一实施方式,其中,(a)是对该实施方式的医疗器械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的俯视图,(b)是其仰视图,(C)是其主视图,(d)是其左视图,(e)是其右视图。
[0025]图3中的(a)是表示现有医疗器械的按压力与变形量之间的关系的图表,(b)是表示本发明的医疗器械的按压力与变形量之间的关系的图表。
[0026]图4涉及本发明的使用超弹性合金的另一实施方式,且是表示按压力与变形量之间的关系的图表。
[0027](符号说明)
[0028]Ulr 医疗器械
[0029]11弹性部件
[0030]13转动支撑部
[0031]14操作部件
[0032]15开闭部件
[0033]15a、15a 刃部
[0034]16连接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5]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医疗器械的适宜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
[0036]图1涉及本发明的医疗器械的一实施方式,其中,(a)是对该实施方式的医疗器械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的俯视图,(b)是其仰视图,(C)是其主视图,(d)是其左视图,(e)是其右视图。
[0037]另外,以下例举出外科手术等中用于剪开或剪除身体组织的剪刀为例对于医疗器械I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的医疗器械并不限于剪刀,也能够适用于用于夹持线或身体组织的夹持器、或者进行把持或剪断等操作的把持器、持针器、镊子等。
[0038]如图1所示,医疗器械I具有:医生等手术人员所把持的两个操作部件14、14 ;安装在该操作部件14、14的一端上且呈板状的弹性部件11、11 ;以及安装在操作部件14、14的另一端上的开闭部件15、15。开闭部件15、15的前端形成有作为功能部的刃部15a、15a,弹性部件11、11的后端相互卡合而被连接。
[0039]另外,开闭部件15、15在刃部15a、15a附近位置处通过转动支撑部13以转动自如的方式相互连接。
[0040]操作部件14、14优选由重量轻、强度高且耐腐蚀性出色的纯钛形成,弹性部件11、11优选由弹性出色的β钛形成。操作部件14、14与弹性部件11、11可以通过激光焊接等进行连接,并且优选在连接后实施研磨加工,以防止在连接部分处形成错层。
[0041]优选在操作部件14、14的表面上形成孔、凹槽或者凹凸,以实现防滑或装饰等目的。
[0042]弹性部件11、11被形成为板簧状,并且,弹性部件11、11的厚度被调节为:开闭部件15、15的刀尖的开闭量与施加于操作部件14、14上的按压力之间呈直线性的比例关系。
[0043]图3中的(a)是表示目前市售的与本实施方式的医疗器械I相同种类的现有产品的按压力与变形量之间的关系的图表。该现有产品的弹性部件使用不锈钢。
[0044]如之前所说明,在该现有产品中,刚开始剪开或剪除时按压力与变形量之间的关系呈曲线状,并且剪开或剪除是在按压力逐步增大的情况下完成。
[0045]另一方面,图3中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