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测定装置以及超声波测定方法

文档序号:8533904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超声波测定装置以及超声波测定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通过超声波来测定生物体信息的超声波测定装置等。
【背景技术】
[0002]作为通过超声波测定装置来测定生物体信息的一个例子,进行血管功能的评价、血管疾病的判断。
例如,测定成为动脉硬化的指标的颈动脉的IMT(Intima Media Thickness:内膜中层厚度)也是其中之一。在MT等所涉及的测定中必须找到颈动脉,并适当地决定测定点。通常,操作人员将超声波探针放在颈部,观察显示于显示器的B模式图像并找出作为测定对象的颈动脉,并手动地将找出的颈动脉设定为测定点。
[0003]以往,若要迅速地执行这样的一系列的测定操作并且适当地找到颈动脉,需要熟练的经验,但近年,钻研出辅助测定操作的功能。例如,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使用通过对接收到的反射波的振幅信息进行处理而得到的来自生物体组织的反射波信号强度和通过对接收到的反射波的相位信息进行处理而得到的生物体组织的移动速度,来自动地检测血管壁的方法。
[000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 - 173177号公报
[0005]然而,在定期地测定生物体信息的情况下,从测定条件误差的观点来看,优选在血管的相同的位置进行测定。但是,在几天一次、几周一次的定期测定等中不能够将超声波探针持续固定在被测定者上,实际上很难在血管的同一位置进行测定。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简单地实现针对设为超声波测定的对象的血管的恒定且正确的定位。
[0007]用于解决以上课题的第一发明是超声波测定装置,具备:超声波收发部,其用于从生物体的表面对具有满足规定的组织条件的部位的血管收发超声波;获取部,其基于上述超声波收发部的接收信号来获取利用超声波测定了上述生物体的剖面的测定数据;检测部,其基于上述测定数据来检测上述部位;以及移动检测部,其基于上述测定数据来检测从上述检测部的检测开始,上述超声波收发部沿上述血管的长边方向在上述生物体的表面上移动并到达了用于进行规定的血管功能测定的规定位置这一情况。
[0008]根据第一发明,若针对被检者的血管放置超声波探针并使该超声波探针在该血管的长边方向上移动,则自动地检测到达了用于进行血管功能测定的规定位置这一情况。换句话说,操作人员仅使超声波探针沿血管移动,就能够进行针对设为超声波测定的对象的血管的恒定且正确的定位。
[0009]第二发明是在第一发明的超声波测定装置的基础上,将上述组织条件设为上述血管分支成多个分支血管,上述检测部检测上述血管分支成上述多个分支血管的分支点。
[0010]根据第二发明,由于将组织条件设为利用超声波容易检测的分支点,所以能够使定位的精度提尚。
[0011]第三发明是在第一或者第二发明的超声波测定装置的基础上,上述移动检测部通过按照时间序列比较上述测定数据来计算移动距离,并通过从上述检测部的检测开始的移动距离达到了规定距离来检测到达了上述规定位置这一情况。
[0012]根据第三发明,能够利用超声波的测定数据来计算移动距离。因此,不需要为了计算移动距离而另外设置测定单元。
[0013]第四发明是在第一?第三的任意一项的发明的超声波测定装置的基础上,上述检测部基于上述血管的短轴方向的剖面所涉及的上述测定数据来检测上述部位,上述移动检测部基于上述血管的长轴方向的剖面所涉及的上述测定数据来检测到达了上述规定位置这一情况。
[0014]根据第四发明,通过测定血管的短轴方向剖面而容易检测血管的组织条件。另外,通过测定血管的长轴方向的剖面而容易检测移动。根据本发明,能够利用该双方。
[0015]第五发明是在第一?第四的任意一项的发明的超声波测定装置的基础上,还具备报告部,该报告部报告进行了上述移动检测部的检测这一情况。
[0016]根据第五发明,能够向操作人员报告到达了规定位置这一情况。
[0017]此外,若应用于颈动脉测定,则作为第六发明,优选在第一?第五的任意一项的发明的超声波测定装置的基础上,上述血管为颈动脉,上述检测部检测内颈动脉和外颈动脉的分支点。
[0018]第七发明是超声波测定方法,包括:基于用于从生物体的表面对具有满足规定的组织条件的部位的血管收发超声波的超声波收发部的接收信号,来获取利用超声波测定了上述生物体的剖面的测定数据;基于上述测定数据来检测上述部位;以及基于上述测定数据来检测从上述部位的检测开始,上述超声波收发部沿上述血管的长边方向在上述生物体的表面上移动并到达了用于进行规定的血管功能测定的规定位置这一情况。
[0019]根据第七发明,能够得到与第一发明相同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表示生物体信息测定装置的系统结构例的图。
图2是用于说明直至检测到用于进行血管功能测定的规定位置(测定目标位置)为止的概要的图。
图3是用于说明分支点的检测方法的图。
图4是用于说明计算从检测到分支点的时刻开始的超声波探针的沿血管方向的移动距离的图。
图5是用于说明超声波探针的移动距离的计算原理的图。
图6是表示超声波测定装置的功能结构例的框图。
图7是表示存储于存储部的程序、数据的例子的图。
图8是用于说明直至到达血管功能测定为止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9是用于说明适于使用了超声波振子列为单列的超声波探针的结构的直至到达血管功能测定为止的动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超声波测定装置10的系统结构例的图。超声波测定装置10是通过测定超声波的反射波来测定被检者2的生物体信息的装置。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生物体信息之一,测定颈动脉3的IMT (Intima Media Thickness:血管的内膜中层厚度)这样的血管功能信息。当然,除了 MT以外,也可以测定血管直径、根据血管直径估算血压这样的其它的血管功能信息。
[0022]超声波测定装置10具备:兼用用于对测定结果、操作信息进行图像显示的单元以及用于操作输入的单元的触摸面板12、用于进行操作输入的键盘14、超声波探针16 (探头)、以及处理装置30。在处理装置30上搭载有控制基板31,并与触摸面板12、键盘14、超声波探针16等装置各部以能够收发信号的方式连接。
[0023]在控制基板31上除了搭载有CPU (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32、ASIC (Applicat1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各种集成电路之外,还搭载有利用IC存储器、硬盘等的存储介质33、实现与外部装置的数据通信的通信IC34。处理装置30通过利用CPU32等执行存储于存储介质33的控制程序,来实现以超声波测定为代表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各种功能。
[0024]具体而言,通过处理装置30的控制,超声波测定装置10从超声波探针16朝向被检者2的生物体内组织发送、照射超声波束并接收反射波。并且,能够通过对反射波的接收信号进行放大、信号处理来生成被检者2的生物体内构造所涉及的反射波数据。反射波数据包括所谓的A模式、B模式、M模式、彩色多普勒的各模式的图像。以规定周期反复执行使用了超声波的测定。将测定单位称为“帧”。
[0025]另外,超声波测定装置10能够通过在成为基准的反射波数据中设定关心区域(跟踪点)来进行在不同的帧间追踪各关心区域并计算位移的、所谓的“跟踪”。
[0026]图2是用于说明检测到用于进行血管功能测定的规定位置(以下称为“测定目标位置”)为止的概要的图。
测定时,让被检者2颈部左方(或者颈部右侧)朝上地躺在床上。
将本实施方式的超声波探针16设为在超声波收发面18的长边方向和短边方向上二维排列了超声波振子的类型,操作人员将超声波探针16以超声波收发面18的长边横截颈动脉3的短轴方向的相对姿势放在靠近头部的位置。而且,若开始测定,则在维持该姿势的状态下缓慢地使超声波探针16沿颈动脉3向身体侧移动。
[0027]若检测到用于开始测定的操作,则超声波测定装置10使用二维排列的超声波振子中的长边方向(在图2的例子中为图2的左右方向)的列的超声波振子开始颈动脉3的血管短轴剖面的超声波测定,并按照每个测定帧解析反射波的接收信号,检测从总颈动脉分支成内颈动脉3a和外颈动脉3b的分支点4 (满足规定的组织条件的血管构造部位)(检测过程)。
[0028]然后,若检测到分支点4,则从分支点4开始使用二维排列的超声波振子中的短边方向(在图2的例子中为图2的上下方向)的列的超声波振子,按照时间序列比较颈动脉3的长轴方向的剖面所涉及的测定数据来计算超声波探针16的从分支点4开始的移动距离,并检测移动距离到达了规定距离L(测距过程)这一情况。然后,超声波测定装置10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