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气阴两虚型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29486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气阴两虚型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治疗气阴两虚型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
【背景技术】
[0002]十二指肠溃疡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是一种具有反复发作倾向的慢性病,其人群发病率为10%?20%,而幽门螺杆菌感染已被确认为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病因。以往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常用单一的西医疗法,西医采取抗溃疡与抗幽门螺杆菌药同用,或在溃疡愈合后采用小剂量H2受体拮抗剂维持治疗来降低复发率,但长期服用难免副作用,但效果不甚理想。气阴两虚型十二指肠溃疡临床症状:外有形寒肢冷,手足不温,而内胃脘热胀灼痛,虽喜温而恶寒,脘腹胀痛拒按,食少纳呆,神疲乏力,口渴咽干,目赤溲黄,舌体略胖,质红苔黄,脉沉左关虚弦。经过发明人的长期实践得出,中药治气阴两虚型十二指肠溃疡具有较好作用,取得不错效果。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效果好、有效率高、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的治疗气阴两虚型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根据中医药理论,利用中药独特的药性,采用无漏子、头发七、太白丽参、茯苓、五味子、百脉根、黄芪、白术、石斛、变叶榕按照一定的配伍要求,经过加工制成。
[0005]制备本发明中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无漏子40 - 60份、头发七30 — 50份、太白丽参30 - 50份、茯苓20 - 40份、五味子20 — 40份、百脉根15 — 25份、黄芪15 — 25份、白术15 - 25份、石斛5 - 10份、变叶榕5 - 10份。
[0006]本发明中药原料药的最佳重量份为:无漏子50份、头发七40份、太白丽参40份、茯苓30份、五味子30份、百脉根20份、黄芪20份、白术20份、石斛8份、变叶榕6份。
[0007]本发明中药的药理作用如下:
无漏子:甘、温。归脾、肺经。益气补虚,消食除痰。临床用于气虚赢弱,食积不化,咳嗽有痰。
[0008]头发七:淡、平。归肝、肾、膀胱经。滋肾养肝、涩精止汗、利水消肿、收湿敛疮。用于肾虚体弱,涩精止汗,心悸,遗精,盗汗,淋症,水肿,黄水疮等。
[0009]太白丽参:甘、微苦、平。益气养阴,托毒外出。临床用于病后体虚,阴虚潮热,疮毒内陷。
[0010]茯苓:甘、淡、平。归心、脾、肺、肾经。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吐,脾虚食少,泄泻,心t季不安,失眠健忘,遗精白浊等。
[0011]五味子:酸、温。归肺、心、肾经。收敛固涩,益气生津,宁心安神。主治咳嗽虚喘,梦遗滑精,尿颇遗尿,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心悸失眠等。
[0012]百脉根:甘、苦、微寒。归肺经。补虚,清热,止渴。用于虚劳,阴虚发热,口渴等。
[0013]黄芪:甘、温,归肺、脾经。益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托毒生肌。用于脾虚泄泻,等一切气虚血亏之证。
[0014]白术:苦、甘、温。归脾、胃经。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胃气虚,运化无力,食少便溏,脘腹胀满,脾虚水停,而为痰饮、水肿、小便不利,胎动不安等。
[0015]石斛:甘、微寒。归胃、肺、肾经。生津益胃,滋阴清热,润肺益肾,明目强腰。临床用于热病伤津,口干烦渴,胃阴不足,胃痛干呕,肺燥干咳,虚热不退,阴伤目暗,腰膝软弱等症。
[0016]变叶榕:微苦、辛、微温。祛风除湿,活血止痛,催乳。用于风湿痹痛,胃痛,疖肿,跌打损伤,乳汁不下,十一指肠溃瘍等症。
[0017]十二指肠溃疡多属中医“胃脘痛”范畴。临床以虚证或虚实夹杂多见。病因多为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倦内伤等损伤脾胃,致脾胃虚弱,运化失常,或夹湿、夹热,或久病致瘀,故疏肝健脾、理气止痛、祛瘀化湿、清热等法乃本病治疗之法。本发明中无漏子益气补虚,为君药,头发七滋肾养肝,太白丽参益气养阴,托毒外出为臣药,茯苓健脾和胃、宁心安神,五味子益气生津、宁心安神,百脉根补虚、清热,黄苗益气升阳,白术补气健脾,石斛生津益胃、滋阴清热,变叶榕活血止痛。经过临床实践发现,对气阴两虚型十二指肠溃疡具有独特的疗效,诸药共奏益气补虚、健脾和胃、补益肝肾、宁心安神之功效,达到治疗气阴两虚型十二指肠溃疡的目的。
[0018]本发明中药于2009年至2014年临床观察气阴两虚型十二指肠溃疡94例患者,临床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94例患者中,年龄30 — 76岁,病程多在3个月到5年,平均年龄48岁。
[0019]2、诊断标准
2.1诊断依据卫生部《中药新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研宄指导原则》:
(O长期反复发作的周期性、节律性慢性上腹部疼痛;(2)上腹部有局限性深在压痛;
(3)X线钡餐造影见溃疡龛影;(4)内窥镜镜检可见到活动期溃疡。
[0020]气阴两虚型十二指肠溃疡临床症状:外有形寒肢冷,手足不温,而内胃脘热胀灼痛,虽喜温而恶寒,脘腹胀痛拒按,食少纳呆,神疲乏力,口渴咽干,目赤溲黄,舌体略胖,质红笞黄,脉?几左关虚弦。
[0021]2.2排除标准:
(I)复合性溃疡者;(2)有严重并发症者,如穿孔手术后、大出血;(3)伴有其它疾病而影响疗效观察者;(4)孕妇,或不能坚持治疗者;(5)十二指肠球后溃疡者。
[0022]3、治疗方法
3.1处方:无漏子50g、头发七40g、太白丽参40g、茯苳30g、五味子30g、百脉根20g、黄芪20g、白术20g、石斛8g、变叶榕6g。
[0023]3.2制备及使用方法:上述药物按常规工艺制成汤剂,每日I剂,每日2次,15天为I疗程。
[0024]4、治疗结果:
4.1参照《中医药新药临床研宄指导原则》制定: 临床治愈:主要症状与次要症状全部消失,胃镜检查溃疡完全消失,局部轻度充血,但无明显水肿;
显效:主症与次症均有明显改善,胃镜检查溃疡基本消失,仍有明显炎症;
有效:主症与次症均有明显改善,胃镜检查溃疡面缩小50%以上;
无效:主症与次症均无改善,胃镜检查溃疡面缩小不及50%。
[0025]4.2结果:94例患者中,治愈41例(43.6 % ),显效30例(31.9 % ),有效17例(18.1%),无效6例(6.4% ),总有效率为93.6%。
[0026]典型病例
1、朱某,女,39岁。近年来胃脘痛反复发作,吞酸,饥饿时加重,得食缓解,大便溏涩,虽屡经西药治疗后症状缓解,但不久又复发。近2天加重,外有形寒肢冷,手足不温,舌体大,质红苔黄,脉沉,电子胃镜检查结果:气阴两虚型十二指肠溃疡。服用本发明药物,治疗2个疗程,症状明显减轻,自觉胃脘舒适,食欲好转,继续服用2个疗程,胃镜检查溃疡完全消失,痊愈,一年后随访无复发。
[0027]2、孙某,男,49岁。近年来反复发作胃脘疼痛,饥饿时及夜间痛甚,食少纳呆,神疲乏力,口渴咽干,目赤溲黄,纳食尚可,小便正常,舌红,苔黄,脉细沉。电子胃镜检查结果:气阴两虚型十二指肠溃疡。服用本发明药物,每日I剂,2个疗程后,症状明显好转,继续服用3个疗程,胃镜检查溃疡完全消失,痊愈,一年后随访无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下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对本发明没有限制。
[0029]实施例1,一种治疗气阴两虚型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是由无漏子40g、头发七30g、太白丽参30g、茯苓20g、五味子20g、百脉根15g、黄芪15g、白术15g、石斛5g、变叶榕5g制成。
[0030]实施例2,一种治疗气阴两虚型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是由无漏子50g、头发七40g、太白丽参40g、茯苓30g、五味子30g、百脉根20g、黄芪20g、白术20g、石斛8g、变叶榕6g制成。
[0031]实施例3,一种治疗气阴两虚型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是由无漏子60g、头发七50g、太白丽参50g、茯苓40g、五味子40g、百脉根25g、黄芪25g、白术25g、石斛10g、变叶榕1g制成。
【主权项】
1.一种治疗气阴两虚型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无漏子40 - 60份、头发七30 - 50份、太白丽参30 — 50份、茯苓20 — 40份、五味子20 - 40份、百脉根15 - 25份、黄芪15 — 25份、白术15 — 25份、石斛5 — 10份、变叶格5 — 1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无漏子50份、头发七40份、太白丽参40份、茯苓30份、五味子30份、百脉根20份、黄芪20份、白术20份、石斛8份、变叶榕6份。
【专利摘要】一种治疗气阴两虚型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该中药是由无漏子、头发七、太白丽参、茯苓、五味子、百脉根、黄芪、白术、石斛、变叶榕制成。临床可用于治疗气阴两虚型十二指肠溃疡。
【IPC分类】A61K36/8984, A61P1/04
【公开号】CN104906391
【申请号】CN201510356174
【发明人】陈翠萍, 陈志霞
【申请人】陈翠萍
【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6月2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