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镜下韧带网状松解刀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196813阅读:来源:国知局
将固定壳7安装于连接座9上。通过从底盘12上卸开固定壳7,可更换压簧8或切针14。
[0034]传力杆2中心处设置装针孔17,传力杆2伸入固定壳7内部的一端与推板4固定连接,传力杆2上设置有轴心线与传力杆2的轴心线垂直的卡孔3,卡孔3自传力杆2的外壁延伸至与装针孔17贯通;所述的切针14的后端穿过推板4伸入到装针孔17中,并呈弯折状延伸至卡孔3中。
[0035]切针14是可以更换的,而卡孔3就是一个用来固定安装切针14的结构。切针14的后端穿过推板4,伸入到传力杆2中,并在其中弯折,弯折的部分延伸到卡孔3中,这样就相当于对切针14的后端进行了固定。需要安装切针14或更换切针14时,首先从底盘12上将固定壳7拧下,将切针14的下端穿过底盘12,切针14的上端穿过推板4并伸入到装针孔17中;另外利用一个直杆从装针孔17的上方伸入装针孔17中,并使直杆的端部停留在卡孔3芳边,然后向装针孔17中继续推入切针14,使切针14的后端碰触到直杆端部发生弯折,继而弯折的部分延伸到卡孔3中,即完成了切针14的固定过程。
[0036]为了保证弹簧在反复的压缩伸展过程中位置可能发生的偏移而可能导致切针14出现震动的情况,在推板4的下部沿圆周方向设置有限位管5,所述的压簧8的端部安装于限位管5中。这样就保证了压簧8不会向其轴线之外的方向运动,使压簧8的工作更加稳定。
[0037]同样地,在切针14运动过程中,为了达到精确的松解,要求切针14最好不能自己旋转。卡孔3限制了切针14,使其不能发生旋转,但切针14整体较长,质软,推板4运动时如出现转动的情况,可能导致切针14旋转,甚至折断。为了克服这个问题,推板4的外圆周上设置有一对卡块6,在固定壳7内表面上沿固定壳7的轴向开设有与卡块6配合的滑槽。通过卡块6和卡槽的配合,使推板4运动过程不会发生转动,保持了切针14工作稳定。
[0038]切针14为弹性针,切针14穿过连接座9和底盘12,在底盘12下方设置有呈弯折状的定位管16,切针14在运动时切针14的前端往复进出定位管16,定位管16的弯折弧度为5?25°。切针14是可以弯折的,切针14的前端反复从定位管16伸出,定位管16在操作前先伸入到需要松解的位置,起到保护周围组织、同时保证切针14稳定工作的作用。由于切针14细长的结构,如伸出底盘12过长容易弯折,因此在底盘12底部固定设置有导向座13,导向座13底部连接有导向管15,切针14穿过导向座13并位于导向管15中;所述的定位管16贯连设置于导向管15的端部。导向座13和导向管15共同起到保护切针14的作用,使切针14在工作时只有端部伸出定位管16。同时导向管15也是细长型结构,能部分与导向管15共同伸入到狭窄的膝关节空间中进行操作。
[0039]由于关节腔内空间狭小,活动空间有限,我们通过对导向管15,超细I?4_的直径(最优3.5mm)管路设计,和定位管16弯折的弧度,可以轻松直接抵达需要松解韧带的位置;同时定位管16对进入体内的弹性切针14的包覆式保护,最大程度地避免了器械进入时,以及操作过程中对周边组织的意外损伤,提高了手术的效率和安全性。将操控部件全部放在体外的设计,降低了加工难度,避免了小部件掉落体内,而造成的手术风险。因为加入压簧8,使该器械变为主动式操控器械,提高了器械的安全性,降低了手术时,韧带高密度网状成型过程中术者的劳动强度。切针14的前端面呈斜面形,例如为鸭嘴铲形,可以有效地切断韧带纤维;切针14的可拆卸设计,便于清洗、消毒,及该部件的更换,可实现该部件的一次性使用,提高手术安全性。
[0040]在整个松解刀使用时,仅需要对固定座进行固定,然后按压传力杆2即可。由于操作空间、视角有限,医生最好还是通过单手来操作器械。本方案中,传力杆2的顶端设置有压环1,在底盘12上对称设置有一对扣环10,扣环10的轴心线与压环I的轴心线平行。手持部分的全环形设计,更加提高了手术的高精度操控能力。采用医用不锈钢材料加工,充分保障了在消毒过程中,不会对松解刀本身造成伤害。使用时,将大拇指伸入到压环I中,食指、小拇指分别伸入两个扣环10中,中止、无名指蜷缩,或者位于扣环10与导向座13之间,将固定座紧紧握住,然后将导向管15伸入到需要松解的位置,通过压环I按压,控制切针14端部多次往复运动,到达目标韧带位置,并可控切出手术需求的网状造型,通过主动式操控的方法,达到韧带安全松解目的。为了使出刃深度、位置可控性更好,在传力杆2上设置有刻度,并设置有限位装置,例如卡止装置,防止切针14伸出过多。
[0041]利用本装置进行韧带网状松解的过程参考如下:
[0042]在术者想要处理内侧半月板后角时,无奈遇上患者关节的内侧间隙又异常的狭窄,依据手术需求,用该松解刀可精准地将紧绷的内侧副韧带剪切成形“拉花样“的网状结构,从而起到松解关节,扩大关节内侧间隙的目的。首先我们便可以将患肢摆做稍外翻姿势,并嘱患者适当用力扩大内侧关节间隙,在关节镜影像系统的引导下,从关节前内侧入路置入松解刀,将该松解刀头部的切针14与包绕在其外方的定位管16小心避开内侧半月板上表面,股骨内髁软骨面,紧贴内侧半月板体部偏后处关节囊,抵近需要松解的关节内侧副韧带深层的位置。
[0043]通过调整压环I的角度方向,可以有效控制切针14的出刃方向,由于定位管16有5?25°弯曲角度(平均15° )的设计,因而可保证从前内侧入路进入松解刀,也能在拟松解处表面垂直出刃;传力杆2上的刻度及限位设计,可以有效控制切针14的出刃深度,根据经验一般只需出刃0.5?Icm深度就可起到松解作用;术者通过对扣环10的扣压,实现切针14在导向管15内稳定、线性、连续、往复的伸出与回缩,对韧带横向切割松解,一般松解3?5次。此时镜下可见,摆做外翻姿势的关节在助手的加力下,原先狭窄的间隙明显扩大I?1.5cm,显得比较宽适。这时就便于术者利用关节镜器械继续游刃有余地进行后面的手术操作了。
【主权项】
1.一种关节镜下韧带网状松解刀,包括切针(14),其特征在于,切针(14)的后端安装在一个固定壳⑵中,固定壳(7)中设置有往复机构;切针(14)的前端从固定壳(7)伸出,在往复机构的作用下进行往复运动,以实现对韧带的松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关节镜下韧带网状松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壳(7)为管状结构,固定壳(7)带有一个端面,通过一个传力杆(2)穿过固定壳(7)的端面以驱动固定壳(X)中的往复机构运作。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关节镜下韧带网状松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往复机构包括安装于固定壳(7)中的压簧(8),所述的固定壳(7)中装配有可沿固定壳(7)内部轴向运动的推板(4),压簧⑶的一个端部和切针(14)的后端均安装在推板⑷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关节镜下韧带网状松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壳(7)可拆卸地安装在一个底盘(12)上,底盘(12)的外径大于固定壳(7)外径,底盘(12)上部固定设置有连接座(9),连接座(9)上攻有外螺纹(11),固定壳(7)的内壁上设置有与外螺纹(11)配合的内螺纹;固定壳(7)安装在底盘(12)上后,压簧(8)的两端位于推板(4)和连接座(9)顶面之间。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关节镜下韧带网状松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力杆(2)中心处设置装针孔(17),传力杆(2)伸入固定壳(7)内部的一端与推板(4)固定连接,传力杆(2)上设置有轴心线与传力杆(2)的轴心线垂直的卡孔(3),卡孔(3)自传力杆(2)的外壁延伸至与装针孔(17)贯通;所述的切针(14)的后端穿过推板⑷伸入到装针孔(17)中,并呈弯折状延伸至卡孔(3)中。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关节镜下韧带网状松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板(4)的下部沿圆周方向设置有限位管(5),所述的压簧⑶的端部安装于限位管(5)中。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关节镜下韧带网状松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板(4)的外圆周上设置有一对卡块出),在固定壳(7)内表面上沿固定壳(7)的轴向开设有与卡块(6)配合的滑槽。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关节镜下韧带网状松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切针(14)为弹性针,切针(14)穿过连接座(9)和底盘(12),在底盘(12)下方设置有呈弯折状的定位管(16),切针(14)在运动时切针(14)的前端往复进出定位管(16),定位管(16)的弯折弧度为5?25°。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关节镜下韧带网状松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盘(12)底部固定设置有导向座(13),导向座(13)底部连接有导向管(15),切针(14)穿过导向座(13)并位于导向管(15)中;所述的定位管(16)贯连设置于导向管(15)的端部。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关节镜下韧带网状松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力杆(2)的顶端设置有压环(1),在底盘(12)上对称设置有一对扣环(10),扣环(10)的轴心线与压环(I)的轴心线平行。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关节镜下韧带网状松解刀,包括切针,切针的后端安装在一个固定壳中,固定壳中设置有往复机构;切针的前端从固定壳伸出,在往复机构的作用下进行往复运动,以实现对韧带的松解。本发明形状尺寸适合关节镜手术切口及关节腔空间的需要,解决了其他工具无法一次到达松解位置及关节腔狭小空间;可以连续多次进行内侧副韧带的松解工作,大大提高手术效率;避免了器具多次进入手术切口带来的软组织损伤;充分的安全保护,在使用过程中最大程度地保护了周边组织。方便易用,满足该手术的实际需要,是一种可控性更强的主动式松解刀。
【IPC分类】A61B17/3211
【公开号】CN104921781
【申请号】CN201510256383
【发明人】张春礼, 杜天舒, 徐虎, 王迎春, 丁明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公开日】2015年9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5月19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