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输送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20653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内窥镜输送器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保持内窥镜的内窥镜输送器具。
【背景技术】
[0002]在医疗领域中使用的内窥镜例如像日本特开2009 - 172055号公报所公开的那样,在使用后被实施使用了清洗消毒装置的清洗处理和消毒处理。另外,在针对使用后的内窥镜实施借助于清洗消毒装置的自动处理之前,在冲洗台上,使用流水和刷子等进行弄掉已附着于内窥镜的污物的预清洗。
[0003]在将预清洗后的内窥镜从冲洗台输送至清洗消毒装置时,由于未对该内窥镜实施消毒处理,而且是湿润的状态,因此需要避免自内窥镜滴落的液滴附着于地板、其他构件。
[0004]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点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一边防止液滴自内窥镜落下一边输送内窥镜的内窥镜输送器具。

【发明内容】

_5]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06]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的内窥镜输送器具用于输送湿润状态的内窥镜,其中,该内窥镜输送器具包括:保持部,其用于保持内窥镜,并具有在将所述内窥镜配置于上方时去除自所述内窥镜滴落的液体的通孔;以及液体接收部,其以与所述保持部交叉的方式配置,并具有在将由所述保持部保持的所述内窥镜配置于上方时向上方开口并接收自所述内窥镜滴落的液体的液密的凹部。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第I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输送器具的、保持着内窥镜的状态的主视图。
[0008]图2是第I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输送器具的、保持着内窥镜的状态的立体图。
[0009]图3是第I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输送器具的主视图。
[0010]图4是第I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输送器具的立体图。
[0011]图5是第I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输送器具的侧视图。
[0012]图6是表示卷绕部的结构的立体图。
[0013]图7是表示支承面部的变形例的图。
[0014]图8是从上方观察到的将第I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输送器具载置在处理槽内的状态的图。
[0015]图9是说明在第I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输送器具中收纳内窥镜的顺序的图。
[0016]图10是说明在第I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输送器具中收纳内窥镜的顺序的图。
[0017]图11是说明在第I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输送器具中收纳内窥镜的顺序的图。
[0018]图12是表示在冲洗台上使用第I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输送器具的状态的图。
[0019]图13是表示卷绕部的变形例的图。
[0020]图14是第2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输送器具的主视图。
[0021]图15是第2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输送器具的侧视图。
[0022]图16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输送器具的变形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优选方式。另外,在以下说明所使用的各个附图中,为了将各个构成要素设为在附图面上能够识别的程度的大小而使各个构成要素的比例尺不同,本发明并不仅限定于这些附图所记载的构成要素的数量、构成要素的形状、构成要素的大小比例以及各个构成要素的相对的位置关系。
[0024](第I实施方式)
[0025]以下,说明本发明的第I实施方式的一例。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输送器具I是用于输送具有插入部21的内窥镜20的器具,是用于保持插入部21的器具。
[0026]另外,内窥镜20是公知的装置,结构并不特别限定,而且省略其详细结构的说明。概括来说,内窥镜20构成为包括用于向被检体内导入的细长的插入部21、设于插入部21的基端侧的操作部22、自操作部22延伸出的通用线缆23以及设于通用线缆23的连接器部
24。插入部21除顶端部附近以外具有挠性。
[0027]通用线缆23和连接器部24是用于将内窥镜20连接于视频处理器、抽吸装置等外部装置的结构。因而,在内窥镜20具有不必与外部装置相连接而能够以单体进行动作的方式的情况下,不需要通用线缆23和连接器部24。即,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输送器具I所保持的内窥镜20只要是构成为至少具有插入部21和操作部22即可。
[0028]另外,供内窥镜20的插入部21导入的被检体并不限于人体,也可以是其他生物体,亦可以是机械、建筑物等结构物。另外,内窥镜20并不限于仅拍摄被检体内的光学图像的结构,也可以是利用超声波拍摄被检体的断层图像的结构。
[0029]内窥镜输送器具I构成为包括液体接收部5和保持部2。
[0030]液体接收部5是形成有凹部5a的盘子状的构件。液体接收部5具有在呈凹部5a朝向大致上方开口的姿势的情况下、能够在凹部5a内接收并积存液体的液密的结构。即,在凹部5a的底面部5e未形成有供液体透过的通孔。
[0031]保持部2构成为在呈液体接收部5的凹部5a朝向上方开口的姿势的情况下、将内窥镜20支承于凹部5a的上方。换言之,液体接收部5配置为凹部5a朝向由保持部2支承内窥镜20的位置开口。另外,保持部2以内窥镜输送器具I周围的气氛触及内窥镜20的外表面的方式支承内窥镜20。
[0032]具体地说,保持部2构成为包括支承面部2a、内窥镜卡定部3以及卷绕部6。支承面部2a是面状的构件,形成有多个通孔2b。支承面部2a既可以是沿着平面的形状,也可以是沿着圆筒面、球面等曲面的形状。另外,在支承面部2a上,也可以设有弯曲部。通孔2b设为支承面部2a的面成为大致水平的姿势,在将内窥镜20配置于该支承面部2a的上方时,从支承面部2a上去除自内窥镜20滴落的液体(除水)。保持部2的支承面部2a以与液体接收部5的凹部5a的底面部5e交叉的方式进行配置,能够将由保持部2保持的内窥镜50配置于液体接收部5的凹部5a的上方。另外,在保持部2上设有后述的钩4。
[0033]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如图4和图5所示,支承面部2a包括沿着预定的一个平面的格子状的构件。支承面部2a具有配置于支承面部2a的外周的框构件2c。在由框构件2c包围的区域内,配置有构成格子的构件。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格子的棒状构件2d之间的间隙是通孔2b。
[0034]另外,支承面部2a的格子的形状、通孔2b的面积占支承面部2a的面积的比例并不特别限定。例如,格子也可以是通过以交叉的方式配置棒状构件而形成的方式。另外,只要框构件2c的强度充分,配置于其内侧的格子就也可以是包括线状的构件的网。
[0035]另外,作为变形例,如图7所示,支承面部2a也可以包括设有多个通孔2b的平板构件。在图7所示的变形例中,由于支承面部2a包括平板构件,因此能够提高支承面部2a的刚性。
[0036]在作为面状的构件的支承面部2a的一个面上配置有内窥镜卡定部3和卷绕部6。内窥镜卡定部3是用于将内窥镜20的至少操作部22卡定于支承面部2a的构件。卷绕部6是用于将内窥镜20的插入部21以卷绕的状态卡定于支承面部2a的构件。内窥镜20被内窥镜卡定部3和卷绕部6支承在支承面部2a的一个面上。
[0037]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内窥镜卡定部3包括用于支承操作部22的第I支承部3a和用于支承连接器部24的第2支承部3b。第I支承部3a和第2支承部3b是具有挠性的带状的构件,在分别包围于操作部22和连接器部24的周围的状态下,将两端部卡定于支承面部2a。
[0038]第I支承部3a和第2支承部3b具有在包围于操作部22和连接器部24的周围的状态下不紧贴操作部22和连接器部24的外表面的长度。换言之,在由保持部2支承内窥镜20的状态下,在内窥镜卡定部3与内窥镜20的外表面之间产生间隙。另外,内窥镜卡定部3的结构并不限于本实施方式,内窥镜卡定部3也可以是钩状的具有刚性的构件。
[0039]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卷绕部6是用于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