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阳虚内饮型小儿喘息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54341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阳虚内饮型小儿喘息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阳虚内饮型小儿喘息的中药。
【背景技术】
[0002] 喘息是5岁以下儿童非常常见的呼吸道症状,它常见于呼吸系统病毒感染后, 是一种自限性的临床表现。但也可能是具有肺功能损害的持续性哮喘,甚至是全身遗传代 谢性疾病的一种临床表现而已。
[0003] 小儿喘息性疾病有较高患病率,国内常用糖皮质激素、支气管扩张剂、白三烯受 体调节剂进行治疗,但是这些用药剂量不好确定而产生治疗不足导致病情恶化,或过度治 疗,滥用抗生素等。因此急需研宄开发治疗小儿喘息的中药。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治 疗阳虚内饮型小儿喘息的中药,该中药能明显改善喘息患儿的临床症状,取得了良好的临 床疗效。
[0005]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阳虚内饮型小儿喘息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组成: 肉桂2-4份、香薷4-8份、紫苏4-8份、芫花0. 6-1. 4份、白芥子2-4份、苏子2-4份、川 芎2-4份、山药4-8份、白术4-8份、甘草2-4份。
[0006] 优选的,上述的治疗阳虚内饮型小儿喘息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组成: 肉桂2. 5-3. 5份、香薷5-7份、紫苏5-7份、芫花0. 8-1. 2份、白芥子2. 5-3. 5份、苏子 2. 5-3. 5份、川芎2. 5-3. 5份、山药5-7份、白术5-7份、甘草2. 5-3. 5份。
[0007] 更优选的,上述的治疗阳虚内饮型小儿喘息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组成: 肉桂3份、香薷6份、紫苏6份、芫花I. 0份、白芥子3份、苏子3份、川考3份、山药6 份、白术6份、甘草3份。
[0008] 以上重量配比的比例是经过科学筛选得到的,对于特殊病人,如重症或轻症,肥胖 或瘦小的病人,可以相应调整组成的量的配比,增加或减少不超过1〇〇%,药效基本不变。
[0009] 上述药物的重量份,若以g为单位,通常是1剂的用量。
[0010] 本发明中药的适应症:用于治疗阳虚内饮型小儿喘息。
[0011] 本发明中药的禁忌事项:治疗服药期间禁食油腻、生冷、腥膻、有刺激性及不易消 化的食物。
[0012] 中医学将小儿喘息归属于"喘证"的范畴。小儿脏腑娇嫩,易虚易实。患儿或因体 质因素、或久病正邪交争,出现肺脾肾三脏阳气不足。肺主气司呼吸,外合皮毛,肺气不足而 致宗气虚弱,卫阳不固。卫阳温分肉、肥腠理,不使外邪侵,为人身之藩蓠。卫阳不足,肺卫 不能固密,风寒之邪壅塞于肺而致肺失宣发肃降;脾主运化,"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 道,下输膀胱",脾阳不足则水湿运化失常,湿聚成痰,壅滞于中焦;肾主一身之水液,纳气藏 精,肾阳不足则温胞气化失职,真元耗损,饮邪伏藏于内,以致形成少阴水饮与阳虚里寒相 合。每逢外因诱发,痰随气升,痰气瘀滞,互相搏结,壅滞气道,发为喘息。整个病程中,还有 重要的病理因素"瘀血"。肺气壅滞,血行受阻,反之加重气机的壅滞。因此,需采用扶阳散 寒,助阳化饮,温化痰湿、活血行气的办法治疗小儿喘息。
[0013] 本发明的中药,其组方机理如下: 君药:肉桂功以补火助阳散寒为君药。
[0014] 臣药:香薷、紫苏性温,归肺经,功以温肺发汗解表;芫花功以泻水逐饮,祛痰止 咳;白芥子功以温肺化痰、利气散结;苏子功以降气化痰,止咳平喘;川芎功以活血行气祛 风;共为臣药,以助阳化饮,温化痰湿、活血行气。
[0015] 佐药:山药功以平补脾肺肾,白术功以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正气盛则邪不可干。
[0016] 使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
[0017] 本方配伍合理,诸药合用,共奏扶阳散寒,助阳化饮,温化痰湿、活血行气之效,紧 扣婴幼儿喘息"外邪闭肺,阳虚内饮、痰瘀阻络"的核心病机,能明显改善喘息患儿的临床症 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以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了解 本发明,但并不因此限制本发明。
[0019] 实施例1 一种治疗阳虚内饮型小儿喘息的中药,各原料药重量配比如下: 肉桂3g、香薷6g、紫苏6g、芫花I. 0g、白芥子3g、苏子3g、川考3g、山药6g、白术6g、甘 草3g。
[0020] 实施例2 一种治疗阳虚内饮型小儿喘息的中药,各原料药重量配比如下: 肉桂3. 5g、香薷5g、紫苏7g、芫花0. 8g、白芥子2. 5g、苏子3. 5g、川芎2. 5g、山药5g、白 术5g、甘草3. 5g。
[0021] 实施例3 一种治疗阳虚内饮型小儿喘息的中药,各原料药重量配比如下: 肉桂2. 5g、香薷7g、紫苏5g、芫花I. 2g、白芥子3. 5g、苏子2. 5g、川芎3. 5g、山药7g、白 术7g、甘草2. 5g。
[0022] 实施例4 一种治疗阳虚内饮型小儿喘息的中药,各原料药重量配比如下: 肉桂4g、香薷4g、紫苏8g、芫花0. 6g、白芥子2g、苏子4g、川芎2g、山药8g、白术4g、甘 草2g。
[0023] 实施例5 一种治疗阳虚内饮型小儿喘息的中药,各原料药重量配比如下: 肉桂2g、香薷8g、紫苏4g、芫花I. 4g、白芥子4g、苏子2g、川芎4g、山药4g、白术8g、甘 草4g。
[0024] 对本发明的中药进行了临床药效学试验,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宄对象 选取喘息患儿200例。
[0025] I.I. 1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第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喘息样支气管炎诊断标准:常继发于上呼 吸道感染之后,病情大多不重,有低度或中度发热,仅少数病儿出现高热。呼气时间延长、伴 喘鸣音和粗湿罗音,喘息无明显发作性。经治疗后,在第天上述症状明显减轻;近期预后大 多良好,到岁时复发次数减少。可行胸部线检查以助确诊,胸片可提示肺纹理增粗、紊乱等。
[0026]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婴幼儿喘息阳虚痰饮证诊断标准: 患儿体型多虚胖,面色苍白或晦暗,口唇淡白,精神倦怠,四肢欠温。发作时咳嗽、喘息气促, 甚者呼吸困难,痰多壅盛、喉间痰鸣,或伴有鼻塞流涕,食少眠差,大便稀溏甚则水样便,舌 质淡、胖,苔白滑或灰白,指纹淡红。
[0027] I. 1. 2纳入标准 (1) 年龄6个月~3岁; (2) 符合婴幼儿喘息中西医诊断标准; (3) 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者。
[0028] I. 1. 3排除标准 (1) 出现精神意识改变,呼吸频率明显加快,气短等病情危重表现者; (2) 根据医生判断,容易造成失访者; (3) 有心、脑、肾基础疾病者; (4) 诊断为支气管异物、喉发育不良、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先天性气道畸形、支气管扩 张、支气管肺炎及其他可能引起喘息的疾患。
[0029](5)就诊前三天使用过全身性糖皮质激素治疗者; (6)服药依从性差,不配合检查者。
[0030] I. 1. 4中止、退出标准 (1) 擅自更改治疗方案或中断治疗; (2) 治疗过程中发生不良事件,包括药物过敏等不良反应;经判断应停止试验及作 出相应治疗措施。
[0031] (3)患儿病情发生变化或进一步发展为重症肺炎或出现各系统严重并发症。
[0032] 1. 2 方法 1. 2. 1治疗方法 采用本发明的中药口服治疗。处方:肉桂3g、香薷6g、紫苏6g、芫花I. 0g、白芥子3g、 苏子3g、川考3g、山药6g、白术6g、甘草3g。水煎服,加水500ml武火煮沸,文火熬至100mL 药液,6个月~1岁患儿,10ml,tid,po ;1岁~2岁患儿,15ml,tid,po ;2岁~3岁患儿, 20ml,tid,po,以5天为一个疗程。
[0033] 1. 2. 2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前后喘息、咳嗽、略痰、双肺体征及发热情况的变化,并对其进行评分。评分标 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宄指标原则》。
[0034] 1.2.3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年制定的《中药新药临床研宄指导原则》制定。以积分改 善率为标准来判定综合疗效。
[0035] 积分改善率=(治疗前总积分一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xlOO% ① 临床痊愈:喘息平息,症状及主要体征消失或不足轻度者;积分改善率多90% ② 显效:喘息明显减轻,症状及主要体征明显减轻;积分改善率60%~89% ③ 有效:喘息减轻,症状及主要体征有好转;积分改善率30%~59% ④ 无效:喘息症状及主要体征无明显变化或加重;积分改善率〈30% 1.2. 4统计方法 采用SPSS14. 0版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症状评分等计量资料以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 治疗前后比较采用t检验,以P〈0. 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0036] 2?结果
200例患儿治疗后喘息、咳嗽、咯痰及肺部啰音等临床症状体征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P〈〇. 05)。
[0037] 2.2临床疗效 治疗后200例患儿治愈194例,显效6例。治愈率97%,显效率100%。
【主权项】
1. 一种治疗阳虚内饮型小儿喘息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组成: 肉桂2-4份、香薷4-8份、紫苏4-8份、芫花0. 6-1. 4份、白芥子2-4份、苏子2-4份、川 芎2-4份、山药4-8份、白术4-8份、甘草2-4份。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阳虚内饮型小儿喘息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 份的中药组成: 肉桂2. 5-3. 5份、香薷5-7份、紫苏5-7份、芫花0. 8-1. 2份、白芥子2. 5-3. 5份、苏子 2. 5-3. 5份、川芎2. 5-3. 5份、山药5-7份、白术5-7份、甘草2. 5-3. 5份。3.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阳虚内饮型小儿喘息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 份的中药组成: 肉桂3份、香薷6份、紫苏6份、芫花I. 0份、白芥子3份、苏子3份、川考3份、山药6 份、白术6份、甘草3份。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阳虚内饮型小儿喘息的中药。该中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组成:肉桂2-4份、香薷4-8份、紫苏4-8份、芫花0.6-1.4份、白芥子2-4份、苏子2-4份、川芎2-4份、山药4-8份、白术4-8份、甘草2-4份。该中药能明显改善喘息患儿的临床症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IPC分类】A61K36/8945, A61P11/06
【公开号】CN104971193
【申请号】CN201510399387
【发明人】张玲
【申请人】济南邦文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0月14日
【申请日】2015年7月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