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疥癣的外用药剂及制备方法_3

文档序号:9266912阅读:来源:国知局
大小的丘瘆,皮肤红肿瘙痒,有向全身蔓延趋势,丘瘆破损后,出现结疤现象,经医院检查,确诊为疥癣。
[0040]经人推荐使用本实例所得外用药剂,用白酒调成糊状,外敷患处,一天2-3次,十天为一个疗程,患者使用五天后,瘙痒现象明显减轻,丘瘆基本不蔓延,坚持使用两个疗程后,丘瘆消退,皮肤无异常,继续巩固一周后停药,患者痊愈,随访一年内,无复发。
[0041]实施例5—种治疗疥癣的外用药剂,主要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每份1g):月桂子11.5份,大丁草13份,松萝10.5份,猫眼草13份,芦荟14.5份,朱唇12份,麻柳叶13.5份,刺龙牙10份,榆皮涎9.5份,繁缕12份,野火绳12.5份,白屈菜12.5份,淡花当药12份,蜂窝草13.5份,绿豆叶11份,金银花14.5份。上述一种治疗疥癣的外用药剂的制备方法是:
(1)取松萝、麻柳叶、野火绳、绿豆叶和金银花抢水洗净,切成丝状,加入姜汁和米醋拌匀(姜汁和米醋的量均为原料药质量的0.3倍),置于炒锅内,大火翻炒10分钟,关火加盖,继续闷15分钟后,取出放凉;
(2)取月桂子洗净除杂,淋入原料药质量的0.45倍的黄酒闷润,取出置于蒸锅内,隔水蒸30分钟,取出,干燥;
(3)取刺龙牙除去杂质,切成丝状,与麦麸混合(麦麸与原料药的质量比为1:8),加入米醋拌匀闷润20分钟,置于炒锅内,中火翻炒至有冒烟,取出,筛去麦麸,放凉,与步骤(1)(2)所制原料药一起粉碎过200目筛;
(4)将大丁草、猫眼草、芦荟、朱唇、繁缕、白屈菜、淡花当药和蜂窝草淋洗干净,置于非铁质容器内,加水没过药材3cm,稍浸10分钟,大火加热至沸腾,再转小火煎煮29分钟,关火后过滤,收集滤液;
(5)将步骤(4)所得滤液与榆皮涎混合,喷雾干燥,粉碎成末,并与步骤(3)所制药粉混合,封装即得外用药剂。
[0042]试验例I本发明所得一种治疗疥癣的外用药剂(实施例5)的临床应用:
选取人群:2014年I月-2014年12月,依据就诊病历,在五所医院筛选确诊为疥癣的患者194例,年龄6-62岁,平均年龄38.1 ±2.5岁,病程3_40天,其中男性患者107例,女性患者87例。所有患者均存在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染病史,有典型的临床表现,且可镜检到疥虫或虫卵。
[0043]试验前,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18例和对照组76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方面无显著差异。实验组使用本发明所得产品,用白酒调成糊状,外敷患处,一天2-3次,十天为一个疗程;对照组使用其他常规药物(硫磺软膏、癣药膏、派润松等)。治疗期间对两组患者进行连续观察,记录症状及变化。
[0044]疗效判定标准:参照文献疗效标准,(I)治愈:临床症状及体征消除,皮肤表面正常,镜检无疥螨;(2)好转: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消除,结疤处有新生皮肤长出,镜检显示无疥螨;(3)无效:症状无改善或病情加重。
[0045]临床结果:经两个疗程的用药后,两组的治疗结果如下所示:
实验组:治愈90例(76.3%),好转26例(22.0%),无效2例(1.7%),总有效率为98.3% ;对照组:治愈42例(55.3%),好转21例(27.6%),无效13例(17.1%),总有效率为82.9%。由此可知,对照组明显低于实验组的治疗效果,说明本发明所得产品疗效显著,治愈率高。
[0046]本发明中所使用的中药,包括解毒杀虫的月桂子、松萝、猫眼草,解毒消肿的大丁草,泻下清肝的芦荟,清热利湿的朱唇,解毒明目的蜂窝草,杀虫止痒的麻柳叶,解毒止血的野火绳,益气补肾的刺龙牙,杀虫的榆皮涎,清热解毒的繁缕、淡花当药、金银花,利尿解毒的白屈菜,和胃解毒的绿豆叶,诸药合用,共奏解毒杀虫、消肿止痒之功效。
[0047]应当指出的是,【具体实施方式】只是本发明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很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以本发明所明确公开的或根据文件的书面描述毫无异议的得到的,均应认为是本专利所要保护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治疗疥癣的外用药剂,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质量份:月桂子9-14 ;大丁草11-15 ;松萝8-13 ;猫眼草10-16 ;芦荟12-17 ;朱唇9_15 ;麻柳叶10-17 ;刺龙牙8-12 ;榆皮涎6-13 ;繁缕10-14 ;野火绳8_17 ;白屈菜9_16 ;淡花当药7_17 ;蜂窝草11-16 ;绿豆叶9-13 ;金银花11-18。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疥癣的外用药剂,其特征在于,月桂子10-13;大丁草12-14 ;松萝9-12 ;猫眼草12-14 ;芦荟13-16 ;朱唇11-13 ;麻柳叶12-15 ;刺龙牙9_11 ;榆皮涎8-11 ;繁缕11-13 ;野火绳10-15 ;白屈菜11-14 ;淡花当药9_15 ;蜂窝草12-15 ;绿豆叶10-12 ;金银花 13-16。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疥癣的外用药剂,其特征在于,月桂子11.5 ;大丁草13 ;松萝10.5 ;猫眼草13 ;芦荟14.5 ;朱唇12 ;麻柳叶13.5 ;刺龙牙10 ;榆皮涎9.5 ;繁缕12 ;野火绳12.5 ;白屈菜12.5 ;淡花当药12 ;蜂窝草13.5 ;绿豆叶11 ;金银花14.5。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治疗疥癣的外用药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取松萝、麻柳叶、野火绳、绿豆叶和金银花抢水洗净,切成丝状,加入姜汁和米醋拌匀,置于炒锅内,大火翻炒6-14分钟(优选的:大火翻炒8-12分钟;更加优选的:大火翻炒10分钟),关火加盖,继续闷15分钟后,取出放凉; (2)取月桂子洗净除杂,淋入黄酒闷润,取出置于蒸锅内,隔水蒸24-36分钟(优选的:隔水蒸28-32分钟;更加优选的:隔水蒸30分钟),取出,干燥; (3)取刺龙牙除去杂质,切成丝状,与麦麸混合(麦麸与原料药的质量比为1:8),加入米醋拌匀闷润,置于炒锅内,中火翻炒至有冒烟,取出,筛去麦麸,放凉,与步骤(I) (2)所制原料药一起粉碎过筛; (4)将大丁草、猫眼草、芦荟、朱唇、繁缕、白屈菜、淡花当药和蜂窝草淋洗干净,置于非铁质容器内,加水没过药材3cm,稍浸10分钟,大火加热至沸腾,再转小火煎煮,关火后过滤,收集滤液; (5 )将步骤(4 )所得滤液与榆皮涎混合,喷雾干燥,粉碎成末,并与步骤(3 )所制药粉混合,封装即得外用药剂。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治疗疥癣的外用药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姜汁和米醋的量均为原料药质量的0.2-0.4倍(优选的:姜汁和米醋的量均为原料药质量的0.3 倍)。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治疗疥癣的外用药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淋入黄酒的量为原料药质量的0.3-0.6倍(优选的:加入黄酒量为原料药质量的0.4-0.5倍;更加优选的:加入黄酒量为原料药质量的0.45倍)。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治疗疥癣的外用药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加入米醋拌匀闷润15-25分钟(优选的:加入米醋拌匀闷润18-22分钟;更加优选的:加入米醋拌匀闷润20分钟)。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治疗疥癣的外用药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粉碎过140-260目筛(优选的:粉碎过170-230目筛;更加优选的:粉碎过200目筛)。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治疗疥癣的外用药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转小火煎煮23-35分钟(优选的:转小火煎煮26-32分钟;更加优选的:转小火煎煮29分钟)。10.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治疗疥癣的外用药剂在制备治疗疥癣的药物时的应用。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疥癣的外用药剂,主要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质量份:月桂子9-14;大丁草11-15;松萝8-13;猫眼草10-16;芦荟12-17;朱唇9-15;麻柳叶10-17;刺龙牙8-12;榆皮涎6-13;繁缕10-14;野火绳8-17;白屈菜9-16;淡花当药7-17;蜂窝草11-16;绿豆叶9-13;金银花11-18。本发明经多年临床实践总结而成,具有杀虫止痒、消肿敛疮的功效,疗效显著。
【IPC分类】A61P17/00, A61K36/896, A61P33/14
【公开号】CN104984018
【申请号】CN201510433483
【发明人】王兴通
【申请人】王兴通
【公开日】2015年10月21日
【申请日】2015年7月23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