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36708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0002]高血压是持续血压过高的疾病,会引起中风、心脏病、血管瘤、肾衰竭等疾病。按起病缓急和病程进展,可分为缓进型和急进型,以缓进型多见。缓进型高血压表现为常见的头痛、头晕;情绪激动时,血压会急骤升高,表现为剧烈头痛、视力障碍、恶心、呕吐、抽搐,甚至昏迷、一过性偏瘫、失语等。这给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的痛苦及负担。
[0003]目前,国内治疗高血压的药物有很多,有西药和中药。西药治疗高血压虽然作用迅速,但易反复,副作用大。并且西药会让患者对药物产生依赖性,这对患者来说是很大的经济负担。中药治疗高血压虽然大大减少了毒副作用,但现有的中药制剂治疗高血压的效果并不是特别理想。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能够快速缓解头痛、头晕症状,有效降压,治疗效果稳定,不复发。
[0005]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的原料组成:桑寄生12-18g、钩藤15-25g、天麻12-18g、葛根25-35g、益母草12_18g、川牛膝12_18g、白蔡藜10_14g、黄苳10_14g、臭梧桐12-18g、野菊花15-25g、炒杜仲12-18g、珍珠母25_35g、石决明25_35g、生地15_25g、泽泻12-18g、生白术15-25g、首乌藤15-25g、决明子12_18g、夏枯草12_18g、车前子12-18g、磁石 25-35g、丹参 12_18g、红景天 12_18g、赤芍 12_18g、川芎 12_18g。
[0006]优选的,所述治疗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的原料组成:桑寄生15g、钩藤20g、天麻15g、葛根30g、益母草15g、川牛膝15g、白蔡藜12g、黄苳12g、臭梧桐15g、野菊花20g、炒杜仲15g、珍珠母30g、石决明30g、生地20g、泽湾15g、生白术20g、首乌藤20g、决明子15g、夏枯草15g、车前子15g、磁石30g、丹参15g、红景天15g、赤苟15g、川考15g。
[0007]优选的,所述治疗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膏剂。
[0008]所述膏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1.煎煮:将上述的重量的组分首先加8倍量水浸泡I小时以上,然后加热煎煮,待沸后再煮2小时左右,取汁;第二次加5倍量水,待沸后再煮I小时左右,取汁;合并两次煎液,用80目筛网过滤,静置4小时左右,取上清液浓缩。
[0009]2.浓缩:取上清液加热蒸发至1:1的浓度,过滤,并随时除去泡沫。
[0010]3.炼蜜:在蜂蜜中加入沸水,使溶化,并适当稀释,通过四号筛网以滤除杂质,滤液置铜锅中加热,并不断去沫、搅拌,炼至比重1.38左右(80?85°C热测)。
[0011]4.收膏:将炼蜜加入浓缩的药汁,继续以文火加热蒸发至稠厚状,用棒挑起膏应呈薄片状流下或趁热蘸取浓缩液滴入桑皮纸上,以膏滴周围不现水迹为度。取出,冷后装入清洁干燥灭菌后的广口瓶内,密封,备用。
[00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药物为天然纯中药,各药物组分药效协同,起到益气活血、软化血管、舒活心脉等作用,能够快速缓解头痛、头晕症状,有效降压,无任何毒副作用,治疗效果稳定,不复发,从而达到标本兼治。从根本上阻止了高血压引起的中风、心脏病、血管瘤、肾衰竭等疾病的发生。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只是优选的说明举例,并不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14]实施例1
一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的原料组成:桑寄生12g、钩藤15g、天麻12g、葛根25g、益母草12g、川牛膝12g、白蔡藜10g、黄苳10g、臭梧桐12g、野菊花15g、炒杜仲12g、珍珠母25g、石决明25g、生地15g、泽湾12g、生白术15g、首乌藤15g、决明子12g、夏枯草12g、车前子12g、磁石25g、丹参12g、红景天12g、赤苟12g、川考12g。
[0015]制备膏剂:
1.煎煮:将上述的重量的组分首先加8倍量水浸泡I小时以上,然后加热煎煮,待沸后再煮2小时左右,取汁;第二次加5倍量水,待沸后再煮I小时左右,取汁;合并两次煎液,用80目筛网过滤,静置4小时左右,取上清液浓缩。
[0016]2.浓缩:取上清液加热蒸发至1:1的浓度,过滤,并随时除去泡沫。
[0017]3.炼蜜:在蜂蜜中加入沸水,使溶化,并适当稀释,通过四号筛网以滤除杂质,滤液置铜锅中加热,并不断去沫、搅拌,炼至比重1.38左右(80?85°C热测)。
[0018]4.收膏:将炼蜜加入浓缩的药汁,继续以文火加热蒸发至稠厚状,用棒挑起膏应呈薄片状流下或趁热蘸取浓缩液滴入桑皮纸上,以膏滴周围不现水迹为度。取出,冷后装入清洁干燥灭菌后的广口瓶内,密封,备用。
[0019]服用方法:每日三次,每次20g,温开水饭后冲服。连续服用I个月为一个疗程。
[0020]实施例2
一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的原料组成:桑寄生15g、钩藤20g、天麻15g、葛根30g、益母草15g、川牛膝15g、白蔡藜12g、黄苳12g、臭梧桐15g、野菊花20g、炒杜仲15g、珍珠母30g、石决明30g、生地20g、泽湾15g、生白术20g、首乌藤20g、决明子15g、夏枯草15g、车前子15g、磁石30g、丹参15g、红景天15g、赤苟15g、川考15g。
[0021]制备膏剂及服用方法同实施例1。
[0022]实施例3
一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的原料组成:桑寄生18g、钩藤25g、天麻18g、葛根35g、益母草18g、川牛膝18g、白蔡藜14g、黄苳14g、臭梧桐18g、野菊花25g、炒杜仲8g、珍珠母35g、石决明35g、生地25g、泽湾18g、生白术25g、首乌藤25g、决明子18g、夏枯草18g、车前子18g、磁石35g、丹参18g、红景天18g、赤苟18g、川考18g。
[0023]制备膏剂及服用方法同实施例1。
[0024]下面结合临床资料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2中药组合物的治疗效果。
[0025]临床资料:
本发明实施例2中药组合物在济宁市中医院使用期间,共收治高血压患者60例,均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收缩压彡140mmHg,舒张压彡90mmHg。其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32-75岁,平均(46.8±7.5)岁,病程2-10年,平均(6.9±1.4)。
[0026]服用方法:每日三次,每次20g,温开水饭后冲服,治疗周期3个月。
[0027]观察指标:血压:检测时间为早上10时,患者膀胱排空,安静休息15min,卧位,用标准水银柱袖带血压计测量右臂血压,连续测3次(间隔2min)取平均值,每日I次;观察每天头晕头痛症状。
[0028]疗效标准:
显效:头晕、头痛症状消失,其他症状明显减轻。
[0029]有效:头晕、头痛症状基本消失,但情绪激动时有头晕、头痛,血压上升幅度不超过150/95mmHgo
[0030]无效:未达到上述疗效者。
[0031 ] 治疗结果:显效52例,有效7例,无效I例,显效率86.7%,总有效率为98.3%。
[0032]下面结合典型病例来说明本发明实施例1和实施例3中药组合物的治疗效果。
[0033]典型病例1:张某,男,39岁。高血压病史3年,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平素性情急躁易怒,口苦,平时口服尼福达,但血压不稳定,近2个月来,头晕、头痛症状加重,急躁易怒,失眠,来诊时测血压150/100mmHg,大便干,小便黄,舌质红,笞微黄,脉弦数。中医诊断为眩晕(肝阳上亢型),常自服尼福达降压,症状时有好转,但常复发。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中药组合物7天后,大便通畅,症状减轻,测血压140/95mmHg,继服15天后,症状消失,测血压130/85mmHg,随访至今血压稳定,无复发。
[0034]典型病例2:孙某,女,46岁。高血压病史5年,眩晕,头痛,失眠,来诊时测血压160/100mmHg,常自服尼福达降压,未见好转。之后服用本发明实施例3中药组合物2个疗程后,血压恢复正常,测血压为135/88mmHg,随访至今血压稳定,无复发。
【主权项】
1.一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的原料组成:桑寄生12-18g、钩藤15-25g、天麻12-18g、葛根25_35g、益母草12_18g、川牛膝12_18g、白蒺藜10_14g、黄苳10_14g、臭梧桐12_18g、野菊花15_25g、炒杜仲12_18g、珍珠母25_35g、石决明25-35g、生地15-25g、泽泻12_18g、生白术15_25g、首乌藤15_25g、决明子12_18g、夏枯草12-18g、车前子12-18g、磁石25-35g、丹参12_18g、红景天12_18g、赤芍12_18g、川芎12-18go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的原料组成:桑寄生15g、钩藤20g、天麻15g、葛根30g、益母草15g、川牛膝15g、白蔡藜12g、黄苳12g、臭梧桐15g、野菊花20g、炒杜仲15g、珍珠母30g、石决明30g、生地20g、泽湾15g、生白术20g、首乌藤20g、决明子15g、夏枯草15g、车前子15g、磁石30g、丹参15g、红景天15g、赤芍15g、川芎15g。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膏剂。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高血压的中药组合物,属于中药技术领域。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的原料组成:桑寄生12-18g、钩藤15-25g、天麻12-18g、葛根25-35g、益母草12-18g、川牛膝12-18g、白蒺藜10-14g、黄芩10-14g、臭梧桐12-18g、野菊花15-25g、炒杜仲12-18g、珍珠母25-35g、石决明25-35g、生地15-25g、泽泻12-18g、生白术15-25g、首乌藤15-25g、决明子12-18g、夏枯草12-18g、车前子12-18g、磁石25-35g、丹参12-18g、红景天12-18g、赤芍12-18g、川芎12-18g。本发明药物为天然纯中药,各药物组分药效协同,起到益气活血、软化血管、舒活心脉等作用,能够快速缓解头痛、头晕症状,有效降压治疗效果稳定,不复发。
【IPC分类】A61K36/8988, A61P9/12, A61K35/618, A61K33/26
【公开号】CN105055915
【申请号】CN201510419584
【发明人】张国印, 徐亚娟, 贺飞, 李程程
【申请人】山东方健制药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18日
【申请日】2015年7月1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