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镜下切割吻合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358816阅读:499来源:国知局
腔镜下切割吻合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吻合器,尤其涉及一种腔镜下切割吻合器,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在医学科学的外科手术中,微创手术以其创伤小、愈合快、效果好正在越来越被广泛使用,因此能够在腔镜下使用的吻合器就必不可少。
[0003]腔镜下切割吻合器通常由吻合功能件、连接杆、激发手柄等部件组成。手术时,在腹壁或胸壁等位置做几个微小伤口,置入穿刺器,自穿刺器内伸入吻合功能件,到达选定位置后自体外操作激发手柄,达到对组织快速有效的切割、缝合的作用。
[0004]如图1至图3所示,腔镜下切割吻合器的吻合功能件由钉仓101、抵钉座102、“工”字梁构件103和刀片104组成,钉仓101与抵钉座102相对应,“工”字梁构件103的一部分位于钉仓101内,另一部分位于抵钉座102内。刀片104与“工”字梁构件103连接并位于钉仓101与抵钉座102之间。钉仓101与抵钉座102中央均有相对应的切割槽105,供刀片104通过。如图2所示,钉仓101内沿切割槽105两侧各排列三排吻合钉106和抵钉块107 (由于吻合钉106在图2中被遮挡而未示出,请参照图1中的标示)。抵钉座102沿切割槽105两侧各排列三排8字状的具抵钉功能的抵钉位108,抵钉位108与吻合钉106 —一对应,如图3所示。
[0005]继续结合图1,激发手柄每激发一次,“工”字梁构件103便向前移动1.5厘米,并使“工”字梁构件103所经过处的钉仓101和抵钉座102构成闭合,且“工”字梁构件103位于钉仓101内的部分推动钉仓101内的抵钉块107带动吻合钉106向抵钉座102的方向运动,使吻合钉106与抵钉座102共同作用,抵钉座102令吻合钉106呈B形闭合,缝合组织。在“工”字梁构件3向前移动的过程中,连接在“工”字梁构件3上的刀片104对组织实行切割。
[0006]为了确保缝合效果,钉仓101和抵钉座102之间应夹闭足够宽度的组织,令切割断面的两侧上均有三排吻合钉106闭合组织。如图4所示,传统的吻合功能件中的抵钉座102与钉仓101的接触面109为平面,在图4的横截面图中,该接触面109呈直线状。
[0007]目前,腔镜手术中需要在患者身上穿刺一个观察孔和几个围绕手术野的操作孔,操作孔和观察孔内分别置入穿刺器,通过置于观察孔内的穿刺器置入镜头。通常观察孔的直径为10-12毫米,操作孔的直径为5毫米。而现有的腔镜下切割吻合器的吻合功能件的直径需要达到14毫米以上,才能令抵钉座和钉仓接触面间可以容纳、缝合足够宽度的组织来保证吻合牢固。因此,现有的腔镜下切割吻合器无法直接从穿刺器的观察孔或操作孔中置入,目前的做法是将其中一个穿刺器取出,重新穿刺一个直径为15毫米操作孔的穿刺器,将腔镜下切割吻合器的吻合功能件通过该直径为15毫米的操作孔才能继续手术。如此手术的危害在于:第一,手术不够连贯,甚至丧失已经观察调整好的手术野。第二,手术时间延长。第三,病人创伤大。第四,需要经过放气-更换穿刺器-重新充气的过程,操作繁琐、增加潜在损伤几率。

【发明内容】

[0008]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腔镜下切割吻合器,其在不影响缝合封闭效果的情况下,能够缩小吻合功能件的外径,以直接利用穿刺器上的操作孔进行手术。
[0009]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腔镜下切割吻合器,包括吻合功能件、连接杆和激发手柄,所述吻合功能件包括钉仓、抵钉座、“工”字梁构件和刀片,所述钉仓与抵钉座相对应设置,所述“工”字梁构件的一部分位于钉仓内,一部分位于所述抵钉座内;所述刀片与“工”字梁构件连接并位于所述钉仓与抵钉座之间;
[0010]所述钉仓与抵钉座相对的一面为第一接触面,所述抵钉座与所述钉仓相对的一面为第二接触面,所述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均为在钉仓和抵钉座闭合时相互作用以使所述钉仓内的吻合钉闭合而缝合组织的曲面;
[0011]所述第一接触面的中部开设有第一切割槽,所述第二接触面的中部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切割槽相对应的第二切割槽,所述刀片在所述“工”字梁构件的带动下沿所述第一切割槽和第二切割槽移动以切割组织;
[0012]所述第一切割槽的两侧分别对称排列有多排位于钉仓内的吻合钉,所述钉仓内具有与所述吻合钉相对应的用于推动吻合钉的抵钉块;从“工”字梁构件的运动方向上看,所述吻合钉顺应所述第一接触面的曲面而成曲线排列;所述第二切割槽的两侧分别对称排列有位于抵钉座上的抵钉位,且所述抵钉位与所述吻合钉一一对应设置;
[0013]所述“工”字梁构件的用于与所述抵钉块接触并推动抵钉块的推动面为与所述第一接触面形状相同的曲面,以便在所述“工”字梁构件向前移动时能够准确推动抵钉块将所述吻合钉推出所述钉仓。
[0014]作为优选,所述钉仓和抵钉座闭合时的整体外径为5mm-10mm。
[0015]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接触面为朝向所述钉仓内部凹陷而形成的凹弧面,所述第二接触面为朝向所述钉仓外凸而形成的与所述凹弧面相配合的凸弧面;所述推动面为与所述第一接触面相同的凹弧面。
[0016]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接触面为朝向所述抵钉座外凸而形成的凸弧面;所述第二接触面为朝向所述抵钉座内部凹陷而形成的与所述凸弧面相配合的凹弧面;所述推动面为与所述第一接触面相同的凸弧面。
[0017]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接触面为朝向所述钉仓内部凹陷而形成的凹多面形;所述第二接触面为朝向所述钉仓外凸而形成的与所述凹多面形相配合的凸多面形,所述推动面为与所述第一接触面相同的凹多面形。
[0018]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接触面为朝向所述抵钉座外凸而形成的凸多面形;所述第二接触面为朝向所述抵钉座内部凹陷而形成的与所述凸多面形相配合的凹多面形,所述推动面为与所述第一接触面相同的凸多面形。
[0019]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接触面的凹多面形包括一个第一平面、两个第二平面和两个第二平面;
[0020]所述第一平面位于所述第一接触面的中央;所述第一平面的两侧分别依次连接所述第二平面和第三平面;
[0021]所述第二平面与第一平面的连接处形成折角;所述第三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的连接处形成折角;
[0022]所述第一切割槽开设在所述第一平面的中央;
[0023]所述第一切割槽的两侧分别设置三排吻合钉,所述第二平面和第三平面分别对应一排吻合钉,位于所述第一切割槽两侧的第一平面分别对应一排吻合钉;
[0024]所述第二接触面的凸多面形包括分别与所述凹多面形的第一平面、两个第二平面和两个第三平面--对应的五个平面,在所述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相闭合时,相对应的两个平面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第二切割槽开设在所述凸多面形中位于中央的一个平面上。
[0025]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接触面的凸多面形包括一个第五平面、两个第六平面和两个第七平面;
[0026]所述第五平面位于所述第一接触面的中央,所述第五平面的两侧分别依次连接所述第六平面和第七平面;
[0027]所述第六平面与第五平面的连接处形成折角;所述第七平面与所述第六平面的连接处形成折角;
[0028]所述第一切割槽开设在所述第五平面的中央;
[0029]所述第一切割槽的两侧分别设置三排吻合钉,所述第六平面和第七平面分别对应一排吻合钉,位于所述第一切割槽两侧的第五平面分别对应一排吻合钉;
[0030]所述第二接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