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气虚炎证产后小便不通的中药方剂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359687阅读:来源:国知局
020] 川弯:辛、温。归肝、胆、心包经。功用主治:活血祛瘀,行气开郁,祛风止痛。主治 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癥瘕肿块,胸胁疼痛,头痛眩晕,风寒湿痹,跌打损伤, 痈疽疮疡。经研究:川芎对大肠杆菌,痢疾、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真菌有抑制作用,川芎嗪能 增加肾血流量从而有利尿作用,可抑制小肠收缩和子宫收缩,起到解痉,镇痛作用,并治疗 产后恶露腹痛,肿块,月经不调,痛经,恶寒发热,舌苔薄白,脉浮。
[0021] 桑白皮(生用):甘、辛,寒。归肺、脾经。具有泻肺平喘,生用具有利水消肿之功效。 主治肺热或水饮停肺的胸满喘咳、咳血、水肿、脚气、小便不利。经研究:本药含有黄酮类化 合物,有镇咳,利尿,导泻和镇静,降血压作用,生用可治水肿、小便不利。
[0022] 麦门冬:甘,微苦,微寒。归肺、胃、心经。功用主治:滋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 烦。主治肺燥干咳,肺痈,阴虚劳嗽,津伤口渴,消渴,心烦失眠,咽喉疼痛,肠燥便秘,养阴生 津,润肺清心。经研究:本药含有麦冬皂甙、(6-谷留醇、葡萄糖、果糖、维生素A,具有解热、 抗菌消炎、强心、利尿、镇咳作用。
[0023] 杜仲:甘,微辛,温。归肝、肾经。功用主治:补肝肾,强筋骨,益精气,安胎。主治 腰膝酸痛,阳痿,尿频,小便余浙,风湿痹痛,胎动不安,习惯性流产。经研究:本药含有杜仲 胶,树脂,桃叶珊瑚甙,香豆精,有机酸等,具有降低血压,镇痛,利尿清热,广谱抗菌,兴奋中 枢神经,提高白血球药理作用。增强脑垂体_肾上腺皮质轴功能,调整免疫调节功能。
[0024] 冬葵子:甘、寒。归大肠、小肠、膀胱经。功用主治:利水通淋,滑肠通便,甘寒滑利, 既能利水通淋,又能下乳、润肠,二便不利者均宜具有清热利湿、消肿的功效。主治淋病,水 肿,大小便不通,乳汁不行、泌尿感染、泌尿系结石、产后乳汁不下等。可用治尿频,尿急,尿 痛等证,类似于急性膀胱炎、急性尿道炎、急性肾盂肾炎。
[0025] 茯苓,也称云苓:甘、淡,平。归心、脾、肺、肾经。功用主治:利水渗湿,健脾和胃,宁 心安神,主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吐,脾虚食少、泄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遗 精白浊。经研究:本药含(6-茯苓聚糖、茯苓酸、蛋白质、胆碱、卵磷脂和钾盐等,有镇静,降 压,降血糖,提高机体免疫力功能,并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可治疗水 肿,水湿内困,尿少,眩晕心悸,脾虚倦怠,胃口欠佳,小便不利,便溏,心悸失眠。
[0026] 益母草:活血祛瘀药。性味归经:苦、辛,微寒。归肝、心包经。功效:活血调经,利 尿消肿。特点:本药剂含益母草碱甲,乙,和水苏碱,有兴奋子宫、加强子宫持久的收缩和紧 张性。应用:治产后出血或恶露不绝、经行不畅,瘀血作痛,治水肿,小便不利,浮肿和血尿。 [0027] 以上诸药相互协同并用,从通血脉,补气固表,利水渗湿,利尿清热,健脾宁心,益 脾和胃,活血祛瘀,利尿消肿,抗菌消炎,扩张血管增强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功能等方面,达 到辩证施治,标本兼治,以取得治疗产后小便不通的良好治疗效果。
[002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该治疗气虚炎证产后小便不通的中药方剂,由于不仅以 治疗气虚、肾虚为主,而且同时辅于产后泌尿系统感染治疗,从治疗疾病本质为出发点,并 可进行调节及补养,既具有调节脏腑协调功能,又具有益脾和胃、补气固表、温阳补肾、活血 祛瘀、调经通乳、行气利水、促进产后子宫复旧的功效,所以疗效稳定、治愈率高、标本兼治、 无毒副作用、易于广大患者接受。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实施例1 按下述重量百分比的中药原料称取:肉桂6% ;黄芪13% ;川芎10% ;桑白皮(生用)10% ;麦冬10%;杜仲14%;冬葵子10%;茯苓14%;益母草13%。总重量为76. 5g为一剂,每一 个病例共包六剂。按本配比共治疗气虚炎证产后小便不通30例,每人每日一剂,早晚温水 口服,服用6天,痊愈27例,治愈率90% ;有效2例;无效1例,改用西医加物理治疗。
[0030] 典型病例: 王云霞,32岁,莱芜市莱城区曹村人,于2009年11月20日住院生产,产后即发小便不 通,经持续导尿间断放尿+抗生素治疗2天,拔除尿管后,仍有面部浮肿,乏力,少饮食,小腹 坠胀,小便清长,尿不尽感,舌质淡,苔薄白,脉缓弱。经B超检查膀胱,尿道正常,子宫复旧 正常。后改用本中药方剂治疗,每日一剂,水煎服,早晚两次,服药三天,症状改善明显,饮食 增加,小腹坠胀轻,追加服用3天,症状完全消失,面色好转,浮肿消失,小便量多色清,出院 后随访一周无复发。
[0031] 实施例2 按下述重量百分比的中药原料称取:肉桂8%;黄芪12%;川芎11%;桑白皮(生用)8% ; 麦冬11%;杜仲12%;冬葵子11%;获苓12%;益母草15%。总重量为76. 5g为一剂,每一个 病例共包六剂。按本配比共治疗气虚炎证产后小便不通40例,每人每日一剂,早晚温水口 月艮,服用6天,痊愈37例,治愈率92. 5% ;有效2例;无效1例,改用西医加物理治疗。
[0032] 典型病例: 张新华,29岁,莱城区高家庄户口,于2010年6月10日因产后7天,纳差,乳量减少,小 腹胀满,短气自汗,体倦,小便清白,尿量少,舌质淡,苔薄白,脉弱,当地卫生室抗炎药治疗3 天无效来院。经尿常规检查为正常。口服上述中药调理治疗,每日一剂,水煎服,早晚两次, 服药三天症状改善明显,乳量增加,进食增多,体乏力感减轻,小腹胀满感减轻,小便涩疼消 失,出院带药3剂,随诊一周,无明显不适感。
[0033] 实施例3 按下述重量百分比的中药原料称取:肉桂5%;黄芪15%;川芎9%;桑白皮(生用)11% ; 麦冬9% ;杜仲15% ;冬葵子8% ;茯苓15% ;益母草13%。总重量为76. 5g为一剂,每一个病 例共包六剂。按本配比共治疗气虚炎证产后小便不通30例,每人每日一剂,早晚温水口服, 服用6天,痊愈29例,治愈率96. 7% ;有效1例。
[0034] 典型病例: 李洪燕,38岁,莱莱芜市钢城区颜庄村人。于2011年2月5日住院,因产后5天,产后 出血,输血400ml,2天后,患者倦怠懒言、头晕耳鸣,饮食欠佳,面色苍白,下肢水肿,小便淋 漓,尿频,小便后仍有小腹胀满感,涩痛不适,腰膝酸疼;乏力,舌质淡,薄苔,脉细数;经B超 检查膀胱正常,子宫正常,宫腔无残留组织,有少量积液。口服上述中药调理治疗,每日一 剂,水煎服,早晚两次,服药三天症状改善明显,进食增多,下床活动增加,小腹胀满感减轻, 小便涩疼消失,阴道流血停止,转为正常产后恶露。继续服药3天,正常小便,尿量增加,出 院。出院随诊一周,无明显不适感。
【主权项】
1. 一种治疗气虚炎证产后小便不通的中药方剂,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中 药原料组成:肉桂4一8%;黄芪12-15. 5%;川芎8-11. 5%;桑白皮(生用)8-11. 5%; 麦门冬8 -11. 5%;杜仲12 -15. 5%;冬葵子8 -11. 5%;茯苓12 -15. 5%;益母草12- 15. 5%〇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气虚炎证产后小便不通的中药方剂,其特征在于: 其优选重量百分比为:肉桂6%;黄芪13%;川芎10%;桑白皮(生用)10% ;麦冬10%;杜仲 14%;冬葵子10%;茯苓14%;益母草13%。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气虚炎证产后小便不通的中药方剂,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中药原料组成:肉桂4—8%;黄芪12—15.5%;川芎8—11.5%;桑白皮8—11.5%;麦门冬8—11.5%;杜仲12—15.5%;冬葵子8—11.5%;茯苓12—15.5%;益母草12—15.5%。该中药方剂,由于不仅以治疗气虚、肾虚为主,而且同时辅于产后泌尿系统感染治疗,从治疗疾病本质为出发点,并可进行调节及补养,既具有调节脏腑协调功能,又具有益脾和胃、补气固表、温阳补肾、活血祛瘀、调经通乳、行气利水、促进产后子宫复旧的功效,所以疗效稳定、治愈率高、标本兼治、无毒副作用、易于广大患者接受。
【IPC分类】A61P7/10, A61K36/8968
【公开号】CN105079427
【申请号】CN201410194909
【发明人】王晓霞, 孔燕, 孟庆霞, 付新红, 于艳丽
【申请人】王晓霞
【公开日】2015年11月25日
【申请日】2014年5月11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