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筋骨的中药丸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442282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筋骨的中药丸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涉及一种治疗筋骨的中药丸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麻木、疼痛、腰膝无力、软组织损伤等筋骨疾病的药物和 方法很多,有中医治疗和西医治疗,也有中西医结合治疗。其中西药制剂普遍采用水杨酸制 剂和非类固醇制剂,主要用以缓解疼痛,消除炎症,毒副作用较大,不宜长期服用,且只能缓 解疼痛,不能彻底治愈;中医对此类病症的治疗方法较多,现有技术中,如祛风、散寒、除湿、 润燥、清热、泻火等,虽然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见效慢、时间长,对顽固性病痛患者不能 起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发明内容】

[0003]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筋骨的中药丸,具有用药 方便、无毒副作用、见效快、疗程短、药效显著的优点; 同时还提供了上述中药丸的制备方法。
[0004]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治疗筋骨的中药丸,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制马钱子30-40,木瓜30-40,陈 皮50-65,续断30-40,钩藤30-40,制天南星50-65,川牛膝30-40,党参50-65,石斛30-40, 制川乌250-280,制草乌250-280,制半夏95-110,乌梢蛇80-100,紫河车70-100,海星 50-60,自然铜 70-100。
[0005] 优选的,一种治疗筋骨的中药丸,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制马钱子36,木瓜 36,陈皮58,续断36,钩藤36,制天南星58,川牛膝36,党参58,石斛36,制川乌270,制草乌 270,制半夏100,乌梢蛇95,紫河车80,海星56,自然铜85。
[0006] 本发明治疗筋骨的中药丸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 按配比称取各原料药,分别用质量比2 :3 :1的白醋、梓檬汁和蜂胶的混合溶液熏蒸 20-30min,然后过沸水3-5S,干燥,备用; 2) 将乌梢蛇、紫河车和海星喷洒95%酒精润湿,隔水蒸2h,然后干燥磨粉,过120目筛, 再与剩余的原料药混合,超微粉碎,添加卵磷脂,混合均匀,得药粉,备用; 3) 向步骤2)药粉中加入1. 0-1. 2倍质量的蜂蜜,然后添加聚氧乙烯蓖麻油,炼为药丸, 得治疗筋骨的中药丸。
[0007] 步骤2)中,所述卵磷脂添加量为各原料药总质量的0. 2-0. 5%。
[0008] 步骤3)中,所述聚氧乙烯蓖麻油添加量为各原料药总质量的0. 5-1%。
[0009] 所述治疗筋骨的中药丸每丸重10g。
[0010] 所述的治疗筋骨的中药丸,也可以制为水丸,每12丸重lg。
[0011] 用法用量:口服,1次l〇g,每日2次,黄酒或温开水送服。
[001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以天然的中药为原料,制备方法简单,通过熏蒸等预处理去除 苦涩及部分有害成分,不刺激胃和血管,减轻了因服用中药对胃肠道产生不良刺激而加重 的肝肾负担,同时避免了因中药原料药中存在的有毒成分服用后引起的一些不良反应;本 发明利用各味药的综合作用治疗筋骨疾病,对人体无毒副作用,具有活血化瘀,强壮筋骨, 散寒祛湿,消肿止痛的功效,对风湿性关节炎、麻木、疼痛、腰膝无力、软组织损伤具有优异 治疗效果,见效快,治疗时间短,价格低廉,可以大大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并取得确切的疗 效。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4] 实施例1 一种治疗筋骨的中药丸,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制马钱子36,木瓜36,陈皮58, 续断36,钩藤36,制天南星58,川牛膝36,党参58,石斛36,制川乌270,制草乌270,制半夏 100,乌梢蛇95,紫河车80,海星56,自然铜85。
[0015] 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 按配比称取各原料药,分别用质量比2 :3 :1的白醋、梓檬汁和蜂胶的混合溶液熏蒸 20-30min,然后过沸水3-5S,干燥,备用; 2) 将乌梢蛇、紫河车和海星喷洒95%酒精润湿,隔水蒸2h,然后干燥磨粉,过120目筛, 再与剩余的原料药混合,超微粉碎,添加各原料药总质量〇. 3%的卵磷脂,混合均匀,得药 粉,备用; 3) 向步骤2)药粉中加入I. 1倍质量的蜂蜜,然后添加各原料药总质量0. 8%的聚氧乙 烯蓖麻油,炼为药丸,得治疗筋骨的中药丸,每丸重l〇g。
[0016] 实施例2 一种治疗筋骨的中药丸,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制马钱子30,木瓜30,陈皮50, 续断30,钩藤30,制天南星50,川牛膝30,党参50,石斛30,制川乌250,制草乌250,制半夏 95,乌梢蛇80,紫河车70,海星50,自然铜70。
[0017] 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1)、2)同实施例1 ; 3)制为水丸,每12丸重lg,得治疗筋骨的中药丸。
[0018] 实施例3 一种治疗筋骨的中药丸,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制马钱子40,木瓜40,陈皮65, 续断40,钩藤40,制天南星65,川牛膝40,党参65,石斛40,制川乌280,制草乌280,制半夏 110,乌梢蛇100,紫河车100,海星60,自然铜100。
[0019] 制备方法,步骤同实施例1。
[0020] 临床资料 适用本发明中药丸的病症,其临床表现症状为风湿性关节炎、麻木、疼痛、腰膝无力、软 组织损伤的筋骨疾病。
[0021] 试验病例标准:符合上述临床表现症状的患者。
[0022] 诊断标准:根据中医辨证施治原则,严格按治疗筋骨疾病的药物临床验证计划中 此类疾病的标准诊断,根据卫生部制定发布的有关中药临床研究原则,将治疗效果分为痊 愈、无效及总有效率进行判断。
[0023] 治疗组100例患者,平均年龄50岁,每个患者随机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3中药丸; 对照组100例患者,根据治疗组患者临床表现症状选取与其症状相类似的患者,在相 同治疗环境下,使用药店出售的治疗筋骨疾病已有药物; 对两组病患治疗效果,进行临床跟踪治疗,对疗效进行记录比对:在用药10天、20天、 一个月后,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如下表所示:
上述数据表明,使用本发明治疗筋骨疾病的中药丸的100例患者,其疗效较使用目前 已有药物的对照组患者好。
[0024] 下面选取典型病例对本发明中药丸及效果进行具体说明。
[0025] 病例 1 : 董某,女,49岁,因背麻袋腰部扭伤,痛如腰折,不能转侧,夜间加重,由三人扶持来诊, 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中药丸,1次l〇g,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3日见效,继服18天痊愈。
[0026] 病例 2 : 刘某,男,43岁,因不慎腰扭伤,局部肿胀、疼痛,行走困难、下肢麻木,服用本发明实施 例2中药丸,1次10g,每日2次,黄酒送服,2日疼痛减轻,6日消肿,12日痊愈。
[0027] 病例 3 : 余某,女,54岁,患肩关节周围炎,左肩不能上抬、外展、内旋,服用本发明实施例,3中 药丸,1次l〇g,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服用28天痊愈。
【主权项】
1. 一种治疗筋骨的中药丸,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制马钱子 30-40,木瓜30-40,陈皮50-65,续断30-40,钩藤30-40,制天南星50-65,川牛膝30-40,党 参50-65,石斛30-40,制川乌250-280,制草乌250-280,制半夏95-110,乌梢蛇80-100,紫 河车70-100,海星50-60,自然铜70-100。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丸,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制马钱子 36,木瓜36,陈皮58,续断36,钩藤36,制天南星58,川牛膝36,党参58,石斛36,制川乌270, 制草乌270,制半夏100,乌梢蛇95,紫河车80,海星56,自然铜85。3. -种权利要求1或2治疗筋骨的中药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 按配比称取各原料药,分别用质量比2 :3 :1的白醋、梓檬汁和蜂胶的混合溶液熏蒸 20-30min,然后过沸水3-5S,干燥,备用; 2) 将乌梢蛇、紫河车和海星喷洒95%酒精润湿,隔水蒸2h,然后干燥磨粉,过120目筛, 再与剩余的原料药混合,超微粉碎,添加卵磷脂,混合均匀,得药粉,备用; 3) 向步骤2)药粉中加入1. 0-1. 2倍质量的蜂蜜,然后添加聚氧乙烯蓖麻油,炼为药丸, 得治疗筋骨的中药丸。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卵磷脂添加量为各 原料药总质量的〇. 2-0. 5%。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聚氧乙烯蓖麻油添 加量为各原料药总质量的〇. 5-1%。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筋骨的中药丸每丸重10g。7.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治疗筋骨的中药丸,为水丸, 每12丸重lg。8.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丸,其特征在于:黄酒或温开水送服。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筋骨的中药丸,原料药为制马钱子,木瓜,陈皮,续断,钩藤,制天南星,川牛膝,党参,石斛,制川乌,制草乌,制半夏,乌梢蛇,海星,紫河车,自然铜。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简单,通过熏蒸等预处理去除苦涩及部分有害成分,不刺激胃和血管,避免了因中药原料药中存在的有毒成分服用后引起的一些不良反应;以天然的中药为原料,利用各味药的综合作用治疗筋骨疾病,对人体无毒副作用,具有活血化瘀,强壮筋骨,散寒祛湿,消肿止痛的功效,对风湿性关节炎、麻木、疼痛、腰膝无力、软组织损伤具有优异治疗效果,价格低廉,可以大大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并取得确切的疗效。
【IPC分类】A61P19/04, A61K35/616, A61P25/00, A61K36/8984, A61K35/583, A61K33/26, A61K9/20, A61P29/00, A61P19/02, A61K35/50
【公开号】CN105194344
【申请号】CN201510719507
【发明人】吴小斌
【申请人】吴小斌
【公开日】2015年12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3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