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特发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42275阅读:89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治疗特发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特发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的药物。
【背景技术】
[0002]特发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的病变主要侵犯肾间质、肾盂和肾盏组织。由于炎症的持续进行或反复发生导致肾间质、肾盂和肾盏的损害,形成疤痕,以致肾发生萎缩并出现功能障碍,其主要表现是发热、乏力、食欲不振、腰酸、腰痛、尿频、尿急、尿痛及排尿困难,夜尿增多及尿蛋白等。患者有长期或反复发作的尿路感染史。
[0003]慢性肾盂肾炎属中医学“水肿”、“虚劳”等范畴。由于肾病日久,正气渐虚,水肿迀延不退,或因劳倦、感冒、饮食等原因诱致水肿反复发作,脾肾调节水夜功能失常,而致寒湿伤阳,脾肾受损。

【发明内容】

[0004]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特发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的药物。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技术方案包括:
[0006]—种用于治疗特发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的药物,其按照重量份包括:
[0007]黄芪5份-10份、诃子I份-5份、木瓜10份-20份、鸡血藤5份-10份、盘龙参I份-5份、马齿苋I份-5份、胡枝子10份-20份、黄花倒水莲I份-10份、横经席10份-20份、羊角藤10份-20份、小飞蓬5份-10份、翠羽草I份-5份、甘薯10份-30份、木通根10份-20份、李核仁5份-10份、石莽草I份-5份、通天草10份-20份、毛木通10份-20份、连翘10份-20份、白芍5份-15份、桂枝10份-20份、地肤子I份_5份、蝉衣I份_5份、莱菔子5份-15份、白术5份-10份、丹皮5份-10份、栀子5份-10份、鱼腥草I份-5份、菊花20份-50份、桔梗10份-20份、细辛5份-15份、茯苓I份_5份、芦荟叶10份-15份、金钱草I份-5份、苍术10份-20份、乌梅5份-10份、贯众10份-30份、远志5份-10份、五味子5份-15份、熟地10份-20份与淮山5份-10份。
[0008]所述的药物,其中,其按照重量份包括:
[0009]黄苗3份、诃子5份、木瓜10份、鸡血藤5份、盘龙参5份、马齿苋5份、胡枝子10份、黄花倒水莲6份、横经席10份、羊角藤15份、小飞蓬8份、翠羽草5份、甘薯25份、木通根12份、李核仁8份、石莽草3份、通天草20份、毛木通10份、连翘10份、白芍10份、桂枝15份、地肤子5份、蝴衣3份、莱菔子10份、白术10份、丹皮5份、栀子10份、鱼腥草5份、菊花50份、桔梗20份、细辛5份、茯苓I份、芦荟叶15份、金钱草I份、苍术20份、乌梅10份、贯众10份、远志10份、五味子15份、熟地10份与淮山5份。
[0010]所述的药物,其中,其按照重量份包括:
[0011]黄苗10份、诃子I份、木瓜20份、鸡血藤6份、盘龙参3份、马齿苋2份、胡枝子15份、黄花倒水莲I份、横经席15份、羊角藤10份、小飞蓬5份、翠羽草I份、甘薯30份、木通根20份、李核仁5份、石莽草I份、通天草10份、毛木通15份、连翘20份、白苟15份、桂枝10份、地肤子2份、蝴衣I份、莱菔子15份、白术6份、丹皮8份、栀子5份、鱼腥草I份、菊花30份、桔梗15份、细辛10份、茯苓3份、芦荟叶10份、金钱草3份、苍术13份、乌梅8份、贯众20份、远志8份、五味子10份、熟地20份与淮山10份。
[0012]所述的药物,其中,其按照重量份包括:
[0013]黄苗7份、诃子4份、木瓜14份、鸡血藤8份、盘龙参I份、马齿苋5份、胡枝子10份、黄花倒水莲6份、横经席20份、羊角藤13份、小飞蓬10份、翠羽草4份、甘薯30份、木通根20份、李核仁5份、石莽草I份、通天草10份、毛木通15份、连翘20份、白芍15份、桂枝10份、地肤子2份、蝴衣I份、莱菔子15份、白术10份、丹皮5份、栀子5份、鱼腥草6份、菊花20份、桔梗12份、细辛16份、茯苓I份、芦荟叶13份、金钱草2份、苍术20份、乌梅6份、贯众10份、远志5份、五味子13份、熟地15份与淮山7份。
[0014]本发明提供给的一种用于治疗特发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的药物,采用黄芪、诃子、木瓜、鸡血藤、盘龙参、马齿苋等多味中药根据“君臣佐使”的原则进行科学合理的配伍,对治疗特发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针对性强,有确切疗效,见效快,毒副作用小且复发率低。其药理如下:
[0015]黄芪,性甘温;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之功能;
[0016]诃子,味苦、酸、湿,性平,涩肠止泻,敛肺止咳,降火利咽;
[0017]木瓜,有解酒、去痰、顺气、止痢之效;
[0018]鸡血藤,苦微甘、性温,归肝、心、肾经;色赤入血,质润行散;具有活血舒筋,养血调经的功效
[0019]盘龙参,具有益气养阴,清热解毒,补气壮阳之功效;
[0020]马齿苋,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消炎、止渴、利尿作用;
[0021]胡枝子,性味平温,有益肝明目、清热利尿、通经活血的功能;;
[0022]黄花倒水莲,性味甘、微苦,平。有补益气血,健脾利湿,活血调经之功能;
[0023]横经席,微苦,平,祛瘀止痛,补肾强腰。治跌打损伤,风湿骨痛,肾虚腰痛;
[0024]羊角藤,祛风除湿,止痛止血,用于肾虚腰痛;
[0025]小飞蓬,微苦、辛,凉,清热利湿,散瘀消肿;
[0026]翠羽草,味淡,性平,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瘀,止血的功能;
[0027]甘薯,味甘平,入足太阴经,功专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
[0028]木通根,味甜,性温,无毒,祛风,利尿,行气,活血;
[0029]李核仁,具有祛瘀,利水,润肠之功效;
[0030]石莽草,苦,辛,凉,解毒,散瘀,利尿通淋;
[0031]通天草,味苦;性凉,清热,利尿。治小便不利,呃逆;
[0032]毛木通,性平,味涩,无毒,消炎,利尿,止痛;
[0033]连翘,清热,解毒,散结,消肿
[0034]白芍,味苦、酸,入肝、心、肾经,有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的功效;
[0035]桂枝,性味辛、甘,温,是主治里寒常用的温里药,具有补元阳、通血脉、暖脾胃之功效;
[0036]地肤子,味辛、苦,性寒,清热利湿,祛风止痒;
[0037]蝉衣,味甘、咸,性凉,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退翳,息风止痉;
[0038]莱菔子,辛、甘,平,消食除胀,降气化痰;
[0039]白术,和中益气,温中,去脾胃中湿,除胃热,强脾胃,进饮食,;
[0040]丹皮,滋阴降火,解斑毒,利咽喉,通小便血滞;
[0041]栀子,具有护肝、利胆、降压、镇静、止血、消肿等作用
[0042]鱼腥草,味辛,性寒凉,归肺经。能清热解毒、消肿疗疮、利尿除湿、清热止痢、健胃消食;
[0043]菊花,有疏风、平肝之功;
[0044]桔梗,用于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咽痛,音哑;
[0045]细辛,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
[0046]芦荟叶,苦,寒,有小毒,泻火,通经,杀虫,解毒;
[0047]金钱草,味甘、微苦、性凉;利水通淋、清热解毒、散瘀消肿、清利湿热、沙淋、尿涩作痛、黄疸尿赤、痈肿疔疮;
[0048]苍术,有燥湿、化浊、止痛之效;
[0049]乌梅,具有敛肺,涩肠,生津,安蛔之功;
[0050]贯众,苦、湿,寒;杀虫;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0051]远志,苦、辛、温,行气散郁,并善豁痰;
[0052]五味子,敛肺,滋肾,生津,收汗,涩精;
[0053]熟地,滋肾水,封填骨髓,利血脉,补益真阴,聪耳明目,黑发乌须;
[0054]淮山,味甘,温,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
[0055]临床资料:
[0056]为表明本发明药物的治疗效果,本发明经过200例特发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进行系统的临床研究,200例病例均来源于青岛开发区医院。
[0057]治疗组:按随机方法选取100例,服用本发明药物治疗35天。
[0058]对照组:按随机方法选取100例,服用三金片治疗35天。
[0059]两组在病情、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
[0060]服用方法:治疗组:每日早晚各一次服用本发明药物的汤剂230毫升,治疗35天。对照组:给予三金片片,一次3片,每日3次,餐后含服,治疗35天。
[0061]观察指标和方法
[0062]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标准。
[0063]治疗组,治愈85例,显效15例,无效O例,总有效率100 %。对照组,治愈70例,显效2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0%。两组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具体实施方式】
[006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特发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的药物,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65]实施例1
[0066]所述的药物,其中,其按照重量份包括:
[0067]黄苗3份、诃子5份、木瓜10份、鸡血藤5份、盘龙参5份、马齿苋5份、胡枝子10份、黄花倒水莲6份、横经席10份、羊角藤15份、小飞蓬8份、翠羽草5份、甘薯25份、木通根12份、李核仁8份、石莽草3份、通天草20份、毛木通10份、连翘10份、白芍10份、桂枝15份、地肤子5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