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胃病的胶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42267阅读:572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胃病的胶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尤其涉及一种治疗胃病的胶囊。
【背景技术】
[0002]诱发胃病的原因有很多,其主要有:饮食不规律,饥饱失常、贪食生凉、辛辣或嗜酒无度,从而损伤胃气,积久成病,进而演变成胃病。在我国,胃病患者的比例还是很高的,原因各种各样,而且胃病的种类也在增加。目前,治疗胃病常以西药为主,但是西药的副作用很大,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
[0003]针对国内生产治疗胃病中药的一般工艺为:将清洗干净的中药材,按照各自的量炒干加工后,进行切片、烘干、粉碎,最后将细粉装入空心胶束中,包装出厂,此工艺最大的劣势就是没有将起疗效的主要成分提取出来入药,而是将药材全部入药,这样将没有起治疗疗效的杂物、纤维、无机盐等全部入药,不仅降低治疗效率,而且无效成分对人体也会带来一定的损害。另外,因为胶囊容量所限,为达到治愈胃病的目的,需服用的粒数也增多,从而增加公司的装胶囊的成本。

【发明内容】

[0004]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胃病的胶囊,可以通过有效成份治愈胃病,无副作用,而且可以提高治愈效率,降低装胶囊的成本。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黄芪10~20份,白芨10~20份,延胡素5~15份,甘草1~10份,白芷10~20份,白芍10~20份,海螵蛸15~20份。
[0006]—种治疗胃病的胶囊,其中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黄芪16份,白芨16份,延胡素13份,甘草7份,白芷16份,白芍16份,海螵蛸16份。
[0007]—种治疗胃病的胶囊,其工艺流程为:首先称取黄芪10~20份,白芨10~20份,延胡素5~15份,甘草1~10份,白芷10~20份,白芍10~20份,海螵蛸15~20份,将上述原料洗净后,放置于适宜的容器中,再将去离子水加入到容器中,将这些原料在25-30°C下浸泡30min,提高温度至75-85°C下浸泡30min,在煮沸的条件下煎煮60min ;然后将浸泡后得到的滤液进行浓缩,得到流浸膏,最后经过精制干燥后,得到干粉即可装胶囊。
[0008]优选地,所述流浸膏的比重为1.1-1.2。
[0009]优选地,所述干粉的无机盐含量为0.1-1%。
[0010]选用中药材的药用机理为:
黄芪:味甘,微温,归肺经,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之功能;具有良好的防病保健作用,且保肝、利尿,抗衰老。
[0011]白芨:味苦、甘、湿,性寒,归肺、肝、胃经;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之功,用于内外出血诸证及痈肿、烫伤、手足皲裂、肛裂等。
[0012]延胡素:活血散瘀、理气止痛;用于胃痛,心腹痛,疝痛,痛经,月经不调,产后瘀血腹痛,跃打损伤。
[0013]甘草:用于胃痛、腹痛等症状。
[0014]白芷:辛,温;入肺、脾、胃经;祛风,燥湿,消肿,止痛;治头痛,眉棱骨痛,齿痛,鼻渊,寒湿腹痛,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皮肤燥痒,疥癣。
[0015]白芍:味苦、甘、涩,微寒。归肺、肝、胃经;收敛止血,消肿生肌。
[0016]海螵蛸:味咸、涩,性温;归脾、肾经;收敛止血,涩精止带,制酸止痛,收湿敛疮。
[0017]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胃病的胶囊,可以通过有效成分治愈胃病,如胃酸、泛酸,无副作用,而且可以提高治愈效率,降低装胶囊的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0018]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胃病的胶囊,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进工艺参数实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发明。本发明所述产品已经通过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
【发明内容】
、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所述的组合物和应用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发明技术。
[0019]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20]实施例1
一种治疗胃病的胶囊,其原料的重量配比为:黄芪16份,白芨16份,延胡素13份,甘草7份,白芷16份,白芍16份,海螵蛸16份。
[0021]将黄芪16份,白芨16份,延胡素13份,甘草7份,白芷16份,白芍16份,海螵蛸16份,将上述原料洗净后,放置于适宜的容器中,再将去离子水加入到容器中,将这些原料在25°C下浸泡30min,提高温度至75°C下浸泡30min,在煮沸的条件下煎煮60min ;然后将浸泡后得到的滤液进行浓缩,得到流浸膏,最后经过精制干燥后,得到干粉即可装胶囊。
[0022]实施例2
一种治疗胃病的胶囊,其原料的重量配比为:黄芪14份,白芨15份,延胡素10份,甘草8份,白芷19份,白芍18份,海螵蛸16份。
[0023]将黄芪14份,白芨15份,延胡素10份,甘草8份,白芷19份,白芍18份,海螵蛸16份,将上述原料洗净后,放置于适宜的容器中,再将去离子水加入到容器中,将这些原料在30°C下浸泡30min,提高温度至85°C下浸泡30min,在煮沸的条件下煎煮60min ;然后将浸泡后得到的滤液进行浓缩,得到流浸膏,最后经过精制干燥后,得到干粉即可装胶囊。
[0024]实施例3
一种治疗胃病的胶囊,其原料的重量配比为:黄芪16份,白芨16份,延胡素13份,甘草7份,白芷16份,白芍16份,海螵蛸16份。
[0025]将黄芪16份,白芨16份,延胡素13份,甘草7份,白芷16份,白芍16份,海螵蛸16份,将上述原料洗净后,放置于适宜的容器中,再将去离子水加入到容器中,将这些原料在30°C下浸泡30min,提高温度至85°C下浸泡30min,在煮沸的条件下煎煮60min ;然后将浸泡后得到的滤液进行浓缩,得到流浸膏,最后经过精制干燥后,得到干粉即可装胶囊。
[0026]实施例4 一种治疗胃病的胶囊,其原料的重量配比为:黄芪10份,白芨18份,延胡素14份,甘草10份,白芷14份,白芍17份,海螵蛸17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