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风痹的中药及制备方法_2

文档序号:9461254阅读:来源:国知局
缩至85度时,相对密度1.09的清膏,加入乙醇使清膏含醇量达70%,静置24小时,回收乙醇,在52度时浓缩至相对密度1.31的清膏;
第三步,将第一步获得的细粉加入到第二步获得的清膏中,干燥、粉碎成粉末,随后加入ISOg的淀粉,用醇浓度为70%乙醇制软材,制粒,干燥,整粒,加入粉末和淀粉质量之和的35 %的羧甲基淀粉钠、1.1%的硬脂酸镁,混匀,压片,包衣,即得。
[0026]实施例2
一匹草6份、响铃草8份、苍术6份、扇子七4份、功劳叶8份、紫鸭妬草4份、肉桂6份、薏苡仁10份、天仙子6份、木豆6份、牛白藤8份、地血香12份、地瓜藤6份、红花5份、赤芍12份、牛尾菜6份。
[0027]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0028]实施例3
一匹草6份、响铃草8份、苍术6份、扇子七7份、功劳叶8份、紫鸭妬草6份、肉桂5份、薏苡仁10份、天仙子6份、木豆8份、牛白藤12份、地血香10份、地瓜藤6份、红花4份、赤芍10份、牛尾菜6份。
[0029]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0030]毒性检测
1、急性毒性试验报告
试验方法:本发明实施例1所得药物为对象,选择20只成年白鼠进行试验,临床日用量的200倍给试验组的20只白鼠大灌胃给药,观察7日。结果20只白鼠均健存,其活动、饮食、毛发、排泄物未发现异常,未见毒性反应。
[0031]2、慢性毒性试验报告
试验方法:以本发明实施例1所得药物为对象,取SD大鼠10只,雌雄各半,8个月长期给药,给药量为临床剂量的10倍,进行长期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所有大鼠一般状况、生长发育、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均未见异常改变,病理组织学及肉眼尸检亦未见病理变化。
[0032]临床试验 1、病例选择:自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本发明人应用本发明实施例1所制中药药物观察治疗200例风痹患者。其中男性88人,女性112人;年龄最大者69岁,年龄最小者44岁,平均年龄56岁。
[0033]2、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准》(ZY / T001.1-94) ο中“痛风”的诊断依据及疗效评定。(I)多以单个趾指关节,卒然红肿疼痛,逐渐痛剧如虎咬,昼轻夜甚,反复发作。可伴发热,头痛等症。(2)多见于中老年男子,可有痛风家族史。常因劳累,暴饮暴食,吃高嘌呤食物,饮酒及外感风寒等诱发。(3)初起可单关节发病,以第一跖趾关节为多见。继则足踝、跟、手指和其他小关节,出现红肿热痛,甚则关节腔可渗液。反复发作后,可伴有关节周围及耳廓、耳轮及趾、指骨间出现“块瘰’(痛风石)。(4)血尿酸、尿尿酸增高。发作期白细胞总数可增高。(5)必要时作肾B超探测,尿常规,肾功能等检查,以了解痛风后肾病变情况。X线摄片检查:可示软骨缘邻近关节的骨质有不整齐的穿凿样圆形缺损。
[0034]排除标准:
(I)年龄< 18岁或> 70岁,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2)合并脑血管、心血管伴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或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病及精神疾病患者。(3)晚期关节重度畸形僵硬,丧失劳动力者。(4)不符合纳入标准,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影响疗效安全性判定者。
[0035]3、治疗方法: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所制中药药物观察治疗风痹患者,每天早、晚各服一次,每次服3片。
[0036]4、疗效标准:
治愈:经过6-12个月治疗后,各症状及临床体征消失,其他客观检查指标基本正常;显效:经过6-12个月治疗后,各症状及临床体征减轻,其他客观检查指标明显改善;无效:经过6-12个月治疗后,各症状及临床体征无改善或加重,其他客观检查指标改善或加重。
[0037]5、治疗结果:对200例风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140例患者取得治愈效果,32例串者显效效果,28例患者治疗无效;总治愈率70%,总显效率86%,总无效率14%。
[0038]尽管上文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给予了详细描述和说明,但是应该指明的是,我们可以依据本发明的构想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各种等效改变和修改,其所产生的功能作用仍未超出说明书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用于治疗风痹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 一匹草2-8份、响铃草5-9份、苍术3-10份、扇子七3-8份、功劳叶5_15份、紫鸭跖草3-8份、肉桂3-10份、薏苡仁4-16份、天仙子2-8份、木豆5_15份、牛白藤4_16份、地血香5-15份、地瓜藤2-8份、红花3-6份、赤芍4-16份、牛尾菜5_9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风痹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 一匹草3-6份、响铃草6-8份、苍术4-8份、扇子七4-6份、功劳叶6_12份、紫鸭妬草4_6份、肉桂5-6份、薏苡仁5-10份、天仙子4-6份、木豆5-10份、牛白藤8_12份、地血香8_12份、地瓜藤4-8份、红花4-6份、赤芍6-10份、牛尾菜6-9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风痹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 一匹草5份、响铃草7份、苍术8份、扇子七5份、功劳叶7份、紫鸭妬草4份、肉桂6份、薏苡仁10份、天仙子5份、木豆6份、牛白藤9份、地血香10份、地瓜藤6份、红花5份、赤芍10份、牛尾菜6份。4.权利要求1至3所述一种用于治疗风痹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步,按重量称取木豆和薏苡仁,粉碎成200目的细粉; 第二步,按重量称取其余各原料药组分,切成碎块,混合在一起,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水质量是该步获得的混合物的6?10倍,第一次煎煮时间为1.5?3小时,第二次加水质量是该步获得的混合物的6?8倍,第二次煎煮时间为I?2小时,合并两次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80度?85度时,相对密度1.08?1.10的清膏,加入乙醇使清膏含醇量达70%,静置24小时,回收乙醇,在50度?55度时浓缩至相对密度1.30?1.32的清膏; 第三步,将第一步获得的细粉加入到第二步获得的清膏中,干燥、粉碎成粉末,随后加入50?200g的淀粉,用醇浓度为50?80%乙醇制软材,制粒,干燥,整粒,加入粉末和淀粉质量之和的3?5%的羧甲基淀粉钠、0.5?1.5%的硬脂酸镁,混匀,压片,包衣,即得。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风痹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一匹草2-8份、响铃草5-9份、苍术3-10份、扇子七3-8份、功劳叶5-15份、紫鸭跖草3-8份、肉桂3-10份、薏苡仁4-16份、天仙子2-8份、木豆5-15份、牛白藤4-16份、地血香5-15份、地瓜藤2-8份、红花3-6份、赤芍4-16份、牛尾菜5-9份。本发明以纯天然中药为原料,疗效显著且无毒副作用,可有效治疗风痹。
【IPC分类】A61K9/28, A61K36/8994, A61P29/00
【公开号】CN105213882
【申请号】CN201510631274
【发明人】李素影
【申请人】李素影
【公开日】2016年1月6日
【申请日】2015年9月29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