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急性咽喉炎的中药口服液及制备方法_2

文档序号:9461370阅读:来源:国知局
机中减压浓缩至60°C时相对密度
1.05的清膏,得清膏,备用;
(7)将步骤(6)中所得清膏在6°C的条件下静置于24小时,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6.0,过滤,将滤液灌封瓶中,用紫外线灭菌,紫外线波长255nm灭菌照射20min,包装得成品,即得治疗急性咽喉炎的中药口服液。
[0024]有益效果:本发明具有滋阴清热、生津润燥的功效,是一种安全可靠,无任何毒副作用,有效成分使用率高,见效快的中药组合物。
[0025]本发明采用纯中药为原料,根据急性咽喉炎的发病原因及临床特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组方在不是原材料的活性的基础上制备而成,经临床疗效表明,该药物对急性咽喉炎有确切的疗效,是一种急性咽喉炎患者的理想治疗用药。
[0026]典型病例
病例1:何先生,46岁,病史:主证:咽干喉燥、声音嘶哑、食欲差、舌苔微黄,白厚腻苔、时觉喉咙卡不出来,证属:肺、肾阴虚,津液不足,痰火上抗,诊为:急性咽喉炎,服用本发明药物治疗3天,治疗后患者自觉咽干喉燥、声音嘶哑明显减轻,再服用本发明药物4天后患者上述症状消失。
[0027]病例2:席女士,55岁,病史:主证:有扁桃体炎史,2天前感冒,恶寒发热,继而咽喉疼痛,吞咽尤甚,舌苔微黄,白厚腻苔、证属:肺、肾阴虚,津液不足,痰火上抗,诊为:急性咽喉炎,服用本发明药物治疗3天,治疗后患者自觉上述症状明显减轻,再服用本发明药物4天后患者上述症状消失。
[0028]病例3:窦女士,43岁,病史:主证:咽喉疼痛反复发作I年余,伴咽干舌燥,晚上尤甚,心烦少寐,舌苔微黄,白厚腻苔,证属:肺、肾阴虚,津液不足,痰火上抗,诊为:急性咽喉炎,服用本发明药物治疗3天,治疗后患者自觉上述症状明显减轻,再服用本发明药物7天后患者上述症状消失。
[0029]病例4:毕先生,35岁,病史:主证:反复咽痒咽干,咽部如觉烟熏火,因食辣椒后出现咽痛,咽部瘙痒,朝轻暮重,有刺激性咳嗽,声音微嘶哑、舌苔微黄,白厚腻苔、时觉喉咙卡不出来,证属:肺、肾阴虚,津液不足,痰火上抗,诊为:急性咽喉炎,服用本发明药物治疗3天,治疗后患者自觉上述症状明显减轻,再服用本发明药物4天后患者上述症状消失。
[0030]病例5:易女士,32岁,病史:主证:因用嗓过度,常出现声嘶,咽喉干痛,咳嗽,午后烦躁,证属:肺、肾阴虚,津液不足,痰火上抗,诊为:急性咽喉炎,服用本发明药物治疗3天,治疗后患者自觉上述症状明显减轻,再服用本发明药物4天后患者上述症状消失。
[0031]病例6:卢女士,37岁,病史:主证有扁桃体炎史,自觉咽部有物堵塞,近日加重、舌苔微黄,白厚腻苔,证属:肺、肾阴虚,津液不足,痰火上抗,诊为:急性咽喉炎,服用本发明药物治疗3天,治疗后患者自觉上述症状明显减轻,再服用本发明药物4天后患者上述症状消失。
[0032]病例7:朱先生,24岁,病史:主证咽喉疼痛2天,吞咽时加重,声音嘶哑,检查见咽喉粘膜充血、肿胀、舌苔微黄,白厚腻苔,证属:肺、肾阴虚,津液不足,痰火上抗,诊为:急性咽喉炎,服用本发明药物治疗3天,治疗后患者自觉上述症状明显减轻,再服用本发明药物4天后患者上述症状消失。
[0033]临床资料一般资料:用此方治疗慢性咽炎患者55例,其中男33例,女22例,年龄为20-65岁。
[0034]诊断标准:慢性咽炎多见于成年人,儿童也可出现,全身症状均不明显,以局部症状为主,如咽部不适感、异物感、咽部分泌物不易咳出、咽部痒感、烧灼感、干燥感或刺激感,还可有微痛感,由于咽后壁通常因咽部慢性炎症造成较粘稠分泌物粘附,以及由于鼻、鼻窦、鼻咽部病变造成夜间张口呼吸,常在晨起时出现刺激性咳嗽及恶心,由于咽部异物感可表现为频繁吞咽,咽部分泌物少且不易咳出者常表现为习惯性的干咳及清嗓子咯痰动作,若用力咳嗽或清嗓子可引起咽部黏膜出血,造成分泌物中带血。
[0035]治疗方法:服用本发明口服液,每日2次,每次30ml,7天为一个疗程。
[0036]疗效评定标准:治愈:咽部症状消失,检查正常;好转:咽部症状和体征明显减轻;未愈:症状和体征无明显变化。
[0037]治疗结果:本发明共治疗急性咽喉炎患者55例,治愈54例,好转I例,无效O例,总有效率为100%,未见任何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38]实施例1
本发明治疗急性咽喉炎中药口服液的制备,各原料的重量份是:黄柏22份、桔络11份、木蝴蝶12份、苍术17份、杏仁14份、砂仁11份、扁豆22份、浙贝母17份、草果10份、茯苓32份、僵蚕14份、天竺黄14份、郁金14份、太子参22份、石菖蒲12份;
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1)取原料桔络、杏仁、扁豆、茯苓、太子参、浙贝母清洗,烘干,把烘干的原料趁热用粉碎机粉碎,过30-50目筛,备用;
(2)取原料黄柏、木蝴蝶、苍术、砂仁、草果、僵蚕、天竺黄、郁金、石菖蒲清洗,烘干,把烘干的原料趁热用粉碎机粉碎,过30-50目筛,备用;
(3)将步骤(I)中粉碎后的桔络、杏仁、扁豆、茯苓、太子参、浙贝母加入上述原料重量和8-13倍的水,煎煮2-3小时,放出药液;将步骤(2)中粉碎后的黄柏、木蝴蝶、苍术、砂仁、草果、僵蚕、天竺黄、郁金、石菖蒲加入上述原料重量和6-12倍的水煎煮2-3小时,放出药液;两次药渣合并后加入其重量6-8倍的水煎煮1-2小时,放出药液;合并三次煎煮的药液,过滤,弃药渣,得滤液,备用;
(4)将步骤(3)中所得滤液加入滤液重量1.5-2倍的95%的乙醇,搅拌均匀后静置20-24h,沉淀,回收乙醇,再通过离心过滤器过滤,收集滤液,滤液再送入板式过滤器中进行过滤,所述板式过滤器的过滤膜孔径范围是0.8-2 μπι,在过滤的过程中压力范围是0.15-0.3MPa,膜面水流量是0.8-1.5T/h,得滤液,备用;
(5 )将步骤(4 )中所得滤液送入板式过滤器中进行过滤,所述板式过滤器的过滤膜孔径范围是0.6-0.8 μ m,在过滤的过程中压力范围是0.15-0.3MPa,膜面水流量是0.8-1.5T/h,得滤液,备用;
(6)将步骤(5)中所得滤液送入中药浓缩机,在浓缩机中减压浓缩至50-60°C时相对密度1.01-1.05的清膏,得清膏,备用;
(7)将步骤(6)中所得清膏在5-6°C的条件下静置于24-48小时,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6.0-8.0,过滤,将滤液灌封瓶中,用紫外线灭菌,紫外线波长240nm-270nm灭菌照射20-30min,包装得成品,即得治疗急性咽喉炎的中药口服液。
[0039]用法:口服,每日2次,每次30ml。
[0040]实施例2
本发明治疗急性咽喉炎中药口服液的制备,各原料的重量份是:黄柏20份、桔络9份、木蝴蝶10份、苍术15份、杏仁12份、砂仁9份、扁豆20份、浙贝母15份、草果8份、茯苓30份、僵蚕12份、天竺黄12份、郁金12份、太子参20份、石菖蒲10份;
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1)取原料桔络、杏仁、扁豆、茯苓、太子参、浙贝母清洗,烘干,把烘干的原料趁热用粉碎机粉碎,过30-50目筛,备用;
(2)取原料黄柏、木蝴蝶、苍术、砂仁、草果、僵蚕、天竺黄、郁金、石菖蒲清洗,烘干,把烘干的原料趁热用粉碎机粉碎,过30-50目筛,备用;
(3)将步骤(I)中粉碎后的桔络、杏仁、扁豆、茯苓、太子参、浙贝母加入上述原料重量和8-13倍的水,煎煮2-3小时,放出药液;将步骤(2)中粉碎后的黄柏、木蝴蝶、苍术、砂仁、草果、僵蚕、天竺黄、郁金、石菖蒲加入上述原料重量和6-12倍的水煎煮2-3小时,放出药液;两次药渣合并后加入其重量6-8倍的水煎煮1-2小时,放出药液;合并三次煎煮的药液,过滤,弃药渣,得滤液,备用;
(4)将步骤(3)中所得滤液加入滤液重量1.5-2倍的95%的乙醇,搅拌均匀后静置20-24h,沉淀,回收乙醇,再通过离心过滤器过滤,收集滤液,滤液再送入板式过滤器中进行过滤,所述板式过滤器的过滤膜孔径范围是0.8-2 μπι,在过滤的过程中压力范围是0.15-0.3MPa,膜面水流量是0.8-1.5T/h,得滤液,备用;
(5 )将步骤(4 )中所得滤液送入板式过滤器中进行过滤,所述板式过滤器的过滤膜孔径范围是0.6-0.8 μ m,在过滤的过程中压力范围是0.15-0.3MPa,膜面水流量是0.8-1.5T/h,得滤液,备用;
(6)将步骤(5)中所得滤液送入中药浓缩机,在浓缩机中减压浓缩至50-60°C时相对密度1.01-1.05的清膏,得清膏,备用;
(7)将步骤(6)中所得清膏在5-6°C的条件下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