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中药口服液及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461371阅读:557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中药口服液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中药口服液,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慢性胆囊炎是由急性或亚急性胆囊炎反复发作,或长期存在的胆囊结石所致胆囊功能异常,约25%的患者存在细菌感染,其发病基础是胆囊管或胆总管梗阻,根据胆囊内是否存在结石,分为结石性胆囊炎与非结石性胆囊炎,非结石性胆囊炎是由细菌、病毒感染或胆盐与胰酶引起的慢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属于中医“胆胀”、“胁痛”等病范畴,中医认为肝为五脏之一,主藏血,主疏泄,性喜条达而恶抑郁,胆为腑,主藏精汁,以通为用,以降为顺,肝胆互为表里,胆液之通降,有赖于肝脏之疏泄,胆腑功能正常,有利于肝脏之条达,若情志不舒,肝气郁滞,或起居不慎,湿热之邪侵袭胆腑;或饮食不节,嗜好油腻肥甘之品,酿成湿热,内流胆腑,均可致肝胆失和,通降不利,气机阻滞而生痛、胀诸症,湿性粘腻,加以肝胆气机郁滞,脾胃运化不健,内外相因,常致病情迀延或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则成肝胆失和,湿热留滞之证,出现上腹或胁肋胀痛,右肩背痛,腹胀食少,口苦,苔腻等症状,病程中肝胆失和,肝气郁滞,可导致脾虚运化不及,水湿停留,而湿郁化热,又可导致肝郁失疏,胆汁通降受阻,如此形成恶性循环,则疾病迀延反复,不易治愈;病机关键在于肝胆失和,湿热留滞,治疗用药在疏肝利胆外,应重视健脾利湿,使肝疏脾运,气机条达、脾胃运化有权,则湿热不生、胆腑清宁,从而达到治本清源,标本兼治目的,目前对该病采取的西医治疗主要手段是服抗生素,但西药治疗大多是暂时控制病情,而且服用太多抗生素对人体有害无益,因为滥用抗生素可能导致咽喉部正常菌群失调,并会引起细菌抗药性加强,人体免疫功能减退,致使病情反复难愈。

【发明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中药口服液,它具有疏肝利胆、祛湿健脾、开窍化浊化痰的功效。
[0004]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中药口服液,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陈皮6-10份、柴胡10-14份、扁28-32份、白参8-12份、砂仁6-10份、旋覆花13-17份、佩兰13-17份、石菖蒲8-12份、竹茹13-17份、丹参23-27份、栀子10-14份、杏仁10-14份、山药28-32份、郁金10-14份、浙贝母10-14份、白豆蔻6-10份。
[0005]优选的,各原料重量份是:陈皮8份、柴胡12份、扁豆30份、白参10份、砂仁8份、旋覆花15份、佩兰15份、石菖蒲10份、竹苑15份、丹参25份、栀子12份、杏仁12份、山药30份、郁金12份、浙贝母12份、白豆蔻8份。
[0006]药理作用:
陈皮:性味与归经:苦、辛,温;归肺、脾经,功能与主治: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用于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
[0007]柴胡:性味与归经:苦,微寒;归肝、胆经,功能与主治:和解表里,疏肝,升阳;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官脱垂,脱肛。
[0008]扁豆:性味与归经:甘,微温;归脾、胃经,功能与主治:健脾化湿,和中消暑;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大便溏泻,白带过多,暑湿吐泻,胸闷腹胀;炒扁豆健脾化湿;用于脾虚泄泻,白带过多。
[0009]白参:性味:甘、平,微苦、稍寒;具有补气生津、宁神益智的功用,其能够生津、养阴而清虚热;红参以外的各种加工,如生晒参、白糖参、白干参等,一般统称为白参。
[0010]砂仁:性味与归经:辛,温;归脾、胃、肾经,功能与主治: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用于湿浊中阻,脘痞不饥,脾胃虚寒,呕吐泄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0011]旋覆花:性味与归经:苦,辛、咸,微温;归肺、脾、胃、大肠经,功能与主治:降气,消痰,行水,止呕;用于风寒咳嗽,痰饮蓄结,胸膈痞满,喘咳痰多,呕吐噫气,心下痞硬。
[0012]佩兰:性味与归经:辛,平;归脾、胃、肺经,功能与主治:芳香化湿,醒脾开胃,发表解暑;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恶,口中甜腻,口臭,多涎,暑湿表症,头胀胸闷。
[0013]石菖蒲:性味与归经:辛、苦,温;归心、胃经,功能与主治: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用于脘痞不饥,噤口下痢,神昏癫痫,健忘耳聋。
[0014]竹茹:性味与归经:甘,微寒;归肺、胃经,功能与主治:清热化痰,除烦止呕;用于痰热咳嗽,胆火挟痰,烦热呕吐,惊悸失眼,中风痰迷,舌强不语,胃热呕吐,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0015]丹参:性味与归经:苦,微寒;归心、肝经,功能与主治: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徵}瘕积聚,胸腹刺痛,热痹疼痛,疮疡肿痛,心烦不眠;肝脾肿大,心绞痛。
[0016]栀子:性味与归经:苦,寒;归心、肺、三焦经,功能与主治: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用于热病心烦,黄疸尿赤,血淋涩痛,血热吐衂,目赤肿痛,火毒疮疡;外治扭挫伤痛。
[0017]杏仁:性味与归经:苦,微温;有小毒;归肺、大肠经,功能与主治: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用于咳嗽气喘,胸满痰多,血虚津枯,肠燥便秘。
山药:性味与归经:甘,平;归脾、肺、肾经,功能与主治: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麸炒山药补脾健胃;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白带过多。
[0018]郁金:性味与归经:辛、苦,寒;归肝、心、肺经,功能与主治:行气化瘀,清心解郁,利胆退黄;用于经闭痛经,胸腹胀痛、刺痛,热病神昏,癫痫发狂,黄疸尿赤。
[0019]浙贝母:性味与归经:苦,寒;归肺、心经,功能与主治:清热散结,化痰止咳,用于风热犯肺,痰火咳嗽,肺痈,乳痈,瘰疬,疮毒。
[0020]白豆蔻:性味与归经:辛,温;归肺、脾、胃经,功能与主治:化湿消痞,行气温中,开胃消食;用于湿浊中阻,不思饮食,湿温初起,胸闷不饥,寒湿呕逆,胸腹胀痛,食积不消。[0021 ]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备上述中药口服液的制备方法。
[0022]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中药口服液的制备方法,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I)取原料陈皮、扁豆、白参、旋覆花、竹茹、丹参、杏仁、山药、浙贝母清洗,烘干,把烘干的原料趁热用粉碎机粉碎,过30-50目筛,备用;
(2)取原料柴胡、砂仁、佩兰、石菖蒲、栀子、郁金、白豆蔻清洗,烘干,把烘干的原料趁热用粉碎机粉碎,过30-50目筛,备用;
(3)将步骤(I)中粉碎后的黄陈皮、扁豆、白参、旋覆花、竹苑、丹参、杏仁、山药、浙贝母加入上述原料重量和8-13倍的水,煎煮2-3小时,放出药液;将步骤(2)中粉碎后的柴胡、砂仁、佩兰、石菖蒲、栀子、郁金、白豆蔻加入上述原料重量和6-12倍的水煎煮2-3小时,放出药液;两次药渣合并后加入其重量6-8倍的水煎煮1-2小时,放出药液;合并三次煎煮的药液,过滤,弃药渣,得滤液,备用;
(4)将步骤(3)中所得滤液加入滤液重量1.5-2倍的95%的乙醇,搅拌均匀后静置20-24h,沉淀,回收乙醇,再通过离心过滤器过滤,收集滤液,滤液再送入板式过滤器中进行过滤,所述板式过滤器的过滤膜孔径范围是0.8-2 μπι,在过滤的过程中压力范围是
0.15-0.3MPa,膜面水流量是0.8-1.5T/h,得滤液,备用;
(5 )将步骤(4 )中所得滤液送入板式过滤器中进行过滤,所述板式过滤器的过滤膜孔径范围是0.6-0.8 μ m,在过滤的过程中压力范围是0.15-0.3MPa,膜面水流量是0.8-1.5T/h,得滤液,备用;
(6)将步骤(5)中所得滤液送入中药浓缩机,在浓缩机中减压浓缩至50-60°C时相对密度1.01-1.05的清膏,得清膏,备用;
(7)将步骤(6)中所得清膏在5-6°C的条件下静置于24-36小时,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6.0-8.0,过滤,将滤液灌封瓶中,用紫外线灭菌,紫外线波长240nm-270nm灭菌照射20-30min,包装得成品,S卩得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中药口服液。
[0023]优选的,一种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中药口服液的制备方法,由以下方法制备而成:
(1)取原料陈皮、扁豆、白参、旋覆花、竹茹、丹参、杏仁、山药、浙贝母清洗,烘干,把烘干的原料趁热用粉碎机粉碎,过30目筛,备用;
(2)取原料柴胡、砂仁、佩兰、石菖蒲、栀子、郁金、白豆蔻清洗,烘干,把烘干的原料趁热用粉碎机粉碎,过30目筛,备用;
(3)将步骤(I)中粉碎后的黄陈皮、扁豆、白参、旋覆花、竹苑、丹参、杏仁、山药、浙贝母加入上述原料重量和13倍的水,煎煮2小时,放出药液;将步骤(2)中粉碎后的柴胡、砂仁、佩兰、石菖蒲、栀子、郁金、白豆蔻加入上述原料重量和12倍的水煎煮2小时,放出药液;两次药渣合并后加入其重量6倍的水煎煮I小时,放出药液;合并三次煎煮的药液,过滤,弃药渣,得滤液,备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