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片式肢体夹板及其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78735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四片式肢体夹板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四片式肢体夹板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0002]肢体骨折如前臂骨折、上臂骨折、小腿骨折、大腿骨折是骨科常见的一类骨折。对肢体骨折病人进行治疗时,一般将夹板固定在骨折已复位的肢体上并配合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以利于骨折断端在相对静止的条件下愈合,促进骨折愈合和肢体功能恢复。传统的,采用简易的片状夹板对病人肢体进行固定。但是,片状夹板在制作过程中存在制作非个体化现象,病人穿戴不舒适、体验不好,且不能适应不同的病人个体,给患者的穿戴、康复带来不必要的困扰,限制了临床使用。

【发明内容】

[0003]基于此,本发明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个性化、可适应不同个体、穿戴舒适的四片式肢体夹板及其制作方法。
[0004]其技术方案如下:
[0005]—种四片式肢体夹板,包括前侧夹板、后侧夹板、内侧夹板、外侧夹板和缠绕带,所述前侧夹板、后侧夹板、内侧夹板与外侧夹板的板面曲率分别与肢体前侧表面、后侧表面、内侧表面与外侧表面的曲率相匹配,所述前侧夹板、后侧夹板、内侧夹板、外侧夹板通过所述缠绕带连接固定在肢体的相对应处以形成对肢体的环绕加压。
[000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四片式肢体夹板还包括分别与所述前侧夹板、后侧夹板、内侧夹板、外侧夹板相匹配的前侧垫片、后侧垫片、内侧垫片、外侧垫片,所述前侧垫片、后侧垫片、内侧垫片、外侧垫片使用时分别安装于所述前侧夹板、后侧夹板、内侧夹板、外侧夹板的内侧。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侧夹板、后侧夹板、内侧夹板与外侧夹板上均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透气通孔,所述前侧垫片、后侧垫片、内侧垫片、外侧垫片与所述前侧夹板、后侧夹板、内侧夹板、外侧夹板的相对应处均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二透气通孔。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侧夹板与外侧夹板的前端超过肢体关节部位,所述内侧夹板与外侧夹板前端的板面曲率与肢体关节部位曲率相匹配。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四片式肢体夹板还包括压力测量装置、信号处理装置以及显示终端,所述压力测量装置与所述信号处理装置电连接,所述信号处理装置通过有线或无线与所述显示终端电连接;
[0010]所述压力测量装置固定于所述前侧夹板、后侧夹板、内侧夹板及外侧夹板的内侧面上,用于测量所述缠绕带对肢体的绑紧压力或/和患者功能锻炼次数;
[0011]所述信号处理装置固定于所述前侧夹板、后侧夹板、内侧夹板或外侧夹板上,用于对所述压力测量装置测量得到的信号进行处理传输;
[0012]所述显示终端用于存储显示所述信号处理装置所传输的信号。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力测量装置包括多个应变片,多个所述应变片间隔固定在所述前侧夹板、后侧夹板、内侧夹板及外侧夹板的内侧面上,所述显示终端为APP移动终端,所述APP移动终端包括用于采集所述信号处理装置所得信号的采集模块、用于存储所述采集模块所采集信号的存储模块,以及用于显示所采集信号的显示模块。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缠绕带为多条,所述缠绕带为弹性可调式缠绕带,所述缠绕带的外侧面上设有压力指示标,所述缠绕带固定安装在所述前侧夹板、后侧夹板、内侧夹板或外侧夹板的外侧面上。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侧夹板、后侧夹板、内侧夹板及外侧夹板的外边缘为倒钝边缘,所述第一透气通孔的孔边缘为倒钝边缘。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侧垫片、后侧垫片、内侧垫片和外侧垫片均由硅胶材料或海绵材料制成。
[0017]—种制作上述所述的四片式肢体夹板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8]在肢体安装部位的前侧、后侧、内侧及外侧上分别贴上标记点,并进行三维扫描,获得肢体安装部位表面的多边形数据模型;
[0019]创建肢体各侧面的三维模型,并进行曲面拟合和曲面裁剪,得到与肢体安装部位表面曲率相匹配的前侧夹板、后侧夹板、内侧夹板及外侧夹板的实体模型;
[0020]对所述实体模型进行特征修剪,得到所述前侧夹板、后侧夹板、内侧夹板及外侧夹板的制作模型;
[0021]根据所述制作模型制作所述前侧夹板、后侧夹板、内侧夹板及外侧夹板。
[002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3]所述前侧夹板、后侧夹板、内侧夹板与外侧夹板的板面曲率分别与肢体前侧表面、后侧表面、内侧表面与外侧表面的曲率相匹配,实际对患者肢体进行固定时,四块夹板的轮廓与肢体安装部位表面轮廓相适应,将四块夹板分别放置在肢体相应部位并通过缠绕带绑紧,患者穿戴舒适,个性化强,能够适用于不同个体,穿戴舒适。
[0024]所述四片式肢体夹板的制作方法,可方便地制作出与肢体安装部位表面曲率相匹配的前侧夹板、后侧夹板、内侧夹板与外侧夹板,各夹板侧壁曲率适应性好,个性化强,患者穿戴舒适。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四片式肢体夹板的前侧夹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四片式肢体夹板的后侧夹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四片式肢体夹板的内侧夹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四片式肢体夹板的外侧夹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四片式肢体夹板的电路控制示意图;
[0030]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制作四片式肢体夹板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31]附图标记说明:
[0032]10、前侧夹板,20、后侧夹板,30、内侧夹板,40、外侧夹板,50、缠绕带,510、压力指示标,60、第一透气通孔,70、压力测量装置,80、信号处理装置,90、显示终端,910、采集模块,920、存储模块,930、显示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0034]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四片式肢体夹板,包括前侧夹板10、后侧夹板20、内侧夹板30、外侧夹板40和缠绕带50,所述前侧夹板10、后侧夹板20、内侧夹板30与外侧夹板40的板面曲率分别与肢体前侧表面、后侧表面、内侧表面与外侧表面的曲率相匹配,所述前侧夹板10、后侧夹板20、内侧夹板30、外侧夹板40通过所述缠绕带50连接固定在肢体的相对应处以形成对肢体的环绕加压。所述肢体前侧表面是指与手背或脚背所对应的表面,后侧表面是指与手掌或脚后跟所对应的表面,内侧表面是指将手掌向上小拇指一侧所对应的表面或腿站立时靠近另一条腿的一侧所对应的表面,外侧表面是指将手掌向上大拇指一侧所对应的表面或腿站立时远离另一条腿的一侧所对应的表面。所述缠绕带可固定在所述曲率夹板10上,也可独立存在不与所述曲率夹板10连接。所述前侧夹板10、后侧夹板20、内侧夹板30与外侧夹板40的板面曲率分别与肢体前侧表面、后侧表面、内侧表面与外侧表面的曲率相匹配,实际对患者肢体进行固定时,四块夹板的轮廓与肢体安装部位表面轮廓相适应,将四块夹板分别放置在肢体相应部位并通过缠绕带50绑紧,患者穿戴舒适,个性化强,能够适用于不同个体。优选的,所述缠绕带50为多条,所述缠绕带50为弹性可调式缠绕带,所述缠绕带50的外侧面上设有压力指示标510,所述缠绕带50固定安装在所述前侧夹板10、后侧夹板20、内侧夹板30或外侧夹板40的外侧面上,图1中示出了所述缠绕带50安装在所述前侧夹板10上的一种情形。将多条缠绕带50固定安装在某一夹板上,缠绕带50不易丢失,对患者肢体进行包扎时缠绕方便,操作简单。所述缠绕带50为弹性可调式缠绕带,且外侧面上还设有压力指示标510,操作人员能够根据压力指示标510方便有效地调节夹板对肢体的绑紧压力。通过缠绕带50与各夹板相配合,所述四片式肢体夹板个性化强,能适应不同个体,患者穿戴舒适方便。
[0035]所述内侧夹板30与外侧夹板40的前端超过肢体关节部位,所述内侧夹板30与外侧夹板40前端的板面曲率与肢体关节部位曲率相匹配。所述内侧夹板30与外侧夹板40的前端用于固定人体肢体的关节部位,如前臂的手腕关节、上臂前端的肘关节、小腿脚踝等。一般的,人体肢体骨折后,需防止骨折部位左右滑移,通过将内侧夹板30和外侧夹板40的前端设计成超过肢体关节部位,从而形成容纳肢体关节部位的空间,防止骨折部位发生左右滑移,且不会妨碍患者进行正常功能锻炼,能够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此外,内侧夹板30与外侧夹板40前端的板面曲率与肢体关节部位曲率相匹配,患者穿戴舒适。
[0036]所述四片式肢体夹板还包括分别与所述前侧夹板10、后侧夹板20、内侧夹板30、外侧夹板40相匹配的前侧垫片、后侧垫片、内侧垫片、外侧垫片(图中未示出),所述前侧垫片、后侧垫片、内侧垫片、外侧垫片使用时分别安装于所述前侧夹板10、后侧夹板20、内侧夹板30、外侧夹板40的内侧。各垫片的结构与相应夹板相匹配,即所述前侧垫片、后侧垫片、内侧垫片和外侧垫片的侧壁曲率也与肢体安装部位曲率相匹配,实际对患者进行绑紧固定时,各垫片位于患者肢体与各夹板之间,能够缓解肢体局部压力较大区域,使夹板更加贴合人体,患者穿戴舒适。优选的,所述前侧垫片、后侧垫片、内侧垫片和外侧垫片均由硅胶材料或海绵材料制成,弹性好,能够有效缓解局部压力较大问题,人体贴合性能好。所述前侧夹板10、后侧夹板20、内侧夹板30与外侧夹板40上均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透气通孔60,所述前侧垫片、后侧垫片、内侧垫片、外侧垫片与所述前侧夹板10、后侧夹板20、内侧夹板30、外侧夹板40的相对应处均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二透气通孔。通过各夹板和各垫片上设置透气通孔,患者能够长期穿戴本实施例所述的四片式肢体夹板,患者皮肤有良好的透气性,易于康复且穿戴舒适。所述前侧夹板10、后侧夹板20、内侧夹板30及外侧夹板40的外边缘为倒钝边缘,所述第一透气通孔60的孔边缘为倒钝边缘。对各夹板的外边缘及其上的透气通孔的孔边缘均进行倒钝处理,各夹板与肢体皮肤进行接触时,不会划伤或刮伤患者,安全性高且美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